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股市創奇的故事,用五分鐘改變你的暴利邏輯,只有少數人知道

第一個奇蹟

1897年,巴魯克創造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奇蹟。那年春天的華爾街,美國煉糖公司的股票開始暴跌,陷入悲觀情緒的人們開始瘋狂地拋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參議院正在討論一項降低國外糖進口稅的提案,同時眾議院也正在進行類似的立法程序。參議院的一舉一動時刻牽動著股市的漲跌。

但巴魯克堅信參議院不會通過這項提案,他認為西方的甜菜種植主們和華爾街一樣希望通過關稅保護來獲得更大的利潤。於是,他用300美元為定金,購入了3000美元股票。後來,果然如巴魯克所料,參議院否決了這項提案,美國煉糖公司的股票連續暴漲,僅僅300美元,就讓他賺了60000美元。

一個股市創奇的故事,用五分鐘改變你的暴利邏輯,只有少數人知道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1898年,巴魯克的投資才華再次讓華爾街感到了震驚。1898年7月3日,正在新澤西州朗布蘭奇陪妻子和家人共度週末的巴魯克從老闆豪斯曼處得知西班牙艦隊在聖地亞哥已經被美國海軍殲滅,美國已經取得了美西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巴魯克立刻意識到,這一勝利意味著,戰爭即將結束,美國的金融市場將隨之快速反彈,甚至有可能出現強勁勢頭。第二天是7月4號國慶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按照慣例將停業一天,但是倫敦的證券交易所應該和往常一樣正常營業,此時如果在倫敦低價購進股票,然後在紐約高價拋出,中間的差額利潤將是可觀的。

可難題是,巴魯克如何在第二天倫敦證券交易所敲鐘開盤之前,趕到位於紐約的辦公室。由於時差,倫敦證券交易所開盤時,紐約才剛凌晨5點鐘。由於國慶日前一天已經沒有到紐約的火車,巴魯克急中生智租了一列專車連夜向紐約狂奔,最終在天亮時趕回辦公室,向倫敦發出了大量吃進股票的電傳。第二天,因為相信和平將帶來好運,證券交易所的股票開始紛紛上漲,巴魯克讓老闆和自己都穩穩地賺了一大筆。

當時,在華爾街比拼的投資者,幾乎每個人都是某一領域的高手,或者經紀專家,或者風險投資家,或是場內交易人,投資銀行家,而巴魯克卻能在短短的時間裡將所有這些角色集於一身,成為投資的“多面手“。從1897~1900年大約三年的時間裡,巴魯克的個人資產上升到了100萬美元,從一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變成了令人羨慕的百萬富翁。而在1916年,巴魯克的淨收入已經達到200萬美元。


八個金字——“善於等待”和“耐心持有”

其實耐心, 靜心, 投資的最難! 人性的修煉!耐心的前提是信心, 信心的基石是對市場的高概率研判、投資標的的正確選擇、有利的入場時機、適當並100%執行的投資策略 .

一次,一位名叫阿默的年輕人建議老頭買克萊美汽車的股票,老頭買了500股,在10天內獲得了7點的盈利。這時,阿默把自己買的股票拋了,建議老頭也脫手,在回檔時再買進。但老頭死活不肯,把阿默給氣瘋了,連連問老頭為什麼。

老頭不得不解釋道:“我是說我會失去自己的倉位。等你像我這麼老了,像我這樣經歷了許多好景和恐慌之後,你就會明白失掉倉位是任何人都無法承受的,就連約翰•D•洛克菲勒也一樣。我希望這隻股票會回檔,你可以在大跌的時候補倉,先生。但是自己只能按照多年的經驗進行交易,我為這些經驗付出了很高的代價,不想再浪費第二次學費,但我仍然感激你。這是多頭市場,你知道的。”

每次大牛市我都會想起這個老頭的話,而且總覺得沒有嚴格執行“長捂”的策略。

讓我感慨的是,絕大多數人並不明白這個道理,少數人知道,卻不去實踐。

但這絕不是摒棄這兩盒核心的理由,反而更要加以培養。

為什麼要善於等待

人貴自知、自知者明。雖然市場機會無限,但是屬於你的機會有限,你所能把握的機會更少每一個人都有優劣勢,客觀認識自己、主觀分析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定位。在屬於自己的機會出現之前,會抱著平和的心態耐心等待,對屬於別人的機會持欣賞的態度。自知者還明白沒有“完美的交易”,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從來不會對錯過低價買進而後悔,也不會為沒與實現利潤最大化而煩惱。股票完整操盤的流程:“等待買進—買進—等待賣出——賣出—等待再次買進”。在你徹底退出市場之前,永遠在這個流程裡循環往復。

