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更要保护好这个位置,能预防疾病,祛除暑湿!

我们的双脚承载着身体全部的重量,是身体上最勤恳最累的部位,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都喜欢光脚丫穿凉鞋,尤其是一些女性,还有一些人为了避免麻烦,索性晚上直接用凉水洗脚,殊不知这些都会伤害到脚。

夏天更要保护好这个位置,能预防疾病,祛除暑湿!

所以夏季不能忽视对脚的保养,保护好脚不仅能预防疾病,祛除暑湿,还能防止秋燥伤肺,伤阴,对预防秋季疾病也有好处。那么我们夏季应该怎么保护好双脚呢?

“足疗方”能治病

腿脚怕凉,经常抽筋的人可以把花椒、干姜、肉桂、八角,加2000~3000毫升水熬成汤药后,晾凉至40℃泡脚,这样可以温阳通络,散寒止痛,此汤药可反复加热使用;有脚部红肿、热痛、甲沟炎等症状的人,可以用金银花、菊花、绿茶、黄连、黄芩、黄柏熬成汤药泡脚,以便清热解毒,消肿燥湿;有脚汗、脚臭的人,可以试试用淘米水加食盐,或用高粱、薏仁熬成米汤泡脚。

夏天更要保护好这个位置,能预防疾病,祛除暑湿!

泡脚祛暑湿防腹泻。

很多人在冬天有泡脚的习惯,但到夏天,就常用凉水一冲了事。再加上贪凉,吃很多寒凉食物,直吹电扇、空调等,寒邪和夏季的湿气容易一起郁积于体内,如果不及时祛除,等到秋冬时节,就容易引起胃痛、腹泻、四肢关节酸痛等一系列病症。坚持温水泡脚有助于祛除暑湿,若能再与全身调理相配合,便可以防止秋燥伤阴、伤肺,促进血液循环。泡脚水温以40℃为宜,每次泡20~30分钟。泡脚后可涂抹润肤霜,防止脚底干裂。饭后不要立即泡脚,以免影响消化。有烧伤、脓疱疮、水痘、麻疹或足部外伤的人,不适合泡脚。

按摩脚底防便秘

所谓“春夏养阳”,夏季养脚对助长阳气很重要。但夏季暑热邪盛,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阳气容易受损。一旦受损,到了秋天,很可能就没有足够的阳气可以收藏了,可能导致体质本来就差的人,免疫力下降,尤其对消化系统影响明显,容易诱发便秘、胃肠炎等疾病。按摩脚底有利于助长阳气,尤其是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补中益气。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按摩位于脚掌前部1/3中间处的涌泉穴,也有助于养生。此外,还可以双手握脚,用大拇指和大鱼际按压脚背,其余四指按压脚底,以脚底中心线为轴,从脚趾到脚跟依次按压64次,力度适中。

夏天更要保护好这个位置,能预防疾病,祛除暑湿!

脚部保暖防胃痛

中医讲,“寒从足下生,病从寒中来”。脚在下,属阴,寒邪也是阴邪,所以脚是寒邪侵犯人体的重要途径;双脚离心脏远,血流量小,脚面的温度比身上低,一旦受凉、寒凝,就会影响气血的运行。血液循环差,不但皮肤受损,还会出现胃痛、腰腿痛、痛经等病症,这就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的道理所在。专家建议,即便是夏天,老年人也应尽量穿双薄点的棉袜或透气性好的丝袜,在皮肤和鞋之间建成一道“屏障”,避免脚部受凉。此外,还应避免脚部被冷风直吹,下雨时最好穿雨鞋。

穿对鞋子护脊椎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鞋子穿不对,对脚乃至人体全身都可能造成伤害。不合适的凉鞋、人字拖、高跟鞋等会导致脚变形,从而对人体的内脏功能产生刺激。比如大拇指因穿鞋不当受挤压,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头部功能;大拇指内侧畸形还可能会伤害脊椎、影响人体的甲状腺功能等。因此,夏天最好穿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的布鞋或真皮凉鞋。鞋后跟以高1.5~2厘米为宜,这样有利于支撑足弓,减少足部疼痛。大家要少穿厚球鞋、高跟鞋、人字拖。

夏天更要保护好这个位置,能预防疾病,祛除暑湿!

此外,夏天要格外注意脚部清洁,应每天洗脚、换洗袜子。洗脚时,不妨做个脚部“体检”,一是看看皮肤表面是否有发红、起泡、擦伤,看外形是否有肿胀、凹陷,看指甲是否断裂、变色或出现斑点。二是摸摸双脚是否有压痛感;脚背部的跌阳脉是否搏动正常,如果脉搏减弱则说明血流不畅;双脚脚踝、大拇指、脚掌等部位的温度是否一致,如果一侧偏高,则可能有局部感染、痛风等问题。一旦发现异常,就应及时就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