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清明了,可千万别“过火”

明天清明了,可千万别“过火”

桃花影落飞神剑

碧海潮生按玉箫

这是金庸先生笔下桃花岛上试剑亭上的对联。

金庸先生的桃花岛位于东海,得名于当年仙人葛洪在岛上修道,仙去时在石上泼墨,墨水化成一朵朵桃花之形,遗留不去。岛上本无桃花,黄药师定居之后,这才大植桃树。

船将近岛,郭靖已闻到海风中夹着花香,远远望去,岛上郁郁葱葱,一团绿、一团红、一团黄、一团白,繁花似锦。

这么美的地方,谁不喜欢?

在南京六合区,也有这么一块桃园,虽然不是桃花岛,但在他主人心里,分量也丝毫不差。

可是在2017年5月27日,精心呵护多年的桃园居然被一把火烧毁了部分。

明天清明了,可千万别“过火”

看着满目疮痍的桃树林,园主人简直是悲从心来,这才种了几年的桃树,怎么就祸从天降呢?

结果一查,居然是“纸房子惹的祸”。

明天清明了,可千万别“过火”

原来有一家人给家里刚过世的老人上坟过“六七”,为表孝心,烧了一大堆纸扎的祭品,结果火势太大无法控制,直接把附近的桃园也当“祭品”烧了。

想来要是在金庸的书里,烧的是桃花岛,脾气不太好的黄药师可就……但现实中,桃园主人也是将这祭扫的一家五口告上了法庭,索赔三十多万元。目前案件正在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审理中。

这好好的哀思先人,变成了一场祸事。

说到祭扫,明天就是清明节了。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4月5日4时13分迎来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

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始。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此时节,桃红柳青,溪河泛碧,吐故纳新,春和景明。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这个时节先是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最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一开,春满枝头,春意盎然,绿意萌动。

清明,最早只是古人作为时序标志的一个节气,后来因为总是紧挨着“禁火冷食、祭奠先祖”的“寒食节”,才慢慢承担祭扫的作用,直到唐代时才发展成真正祭祀扫墓,伴有踏青游乐的节日。

曾经比清明节更主流的“上巳节”和“寒食节”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独留“清明”独挑大梁。

时代在变化,清明现在成为小长假之一。虽然哀思先人、祭奠先祖的文化传统我们依然传承了下来,但是祭扫的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明天清明了,可千万别“过火”

从家庭追思会到网络祭扫,从鲜花祭扫到绿色殡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绿色低碳扫墓祭祖。

传统的“烧纸”会带来巨大的浪费,还成为一些人的“名利场”,“纸跑车”“纸别墅”等;另一方面,每年因为不文明的祭扫造成的火灾也时常发生,给祭扫者本人和他人造成人身安全的威胁和财产的损失。

先人没祭祀好,反而可能让现人“人财两失”。

前面的桃园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

明天清明了,可千万别“过火”

明天清明了,可千万别“过火”

清明的本意是缅怀祖先,祭扫先人,纪念前辈的功德,寄托后人的哀思,这不仅充分表达了国人感恩思源的优秀文化传承精神,同时,也是人们对先辈践行孝道的一种形式。

先人在世时,应珍惜眼前,敬老爱老,尽到孝道,不然过世后再如何大操大办也毫无意义,反而和清明这一文化内涵的根源背道而驰。

先人过世后,传达这份孝心和感恩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一束鲜花、一盆长青树,都能将这份心意留下。

一个绿色的清明应该怎么过?

小法已经给自己的清明节做好了打算。

5号趁着“清明时节雨纷纷”,带一束白菊花给先人扫墓。中山陵、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让孩子不忘先辈。

6号,天气晴朗,给家人在家做一顿“清明宴”,捏个肉松鸭蛋黄馅的青团,让他们感受下啥叫“网红食品”,再做个拿手小菜炒螺狮,补偿下平时经常加班疏于照顾的家人。

7号,天公依然作美,小法带一家人出去踏青啦!高淳油菜花正等着啦!

明天清明了,可千万别“过火”

明天清明了,可千万别“过火”

这个清明,你准备怎么过?

留言告诉小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