誠然,買進是操盤成功的前提條件,好的買點可以讓你站居—個好位置,進可攻退可守其後持股提供強大的心理支持與迴旋餘地。賣出是對買進獲利的了結或買進虧錢的止損,這點在特定情況下比買進更重要,嫻熟的操作賣點的把握,可以有效克服人性中固有的弱點它能讓股票操盤手在行情趨勢見好時大膽擴大利潤,而在不利情況下全身而退保存實力。股諺會買的是徙弟、會賣的是師傅,說的就是師傅能夠比徙弟更瞭解人性弱點,而且能夠控制人性中一些難以根除的弱點。但是這兩點對股票操盤手來說還不是最重要的,操盤最重要的技巧是善於等待

為了說明等待於股票操盤手的重要性,可以回顧完整操盤的流程:“等待買進—買進—等待賣出——賣出—等待再次買進”。在你徹底退出市場之前,永遠在這個流程裡循環往復。從時間方面來說,買進或賣出是一個點,等待則是一條線、一個過程。買賣動作所花的時間在一年內累積不會超過1%,其它時間都是處於等待過程之中,僅此而言,等待是股票操盤手最重要的技能。作為一項技能,等待不是無事可做,不是猶豫不決,不是前怕狼後怕虎而裹足不前等待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綜合素質,這項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股票操盤手的買進技巧和賣出技巧,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操盤手心理素質的高低。證券市場說到底是人和人的博弈各類群體的客觀優劣勢對博弈結果有較大影響,但對博弈結果起決定性影響的因素是各類群體的心理素質!在培養買賣技能的同時,也是對等待機會和心態的磨練,重要的是要意識到!善於等待的人必善於買賣,善於買賣不一定善於等待。

等待的最終目的是行動,證券市場中的行動體現為買賣。提高買賣技能的方法除了學習操作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對以往的實際操作進行分析。找出操作中的不足或缺陷,特別是具有共性的問題。找到它、解決它,經過如此不斷地循環,買賣技能就會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當你的買賣技能達到一定層次之後,應該買賣時動作迅速,買賣時機未到需要等待時,你會更有信心、更有耐心。武俠小說對武林高手的描述一般是:見血封喉、一擊不中全身而退。兵法有云: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雖然並一定要成為所謂的高手,但是這個道理一定要深刻領悟!學習等待、善於等待!

為什麼要耐心持有

湯姆·包得文認為交易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耐性

觀點1:

很多交易員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交易次數太頻繁。他們不會慎選適當的交易時機。當他們看到市場波動時,就想進場交易,這無異是強迫自己從事交易,而不是居於主動的地位耐心的等待交易良機。

觀點2:

我們之所以能夠獲利,是因為我們在進場之前已經耐心的做了很多工作。很多人一旦獲利之後,他們就會對交易掉以輕心,操作就開始頻繁起來,接下來的幾筆虧損會讓他們無法應付以致導致龐大的虧損,甚至老本都虧回去。


交易之道,剛者易折。惟有至陰至柔,方可縱橫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成功,等於小的虧損,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潤,多次累積。做到不出現大虧損很簡單,以生存為第一原則,當出現妨礙這一原則的危險時,拋棄其他一切原則。

因為,無論你過去曾經,有過多少個100%的優秀業績,現在只要損失一個100%,你就一無所有了。交易之道,守不敗之地,攻可贏之敵。100萬虧損50%就成了50萬,50萬增值到100萬卻要盈利100%才行。每一次的成功,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敗,卻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

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樓底。在交易中,永遠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會讓你發生虧損。需不需要止損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倉位,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如果是否定,馬上賣出,毫不猶豫。逆勢操作是失敗的開始。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敗他。沒有必要比市場精明。趨勢來時,應之,隨之。

無趨勢時,觀之,靜之。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動手也不遲。這樣會失去少量的機會,但卻贏得了資金的安全。你的目標必須與市場保持一致,順應市場的趨勢。如果你與市場保持一致,利潤自會滾滾而來。

