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撒过手米线,那么多配料中,最关键的是有“玉露”之称的酸水

户撒过手米线,那么多配料中,最关键的是有“玉露”之称的酸水

法国著名大厨博古斯说:发现一款新菜,比发现一颗新星对人类幸福的贡献更大。

而我觉得,新星离人类的幸福太遥远,而邂逅一道新菜,恰如一场不期而遇的恋爱。

三月的云南,春光恣意,从山水间一直泼洒到餐桌。

与美食“过手米线”的缘份,来自偶遇。从腾冲到芒市,因想看沿途风景,舍了高速路去爬山。经山顶阿昌族户撒乡时,在路边看见了过手米线的介绍,说是将放凉的米线摊在手心,浇上特制的佐料,直接送进嘴里。最后注解:这一道绝味佳肴,能让人忘了天上人间!

这牛吹得忒大了,好歹也得证实一下吧?只是路边摊尘土飞扬,实在不敢用手托了去吃,只好揣着不甘心继续赶路。下了山,见路边饭馆立一牌子:户撒阿亮哥过手米线,顿时喜出望外,赶紧停车进去。先点了过手米线,问年轻老板兼大厨阿亮,必须要用手托着吃吗?阿亮笑,那倒不必,可以用碗装的。

户撒过手米线,那么多配料中,最关键的是有“玉露”之称的酸水

待米线端上来,真正吓了一跳,那么多配料啊!除专门的肉酱外——据说做这肉酱就颇费功夫,先将铁钎插入猪肉皮,将猪皮置于火上烘烤,不停地翻动,至熟。之后,加上剁碎的瘦肉、猪肝、辣椒粒、姜、芫荽等,拌成肉酱,另置花生、莴笋丝、小米椒、酸水等等。阿亮说,酸水是特制的,由萝卜与淘米水发酵而成,有户撒“玉露”的美誉,清凉爽口、兼开胃醒酒的功效。最主要的是,这酸水只能在户撒独特的气候条件才能腌制出来,所以他店里用的酸水,都是他母亲从户撒乡做好带过来的。

至于味道——我只能说,过手米线应该算是这一路唯一一个让我心心念念、但却无法学做的美味。那一坛酸水,何止是玉露,更是母亲们的爱,只能产生于户撒乡的云雾之间。

既然是偶遇,遗憾是难免的。人生本就是由无数的遗憾串成。回味和念想,是串上的珠,在时间中透着隐隐的泽。

户撒过手米线,那么多配料中,最关键的是有“玉露”之称的酸水

不得不提的还有芒市的傣家菜。经人指点,在小巷寻到了傣族的家庭饭馆。一柜子的菜肉,却不见菜单。主持厨房的大姐说,你点哪个我们做哪个。但怎么做,如何配菜,与点菜的小妹却不大说得清楚(后来才知打工的小妹来自缅甸,不大会说中国话)。好在一旁有做好的菜正准备上桌,便指了别人的菜来点。指一样,店家就从菜柜里拿出一撮菜或肉放进空盘,点完,原本的空盘就成菜单了。

傣家菜“柠檬撒”,也是以放凉的米线为主,但做法、味道和过手米线迥然不同。米线垫底,再码上煮熟的猪肉、牛肉与蔬菜,最后出彩的,是那一碗绿澄澄的“撒”。柠檬味儿的叫“柠檬撒”,熟油辣椒做的叫“油撒”,加入猪生胆汁的叫“苦撒”。仔细想想,这“撒”,不就是四川人说得“蘸水”吗?

尽管有老挝泰国缅甸的古怪花草垫底,还是不敢去尝试苦撒,就柠檬撒吧,即便再怪,也怪不到哪里去。

结果是,吃罢柠檬撒,我的菜谱里,就此又添了一道新菜。只是这道菜,自用,绝招不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