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丨心甘情願地做一個“糯”夫丨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風物君語 -

端午節快樂~

吃粽子沒有?

風物君前兩天帶大家探索過

中國到底哪裡的粽子最好吃?

今天

我們決定講講粽子“內心”的故事

跟大家一起看看

糯米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食材?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糯米善變。它常常以不同姿態,周旋於各種場合之中。端午節這幾天,它是粽子,到了過年時它會變成八寶飯,元宵節它是元宵(湯圓黨的朋友們,我沒有忘記你們),清明節又成了青團。

這個黏糊糊的傢伙,總能找到最合時宜的存在方式,強行蹭各大節日的熱度。熱鬧過後,還藏身大街小巷,勾引著大江南北的吃貨們。那麼,糯米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神奇食材呢?

1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食物在中國從來不是單純的食物,它們背後有極強的文化含義。糯米也不例外。中國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度,因此種植糯稻也有悠久的歷史。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收割後捆紮好的糯稻。

如今可考的關於糯米的最早記載在甲骨文之中。糯米在當時被稱作“稌”(shǔ)漢朝時,“稌”的名稱演變成了“秫”(shǔ)。《氾勝之書》稱“三月種秔稻,四月種秫稻”,將秔(jīng)稻與秫稻並列,可見它們是兩種不同的作物。《古今注》記載“秫為黏稻是也”。可見古代這個字是指糯米的。“糯”字在漢朝的一些地區寫作“稬”(nuò)。西晉之後才開始使用如今的寫法,並逐漸流行起來。

如果你問一個學歷史的人:糯米有何用途?他八成會很興奮地告訴你:砌城牆,糊窗戶!糯米在古代可是十分重要的粘合劑。明太祖在位時,大興土木,修葺南京城牆,就使用石灰糯米漿塗抹城牆,以此增強城牆的穩固性。晚清的著名太監李蓮英死了以後,就埋在一個“雞蛋糯米墳”裡面。蛋白拌石灰,糯米粥澆築,不透水、不開裂。他盼望入土為安,不過還是在日後落了個被挖墳掘墓的下場。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南京城牆。圖/視覺中國

傳統上糯米不僅僅是給人吃的,也是給祖先和鬼神吃的。“糈(xǔ)用稌米”,這是《山海經》中的糯米。“糈”原意是經過人工挑選的精米,質量更好,所以要首先供奉祖先。《離騷》之中也有“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的句子,說明了早在兩千多年前,

糯米就是祭祀中不可或缺的祭品。

糯米的另一種文化含義,來自於釀酒。中國古代的釀造酒以糯米為主要原料。酒在中國文化中有複雜的文化意義,或抒懷、或消遣、或解憂,人們總是離不開酒。陶淵明在彭澤令任上時,想要把100畝田全部種上糯稻,用來釀酒,他的妻子卻要求種粳稻,充作糧食,一番爭執之後,只好各種一半。酒可是陶淵明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不知道他是否為此耿耿於懷。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浙江佛堂紅曲糯米酒酒窖。攝影/張律堂

江南地區出產糯稻,自然也有釀酒的傳統。蘇軾有詩:“烏程霜稻襲人香,釀作春風霅(zhà)水光”。這“烏程霜稻”,便是產自湖州的蘆黃糯。如果沒有糯米,只怕蘇軾“問青天”的時候,也不會那麼盡興。

對於漢族來說,糯米可能只在一些特點場合出現。但是侗族等少數民族的生活中,糯米是無處不在的。雲南、貴州、廣西等地,以及老撾、泰國等國,被學者們稱作“糯稻文化圈”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貴州糯稻稻田。

他們平時以糯米為主食,苗族人和侗族人還會把糯米作為醃製魚、肉的配料。遇年節慶典則更加隆重:壯族在三月三製作五色糯米飯;傣族的潑水節一定少不了“潑水粑粑”;侗族在清明節蒸黃糯米飯,重陽節有重陽粑、重陽酒。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廣西五色糯米飯。攝影/王凱

同樣的,糯米也用來與神靈溝通。他們把最重要的食物獻給神靈,祈求神靈保佑來年五穀豐登。

侗族人就連蓋新房也要在房樑上放一把糯谷,既是敬神,也是祈福。類似的習俗在南方很常見,這裡面寄託著人們對生活最樸素的希望。畢竟,當年傣族人心目中最理想的生活是這樣的:“糯米飯,鹹鴨蛋,幹黃鱔,二兩小酒天天干”。

2

代表碳水化合物饞死你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不同地區對糯米有不同的文化解讀,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思考:糯米怎麼吃最好吃?

