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酿豆腐,却不知最好吃的豆腐出自兴宁的这个村!

我们知道,客家酿豆腐、盐焗鸡、梅菜扣肉称为梅州美食当中的三宝 ,而这三样美食最为人知晓,最被人们夸赞的当属酿豆腐。一道美味的酿豆腐,自然少不了一块上等的好豆腐。不一样的豆腐,酿的豆腐,吃起来口感完全不同。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最好的豆腐是出自兴宁大坪镇的这个村呢?

都知道酿豆腐,却不知最好吃的豆腐出自兴宁的这个村!

布骆村距离兴宁市大坪镇近8公里,因其独特的“包子豆腐”闻名遐迩。上个世纪50、60年代,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做“包子豆腐”,而如今仅剩3户人家仍以卖豆腐为生。2012年,“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列入梅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知道酿豆腐,却不知最好吃的豆腐出自兴宁的这个村!

1949年出生的杨汉古是布骆村为数不多仍以卖豆腐为生的人家之一,他一辈子都在与豆腐打交道,对制作豆腐每一道工艺都再熟悉不过了,也因此,他凭着其精湛的手艺获得“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他也算不清祖上第几代开始做豆腐,只知道他的手艺从爸爸那学来,而爸爸的手艺从爷爷那学来。唯一清楚的是世世代代都做豆腐,而且手艺从古至今都没变过。与大多数人“日出而作”的习惯不同,他每天凌晨2点起来做豆腐,持续了大半辈子。

都知道酿豆腐,却不知最好吃的豆腐出自兴宁的这个村!

上世纪50年代,布骆村的“包子豆腐”早已远近闻名,不仅大坪镇各村的人会来村子里订豆腐,其他县的人也慕名前来订豆腐。为何布骆豆腐更为鲜甜?其实这是因为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与普通豆腐做出一大块后切成小方块不同,布骆豆腐在制成豆腐花后,定量用小纱布包起来,并放在订制的方格里压水定型,因此被称为“包子豆腐”。“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黄豆选本地豆最好,滴卤水时太快不行,容易老,没那么嫩。包豆腐时量也要拿捏得准,没有十几年的经验,做不出好的布骆豆腐。”每一个做豆腐的人,正是在“包豆腐”的过程中,让汁水更好地融入到豆腐里,从而使豆腐更鲜嫩。

都知道酿豆腐,却不知最好吃的豆腐出自兴宁的这个村!

有史料记载,布骆豆腐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千百年来,除了做豆腐的工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方便外,制作工序基本没变化,依然传承着最传统的方式。上世纪60年代以前,布骆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如今村里仅有3户人家仍在做“包子豆腐”。虽然在布骆村任在做包子豆腐的人不多,但是村里人都还保留着那份手艺,毕竟完全靠这个手艺吃饭已经越来越困难了,但是相信他们会将‘包子豆腐’的做法一直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