專訪李想:車和家實施戰略糾偏 重新鎖定兩大業務主線

專訪李想:車和家實施戰略糾偏 重新鎖定兩大業務主線

(李想調整佈局,希望能把車和家帶入新坦途)

2018年,“造車新勢力”家族中的最重要一員——“車和家”最近動作頻頻。

3月底,車和家宣佈完成30億元B輪融資,並與滴滴成立合資公司,共同佈局共享出行領域。與此同時,車和家擱置了醞釀近三年的SEV(低速電動車)項目,完成戰略重心的一次轉移。

作為車和家的明星創始人,李想最近一段時間不斷走到臺前,向外界解釋著他的考慮、憧憬車和家的未來,以及對智能電動車行業的看法。

接下來,每個智能電動車行業的玩家,其實都只有一次出牌的機會。如果你的產品沒有得到市場認可,那麼消費者和供應商都會離你遠去。”李想稱。

截至目前,成立兩年多的車和家完成57.55億元融資。儘管智能電動車是個“燒錢”的行業,但李想說他並不為資金感到焦慮。“在融資方面,我和李斌(注:蔚來汽車創始人)這樣的創業者其實都沒有困難。目前公司賬上的現金很多,估計能用到2020年。”他樂觀地表示。據李想透露,車和家將於今年完成C輪融資,融資總額累計將超過百億元。

專訪李想:車和家實施戰略糾偏 重新鎖定兩大業務主線

(李想的理想很遠大也很務實)

不斷引入投資者的同時,李想看起來並不為公司的控制權而擔憂。發生在他和汽車之家身上的故事,可能不會重演。李想稱,當前創業企業中的控股權,並不是絕對地要佔到51%,相對控股就較常見。除股權之外,還有投票權的設計,股份佔比低但投票權權重高的情況也很普遍。因此,在對創業企業家尊重的前提下,車和家會嘗試這些新的股權方式。

滴滴的“意外”出現

不同於蔚來汽車、威馬汽車等將SUV作為主打產品,車和家的初期規劃中,包括了“小而美”的SEV和“大而全”的SUV。其中,SEV主要應用於分時租賃市場。

李想透露,在車和家的內部規劃中,第一步是做分時租賃;第二步是尋求與平臺合作,涉足網約車領域。而放棄SEV項目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與滴滴達成了合作按照他的判斷,未來只有2至3年的窗口期,就會出現體驗更好的網約車,並且成本會比分時租賃更低。

此外,網約車比分時租賃也更好管理。

“車和家做網約車業務的時機,因滴滴的出現而提前了3-4年。我們最開始只是想與行業第二、三名合作,現在直接是滴滴這樣的行業第一名,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選擇。”李想說道。

在這場合作中,車和家將為滴滴製造網約車場景的電動車,而由合資公司運營出行車隊。按照李想的設想,雙方合作的電動網約車,將是3.0時代的汽車產品:車是以降低每公里數的成本為目標來設計,而不是首先考慮整車的成本。在同等體驗下,車和家希望將電動網約車的每公里成本,較燃油車下降5-6角,也就是20%左右;在具體設計上,完全從網約車角度出發,包括用戶上下和放置行李的方式,以及拼車體驗等。除此之外,電動網約車的設計,還考慮到未來自動駕駛的需要。

中高端純電SUV的藍海

李想認為,未來的出行空間主要有兩個,一是共享出行領域,一是私有出行。在消費升級的前提下,私有空間出行市場廣闊。但目前的問題是,大部分消費者只得在有限的電動車裡面選擇,比較無奈

,造成市場規模難以壯大。

“在中高端SUV領域,現在基本是進口車佔據市場。而進口車100萬元的零售價中,可能只有40萬是車本身價格,30萬是各種稅費,30萬是車企利潤。”李想說道,“與之相比,電動車不需要繳排量費等各種稅費,這個級別的電動車價格可以做的比燃油車便宜,因此是一個較容易切入的市場。”

專訪李想:車和家實施戰略糾偏 重新鎖定兩大業務主線

(車和家重新鎖定兩大業務主線)

他表示,對智能電動車而言,目前的市場狀況類似於智能手機的發展路徑。比如早期的HTC、iphone以及三星,價格都是比較高的;四五年時間之後,出現售價兩三千元錢的小米;繼而又出現一千元左右的紅米手機。也就是說,早期產品越高端的時候,成本可能越沒那麼痛苦。

消費者的顧慮

在李想看來,汽車行業是被數據驅動最晚的行業。因此,汽車幾乎是消費者身邊最貴,但最落後的產品。比如說,每臺車上沒有云服務,沒有數據存儲,沒有升級能力。按照他描繪的場景,在智能電動車時代,車不是越開越舊,而是會不斷升級,功能越來越強大,車上的內容和服務會變得更好。各種場景融入生活,車會成為一個終端。

“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全球汽車核心技術的主導國是日本和德國,但它們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上的表現一般,這就給了中國企業機會。”李想稱。“目前向消費者推介智能化的汽車場景並不容易理解,所以,豪華設計、高性價比和長續航里程,就成為用來打動消費者的理由。

消費者最終接受智能電動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面對消費者對電動車認購熱情的欠缺,他分析道,智能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電池和電機的成本,要降低到比變速箱和發動機相同或更低的時候。隨著電池成本下降速度越來越快,他預測得到2025年可以實現;二是整個充電設施的改善,現在中國的樓宇結構使得充電設施不夠便利。李想建議,政府除了補貼每輛車之外,還應當考慮改善配套設施。

2020年是行業分水嶺

與中國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的落後不同,李想看好中國新能源車的發展前景。但他也同時認為,目前新能源車行業玩家眾多,大家可能只有一次出牌的機會。整個行業有可能在2020年實現一輪大洗牌。

專訪李想:車和家實施戰略糾偏 重新鎖定兩大業務主線

(車和家如何迎接2020行業洗牌大挑戰?)

他表示,在燃油車時代,儘管中國是全球第一消費大國,但技術上仍是附屬國。汽車工業在國外已經發展了100多年,而研究一個好的變速箱和發動機則需要10-15年,以及累計幾十億美元的投入。這對中國企業而言起點太高,而且也缺乏那麼長時間和耐心。

但是,未來汽車工業兩個最大的改變是智能和電動化,而中國在這方面和國際水平處於同一起跑線。一個突出的例子是,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銷量在全球已居於前列。

就新能源車市場本身而言,李想稱新能源車之間的真正競爭尚不存在,目前更多的仍是與燃油車的競爭。當前儘管各種造車新勢力不斷湧現,但除了共享出行領域外,新能源車消費市場上大家其實只有一次出牌機會。如果投入巨資但沒有得到消費者認可,那麼消費者和供應商都不會再買單。

“現在有幾十家上百家造車企業,我認為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標準是,到2020年誰能達到年銷量10萬輛以上,誰就可能活下來

。”李想表示,“但這不是說你就勝利了,而只是‘出生’了。很多企業可能會胎死腹中。”(郭儒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