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老闆談條件了?你工資漲7%才算合理

什麼是企業工資指導線?

如何從全盤衡量工資問題?這就需要政府通過某種形式來對用人單位工資水平的確定進行宏觀調控和指導。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工資指導線制度便應運而生。

中國的工資指導線由工資增長上線(預警線)、工資增長基準線和工資增長下線組成。而工資指導線的最終確定,則是需要綜合考慮本地區當年經濟增長、物價水平、勞動力市場狀況及上年企業工資水平等因素。因此,工資指導線都是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出臺的。

今年預計調薪率為7.3%

2018年已經過去了一半,截至今日,已經有不少省市公佈了今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

四川省:企業工資指導線的基準線擬確定為7%,上線為11%,下線3%。

上海市:平均線為8%,下線為3%。

內蒙古:基準線為7%,上線為10%,下線為1.5%。

山東省:基準線為7%,上線為11%,下線為3%。

山西省:企業貨幣工資增長基準線為8.5%,上線為12.5%,下線為4%。

而從全國的數據來看,有機構發佈的調研結果顯示,今年預計調薪率為7.3%。其中,一線城市調薪幅度預計達7.2%,二線城市調薪幅度預計達7.5%。換句話說,無論你在一線還是二線城市,今年工資得要漲至少7%,才能算是滿足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不過,工資漲不漲、漲多少,這兩個你最關心的問題,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企業手裡。

首先要明確一點,企業工資指導線並沒有強制性。它的定位,是政府向企業發佈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屬於指導性信息,並不具備約束力,不過工資指導線可為企業與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以及企業自身合理確定工資增長水平提供參考依據。

雖然不是強制漲薪,但一些地方卻明確了漲薪時間表。如,山東提出,企業應在政府發佈工資指導線30日內,與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制定工資調整實施方案,並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也就是說,漲還是不漲,至少得給個話。

另外,即使企業表達了漲薪意向,每個人的工資上漲幅度也不可能相同。企業畢竟以盈利為目的,給公司創收越多的人,拿到的回報勢必也越多,而如果並沒有多少貢獻,工資上漲可能也只是象徵性地漲一下。因此,千萬別以為企業工資指導線是你拿來和老闆談薪酬的籌碼。最終你能不能漲薪,不僅要看企業今年賺不賺錢,也要看你幹活賣不賣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