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新中國外交的中流砥柱

周恩來,新中國外交的中流砥柱

周恩來, “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習近平主席在紀念週恩來同志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深情地說到。燕子聲聲裡,思君又一年。我們深切緬懷周總理,這位中國人民永遠懷念的領導人,這位在國際上受到廣泛尊重的偉人。他是新中國外交的中流砥柱,更是用真心為人做事的楷模。

新中國外交的中流砥柱

周恩來總理是新中國外交事業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卓有成效地領導了黨和國家的外事工作。早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就在中國共產黨內負責外事工作,有著豐富的對外工作經驗。他堅持原則,在實質性問題上從不退讓;同時,他又通情達理,在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上靈活多變,從而能夠很好地“求同存異”。從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出任外交部長,一直負責外交工作到1976年逝世。在這二十多年中,新中國的外交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

周恩來,新中國外交的中流砥柱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面對複雜的國際局勢,周恩來總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成為了各國和平相處的基礎,是為各國普遍接受的指導國際關係的原則,被寫入了聯合國文件。直至今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還在國家交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周恩來積極推動我國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係。從1956年到1965年,周恩來多次出訪亞非國家,足跡遍及兩大洲20餘國。每到一地,他都受到熱烈歡迎。他與各國領導人進行深入會談,取得許多成果。他的亞非之行掀起了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建交的熱潮,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友好團結與日俱增。

周恩來,新中國外交的中流砥柱

周恩來也善於利用每一個機會爭取與西方國家的友好交往。在中法建交、中美建交這些改變國際格局的大事件中,都有他的心血和智慧。“臺灣問題”是中國與西方國家建交的主要阻礙,在這個問題上,周總理從不妥協讓步。他一方面通過談判協商進行政治斡旋,一方面用真心、誠心與西方國家領導人交朋友。

從上世紀50年代初到1976年周總理逝世,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從18個增長到107個,且在此期間,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一切成就都離不開周恩來總理的付出和領導。

卓越的人格魅力

1964年1月2日,新年剛過,時年66歲的周恩來總理正在阿爾巴尼亞進行訪問。當晚,一個令他焦急不安的消息從加納首都阿克拉傳來:加納總統科瓦米·恩克魯瑪在自己總統府的辦公室外遇刺受傷。而此時,距離周恩來總理原定訪問加納的日子只有不到10天了。

局勢動盪,中方代表團的同志們從總理安全的角度考慮,建議取消或推遲對加納的訪問。面對這一切,周恩來總理依然決定按原計劃訪加。他對代表團的同志們說,“越是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越是要去,這就叫‘患難見真情’。”並且,考慮到恩克魯瑪的安全,周總理主動向加方建議免去一切歡迎禮節,雙方的會議和宴會都在恩克魯瑪居住的城堡內舉行。

周恩來,新中國外交的中流砥柱

好一句“患難見真情”!周恩來總理與人打交道總是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他的人格魅力也給各國領導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駐盧森堡大使、原外交部翻譯室主任施燕華在接受《北京週報》採訪時說到另一個例子。有一次周總理會見非洲國家領導人,從夜裡談到了第二天凌晨四五點。周總理耐心地給他們介紹中國的經驗,同時也推心置腹地跟他們說不能一味照搬中國的做法,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國情制定政策。他不說假大空的套話,他講得都很實在。

“為什麼外國人那麼敬重和欽佩周總理?為什麼他去世之後有那麼多的外國領導人都評價他為世界級的偉人?我想,就是因為周總理他的為人處事、他的工作方法和他的奉獻精神非常打動人心。他不僅是為了中國的利益在工作,也是為他國、為世界、為和平、為國家間的友好關係。在與各國的交往中,他做工作不厭其煩,像對待朋友一樣真誠。”施燕華大使這樣總結周總理的外交精神。

翻譯不是簡單的傳聲筒

長期以來,周總理始終非常重視翻譯人才的培養。他用心關注年輕翻譯的成長,同時也對他們要求很高。作為在周總理關懷下成長起來的一名外交工作人員,施燕華大使對總理當年的敦敦教導記憶猶新。

施燕華大使告訴《北京週報》,周總理將培養翻譯作為培養高級外交官的源泉,經常有專門的指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要求翻譯人員懂政策、有政治敏感度。他常說,翻譯不是簡單的“傳聲筒”,不能只注重文字方面的提高,還必須要加強政治素養的提升,這樣才能把握翻譯中的分寸。

在總理的要求下,一些外交簡報、會談記錄都可以打破級別的限制給翻譯參閱,這幫助了像施燕華一樣的眾多年輕翻譯提升了自身的水平,也使他們能夠更充分地準備外事活動。

周恩來,新中國外交的中流砥柱

據施燕華大使回憶,1965年,她還是翻譯室的無名小卒,但她的愛人吳建民已經被分到翻譯室法文處給領導同志做翻譯。有一次吳建民給總理做翻譯,外賓到場前,總理問他有沒有看外賓來訪的簡報。吳建民因為級別有限看不到,總理瞭解情況後就生氣了,對主管非洲事務的領導說:“怎麼能不讓翻譯看呢?如果不瞭解相關情況,怎麼能翻好呢?”得益於周總理對外事翻譯的諸多指示,年輕一代的譯員得到了很好的學習資源,迅速成長為新中國外交翻譯的中堅力量。

周總理還對中國的外宣工作關懷備至。中國外文局下屬的《北京週報》作為一份在周總理親自關懷下誕生的外文新聞刊物,時至今日依然在國際新聞輿論主陣地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今的中國走到了世界舞臺中央,這也對當今中國的外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周恩來,新中國外交的中流砥柱

1963年3月5日,周恩來總理微笑的瞬間(孫毅夫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