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幣白皮書看幣乎的野心

競爭者-知幣

前兩天知幣內側開啟,筆者也進去體驗了一把,知幣跟幣乎的app結構差不多。

主要的區別是知幣裡面內容頁面分了三個板塊:關注、推薦、和發現。

關注就類似幣乎的關注。推薦跟幣乎的熱門類似,不同的是知幣算法好像更為靈活,推薦頁面每下拉刷新一次,前面幾篇文章順序就有變動。發現頁面應該是展示新發出的文章。這個頁面分了板塊,不過目前沒有項目板塊,只有 快訊、交流、行情、幣圈、行業知識這類的板塊。

值得注意的的是知幣的水文、抄襲文、違規文舉報機制,被舉報的文章會由知幣的工作人員進行審核,層層把關,一旦確定了是違規文章、水文就會被刪除,並且把文章獲得的獎勵給第一個舉報的用戶,其實這也是我們之前一直在幣乎所構想的。

初步使用也發現知幣裡面有不少幣乎過去的大V比如jimi、猴子,但是他們的文章沒有想幣乎一樣一片收益就上萬,基本都是幾百左右,跟別的用戶差別不是很大,可以看出知幣沒有那麼大的頭部效應。

知幣和幣乎的野心

筆者之前問過咕嚕一個問題,幣乎作為一個UGC(內容創作平臺),跟傳統的UGC平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咕嚕卻回答筆者:“幣乎並不是UGC平臺,而是一個社區,幣乎上面的用戶都是對區塊鏈感興趣、瞭解、有一定認知的實名認證真實客戶,這裡有巨大的潛在用戶,一旦幣乎的用戶量超過百萬千萬,項目方就一定會來幣乎社區宣傳和展示自己。”

仔細看了知幣的白皮書,恰恰也說明了這些,這個內容是之前在幣乎的白皮書很少提及的。

知幣白皮書說到,現在的區塊鏈投資領域大概由以下的層級構成。

從知幣白皮書看幣乎的野心

所以知幣、幣乎這類的平臺想做的就是打通項目和投資者的信息通道。

解決痛點

對於投資者,痛點就是

1.項目信息匱乏

投資者往往對於項目團隊、經歷、業務、公司運營情況一無所知,當然那些比較大的項目ETH、EOS等等還是曝光度比較高的,但是更多的項目我們瞭解的東西就有限了,並且信息常常無法及時同步。

2.信息造假。

筆者之前聽說幣圈的白皮書幾萬塊就能買到,當然不知道真假,但是確確實實有很多空氣項目,而我們投資者常常一無所知

3.不知道有什麼項目.

目前幣圈的項目成千上萬了。但是我們投資者瞭解的其實也就侷限於那麼幾個比較出名的,以後在ETH和EOS上或者自己開發的公有鏈,肯定也會誕生很多不錯的項目,我們卻無從瞭解。

對於項目方,也有諸多障礙

1.曝光困難。

目前很多項目沒有明星站臺、沒有大V宣傳,除了那些火爆的項目,其他也有不錯的項目,卻很難對外宣傳自己。

2.沒有互動渠道

這個即使是明星項目,我們常常也很難跟官方進行互動。

3.產品無從運營

目前就是依靠一些投資者創建群和很多志願者來運營,沒有專業的團隊,沒有平臺,運營困難。

區塊鏈世界的價值中心樞紐

所以,知幣和幣乎都準備建立以下各方來構成一個溝通網絡:

系統維護者(平臺方、社區成員),內容貢獻者(自媒體、專家、普通用戶、平臺方、項目方),數據貢獻者(交易所、項目方、平臺方),服務提供者(平臺方、社區成員),外部流量導入者(合作伙伴、社區成員),內容消費者(散戶和機構投資者、項目方),工具消費者(散戶和機構投資者、項目方),服務消費者(散戶和機構投資者、項目方)

你可以把知幣和知乎這樣的平臺想象成一個集散中心,全世界的信息和價值通過這裡傳遞,形成一箇中央樞紐。

從知幣白皮書看幣乎的野心

你玩過知幣嗎,你覺得最後知幣和幣乎在成為“世界中心”的路上可以共存還是隻能剩下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