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密—大智慧到彼岸

生死的恐懼是一種情緒,煩惱的苦是一種情緒,可是我們對於生死的認知、對於煩惱的認知正確嗎?既然學佛要了脫生死,那麼佛法對於了生死的看法是什麼呢?學佛要消除煩惱,佛法對於消除煩惱的看法是什麼呢?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摩訶般若波羅密”!什麼叫“摩訶般若波羅密”呢?我們簡單的講,就是說大智慧到彼岸。摩訶的意思是大,般若的意思就相當於我們所說的智慧,那波羅密呢?就是到彼岸--就是渡過生死大海到達解脫的彼岸。那麼佛法對於生死以及這個煩惱的看法,說要摩訶般若波羅密,意思就是說要依著大智慧去改變認知,然後來了生死、來除煩惱。因為你有了大智慧,你的認知會轉變,所以說要依著摩訶般若波羅密來了生死、來除煩惱。  那麼這個也許大家還有點疑問,我們再舉一個譬喻來加以說明。好比說每一個人每天都在使用鏡子,我們都知道,鏡子當中的影像是不實在的。但是動物學家拿猴子來作實驗,結果猴子看到鏡子中的影像,其實那個影像是自己,它看到鏡子中的影像,結果張牙舞爪,要跟鏡子中的那個影像,好像要跟它打架。拿著香蕉的猴子看到鏡子中那一隻猴子手上拿著香蕉,它竟然把自己香蕉丟掉,要跟鏡子中的那隻猴子去搶它的香蕉。所以這就表示說,猴子它並不知道鏡子當中的影像它不是真實的。但是還有一種情形就是說,透過觀察這個鏡子上面的影像,是生生滅滅的、是起起落落的,知道說鏡子上面的影像不可能永遠存在的,是會有生滅的,有生滅那就不實啊,所以說他知道鏡子當中的影像是生滅不實的,但是他沒有看到那面鏡子。其實這個情形不難理解,假設有一面很大很大的鏡子,大到我們看不見它的邊緣,那這個時候,鏡子裡面的影像常常就會被人家誤以為是真實的影像。那麼這第二種的情形就像這樣子:他看了鏡子裡面的影像,他沒有看到鏡子,他知道影像是生滅的,但是他不知道鏡子在那個地方。那麼還有第三種是什麼?第三種就是,他看到了影像也看到了鏡子,然後他知道這個影像其實是這個鏡子所顯現出來的。那麼以這三種情形來看的話,我們假設把它比喻作人,那麼大家應該就可以瞭解,這三種人當中當然第一種人是最愚痴、最沒有智慧的,因為他連鏡子當中的影像是不真實他都不曉得;那麼第二種人跟第三種人:第二種人就像什麼?就像佛法當中說這個人他知道鏡子裡面的影像是不真實,他可以說是有解脫的智慧,他不會執著鏡子裡面的影像,但是他沒有實相的智慧,因為他沒有去找到那面鏡子,他不知道鏡子的所在,這是第二種人。那第三種人呢?就是說他不只知道鏡子裡面的影像是生滅不真實,他更實際上去找到那面鏡子,知道鏡子在什麼地方,他也知道說鏡子上面的影像其實是鏡子所顯現出來的。當然這第三種人,這最後一種他就是不只有解脫的智慧,而且有實相的智慧,因為他找到那個鏡子。  那麼我們以佛法上來講,祖師這樣講說:“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祖師的這句話,我們把它拿來用在剛剛譬喻的那個鏡子上的影像加以說明,大家就能夠比較清楚:我們這個生死的是我們的五陰身,也就是我們這個肉體的色身,還有我們見聞覺知的這個心,這個是有生死的,那麼這個有生死、有生滅的五陰,其實它就好像是鏡子上面的影像一樣,鏡子上面的影像它起起落落、生生滅滅,永遠不會不生不滅,永遠不會恆常的存在。但是前面我們引祖師的那句話說:“一切眾生具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就是說一切眾生都有他自己的那面鏡子,自己的五陰都是那面鏡子所顯現的影像,那麼在佛法上說這面鏡子,就把它稱作“摩尼寶珠”。說一切眾生都有一顆“摩尼寶珠”,由這“摩尼寶珠”來顯現你的色身,你的見聞覺知心,然後你的色身、你的見聞覺知心就這樣子一生一世在這個“摩尼寶珠”的表面,顯現了又消失了,然後又再顯現又再消失,所以說有生有死。同樣的我們所執著的“我所”,前面跟大家說明過,就是說我的身體、我的財富、我的眷屬、我的事業,乃至於說我所享受的一切,也無非都是在“摩尼寶珠”上面生起又滅謝,都是生滅的。那麼這樣子去認知生命的實相,知道說我們的五陰身,我們見聞覺知的心,還有我們所能夠擁有的一切的財富、一切的眷屬,無非都是在那個恆不生滅的“摩尼寶珠”表面生生滅滅、起起落落。這個五陰身有生滅,你的財富、你的健康、你的眷屬有起落,可是“摩尼寶珠”祂恆然存在,“摩尼寶珠”祂恆是那麼清淨、那麼潔亮,如金剛一般永不斷滅。這樣子去認知之後,不是就能夠很自然的了生死、除煩惱嗎?因為你沒有必要,再去為那個本來就是會生滅的鏡子上面的影像,那個“寶珠”上面的影像,而去恐懼它隨時將滅嘛!所以說就佛法來講的話,就是找到你的“摩尼寶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