一拋出這個問題,我就嗅不到空氣中的米香了,因為它被火藥味完全掩蓋。

這一點也不奇怪。中國太大了。僅僅是在清晨,糯米已是姿態萬千。每個地方都以自己對糯米的駕馭方式為榮。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粢飯糰。這種流行於江南地區的早餐,分鹹甜兩種,可以憑藉喜好添加各種餡料。

江南人眼中,清晨的糯米是粢飯糰的樣子。熟透的糯米飯,在攪拌之下與空氣充分接觸,為卷捏做好最後的準備。等到一切就緒,諸如油條、榨菜、肉鬆、滷蛋這些幫手,就該出場了,內容物隨心意而變,按壓、捲攏之間,本就團結的糯米,變得更加緊實而富有嚼勁。在他們眼中,糯米該與江南一樣,淡妝濃抹總相宜。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溫州糯米飯。

溫州人覺得糯米該為即將開始的忙碌,開一個濃墨重彩的頭。溫州糯米飯,也稱“炊飯”,早已寫入溫州人的味覺基因。同樣是早餐吃糯米這道題,油條碎和肉湯,亦或者白糖,才是最完美的選擇。不管是甜黨或鹹黨,每個溫州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標準答案。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武漢豆皮。

另一邊的武漢人,要跳出來反對了。他們認為糯米應該變成豆皮,就像鯉魚應該躍過龍門,這是崇高的理想,不容質疑。太陽一冒頭,武漢的街頭就開始上演一出名為“過早”的大型實景戲。糯米是劇中豆皮的主要扮演者。鍋中翻轉的豆皮,有極其豐富的內容,但它們永遠被糯米糰團圍住。

晨霧散去之後,糯米也完全甦醒,準備大展身手。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竹筒飯。

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糯米與竹子在此勝利會師,結果就是竹筒飯。中空的竹子是天然的炊具,糯米或單獨、或與各種配料一起放入竹筒之中,再放在火上炙烤,高溫炊熟糯米,同時把竹子的清香逼入糯米之中。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筒仔米糕。

臺灣的

筒仔米糕與竹筒飯異曲同工,只不過糯米被放置在瓷瓶、鐵罐之中。香菇、紅蔥頭、肉片等等材料與糯米飯共同炒制,再入容器中蒸。各種材料的香氣融為一體,濃郁,但是沒有過分的油膩感。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荷葉蒸糯米排骨。

除了做主食,糯米雞、糯米腸、糯米丸子、糯米排骨,糯米全方位地展示著它在烹飪界和動物油脂的通力合作。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糖不甩。

做小吃零嘴,糯米也有特殊的天分。不管是糯米餈,還是糖不甩,軟糯Q彈的口感征服無數吃客。酒釀更是絕佳的選擇,加入湯圓再好不過,集甜與糯之大成。中國人偏愛通過烹飪技法的轉化,使食材呈現與自然性質截然相反的口感。糯米的變身結果,便是江米條的香脆。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江米條。

3

吃其然,也要吃其所以然

細究起來,糯米討喜的獨特口感來自於澱粉含量的不同。糯米內幾乎全部為支鏈澱粉,而大米主要為直鏈澱粉構成,支鏈澱粉含量僅佔三成左右。同樣由單糖組成,支鏈澱粉是緊密的樹枝型結構,而直鏈澱粉真的就是一條直鏈。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雖然糯米與大米有很大區別,但糯米確確實實是大米的一種。大米按照國家標準分為粳米、秈米、粳糯米、秈糯米,根據質量的優劣,還可再細分為一、二、三等。肉眼觀察下,糯米與普通大米的區別在於大米更剔透,而糯米更白。同樣的,糯米也有紫黑色的品種。

糯米的特殊性在於它是人類有意識馴化稻米,以得到特殊的香味與口感的成果。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紫糯米。

除了糯米本身的性狀,糯稻分佈範圍也是影響它江湖地位的重要原因。南稻北麥,是中國農作物分佈最基礎的特點之一。糯稻無疑在南方更加常見。一百年前,浙江省就已經培育出超過130個糯稻品種。在廣西、貴州的鄉下,一個村子裡就流行幾十個不同品種的糯稻。中國人可謂是種稻種到了極致。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稻田養魚可以在收穫糧食的同時獲得蛋白質來源,一舉兩得。

最瞭解糯稻的當屬雲貴地區的居民。這一帶多山地,耕地有限,所以人們大多開闢梯田進行耕作。糯稻生長期長,非常適合稻-鴨-魚、稻-魚的生產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而且糯米營養豐富,能迅速補充體力,更扛餓,所以糯稻霸佔了大山裡的餐桌。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 遵義糯米飯。攝影/朱銳

貴州是中國“糯米文化圈”的核心地帶,黔東南地區自古以來“食惟糯稻”。中國的種質資源庫裡,來自貴州的糯米品種就有1700多個。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而糯稻耐溼,易於適應高山溫差變化,與貴州的自然條件完美契合。貴州的一些糯稻品種,可以在背陰的山坡上茁壯成長,甚至也不需要施肥,隨便圈一塊地就能活,也難怪貴州人喜歡它。糯米在貴州佔盡天時地利人和,順理成章地佔據主食圈C位,甚至還和辣椒聯手,化身莽海椒,酸辣誘人,一起征服無數張挑剔的嘴。

以及,風物君馬上要在遵義匯川搞個大新聞,你們可以先搬個小板凳等著

讓人停不下來的糯米美食到底為什麼好吃?

在留言區告訴風物君

你最愛的糯米美食是什麼?

文丨伊森

圖編 | Geethan

李增高《我國曆史上的糯稻》

嚴奇巖《論貴州在我國糯稻栽培圈中的歷史地位》

楊築慧《糯:一個研究中國南方民族歷史與文化的視角》

楊富巍、張秉堅、潘昌初、曾餘瑤《糯米灰漿》

謝黎虹、陳能、段彬伍《糯稻品名考》

未標註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