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寺廟鐘的用途,鳴鐘的意義,何謂信仰

鍾在中國的用途為禮、樂器,因此沿用於佛門中,每月禮祖及佛前大供等法事或各種法會中,也以鍾為樂器配合僧眾清淨的梵唄唱誦響叩,供養諸聖賢並攝受與會大眾,顯發出佛事、法會的莊嚴隆重。同時,若有諸山長老或賢達政要參訪蒞臨道場時,也以叩大鐘的儀式,作為隆重迎接的禮儀。

佛門寺廟鐘的用途,鳴鐘的意義,何謂信仰

鍾亦有集眾的功能,在《增一阿含經》中記載:「阿難升講堂,手執楗椎言:『我今擊此如來信鼓,諸有如來弟子眾者,盡當普集』」。另外,在禪宗叢林道場作息的早晚,鍾則負責報時,所謂「晨鐘暮鼓」──即是指清晨時的開靜先叩鐘後接擊鼓;就寢時的止靜則是先擊鼓後叩鐘。


  叩鐘時可先發願,默誦鐘聲偈三遍:


    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


    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早鍾部份的叩鐘偈,在鐘聲偈三遍默誦完後,接誦大方廣佛華嚴經名及佛菩薩聖號,晚鐘部份則接妙法蓮華經名及佛菩薩聖號,配合擊鐘一句一叩,攝心叩誦全偈三遍,共得 108 下。「一百零八」,代表眾生繁多的無明煩惱和習氣,叩鐘的目的即是在提醒修行人,要以精進用功的擊槌,破除自己無始以來的貪瞋痴煩惱,同時應以深切的慈悲願心,讓這份沈穩悠揚的鐘聲與願力,上徹天堂,下通地府,使聽聞到鐘鳴的無邊眾生,都能得到心靈的安定、啟發了自性的智

能光明。

佛門寺廟鐘的用途,鳴鐘的意義,何謂信仰

叩鐘的殊勝功德利益


 在《佛祖統紀》中提到:人臨命終將往生時,若聽到鐘聲便能去除往生的恐懼,心生善心、安詳而增長正念,利於往生善趣。另外,佛陀於《增一阿含經》中也提到:當梵鍾叩響時,在三途惡道受苦的眾生,都得以停止痛苦熱惱的逼迫,暫時獲得解脫休息。


 在《付法藏傳》裡記載:印度一位罽暱吒王貪虐無道,四處徵兵討伐各國,勞民傷財毫無厭足。由於殺人無數,罽暱吒王死後變成一條千頭魚,有輪劍不斷在砍殺魚頭,被砍的地方又會生出魚頭受砍,痛苦難忍。於是求告一位證道的羅漢僧:當他叩鐘時,輪劍便會停止砍殺魚頭,因此請聖僧慈悲不間斷地叩鐘,為他息苦。七天後千頭魚便得脫罪報魚身,離苦得樂。因此,在我們每一次叩鐘的當下若能以清淨利他的大願,精誠專注地叩鐘,便可產生感通十方法界的力量,息止惡道眾生的苦難,也使得自己的業障消除,福慧善根增

長!

佛門寺廟鐘的用途,鳴鐘的意義,何謂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