如果你看錯了趨勢,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護傘——止蝕單。這就是趨勢和利潤的關係。操盤成功的兩項最基本規則就是:停損和持長。一方面,截斷虧損,控制被動。另一方面,盈利趨勢未走完,就不輕易出場,要讓利潤充分增長。多頭市場上,大多數交易可以不怕暫時被套。因為下一波上升會很快讓人解套,甚至獲利。這時候,買對了還要懂得安坐不動,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交易之道的關鍵,就是持續掌握優勢。

快速認賠,是空頭市場交易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世界五大頂尖交易員觀點

一、布魯斯---柯凡納

簡介:

縱橫全球的外匯交易員。1978年至1988年,平均年回報率為87%,就是說當初你投資2000美元到他的基金,10年時間你的投資可以成長到200萬美元。

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風險控制。

觀點1:

每當我進場時,總會預先設定停損點,這是唯一可以讓我安心睡覺的辦法。我總是避免把停損點設在市場行情可能輕易到達的價位,如果你分析正確,市場行情就絕不可能回檔到停損價位。如果行情到達停損點,那麼就表示這筆交易犯了錯誤。

觀點2:

最糟糕的一筆交易就是源於衝動。根據我的交易經驗,從事交易最具有破壞力的錯誤,就是過分衝動,任何人制定交易都應該根據既定的交易信號進行,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倉促改變交易策略。因此,不要衝動是風險控制的第一碼事。

觀點3:

我要強調,從事交易必須學會控制風險,你得做最壞的打算,因此,你必須小量經營,把每筆交易的虧損控制在資金的1%---2%之間。

二、理查---丹尼斯

簡介:

理查---丹尼斯,商品交易的傳奇人物。於1960年代末期進入商品交易行業,剛開始幾年,經常把錢虧光。1970年之後,開始走向成功的道路,20年中,他把400美元變成一筆約為2億美元的財富。

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平靜。

觀點1:

我從事交易已經有20多年,若非早學會了保持平靜,我早就會被交易生涯中的大起大落給逼瘋了。交易員就像拳手,市場隨時都會給你施以一番痛擊,你必須保持平靜。當你虧損時,說明情況對你不利,別急,慢慢來,你必須把虧損降到最低,儘可能保護自己的資本,當你遭受重大損失時,你的情緒必定大受影響,你必須減量經營,隔一段時間再考慮下一筆交易。

觀點2:

無論我是大虧還是大賺,我都會保持心裡平靜,每天堅持分析每一筆交易,看看有沒有違規的情況發生,對於好的交易,好好思考為什麼會成功,對於不好的交易要自我檢討,找出癥結所在。因此,你要想一直都做得很好,必須在平常就非常在意自己的每一筆交易。

觀點3:

幾乎人人都可以列出我們所傳授的80%的交易規則,可是他們無法叫人在市場不穩定的時候如何堅定這些規則,因此,

平靜的執行交易規則,應該可以讓你把握到歷史以外的大部分行情。

六、馬可---威斯坦

簡介:

馬可---威斯坦,全勝交易員。曾經做過房地產中介,後來才做交易員,剛剛開始4年多的時間,虧錢簡直就像丟錢,一次次的虧光,一次次的重新存錢。經過 4年多時間的失敗經歷,開始走向成功的道路,一直保持極高比例的獲利率,一個知情人士透露,曾經觀看了他的100筆交易記錄,其中只有幾筆是虧損的。

 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時刻保持謹慎。

觀點1:

我為什麼能夠達到如此高比例的獲利率?那是因為我害怕市場的詭譎多變,我發現成功的交易員通常都是畏懼市場的人,市場交易的恐懼心理,讓我必須慎選進場時機。大部分人都不會等到市況明朗後才進場,他們總是在黑夜中進入森林,而我總是等到天亮才進去。

我不會在行情發動之前去預測我總是讓市場變動來告訴我行情變動的方向。其變動的方向選擇與等待萬無一失的機會才發動進攻,否則我只有放棄,這是我最重要的交易原則。

觀點2:

不要被獲利的喜悅衝昏了頭腦,要知道,天下最難的是就是如何持續獲利,一旦賺到錢,你就會希望繼續賺到更多的錢,這樣一來,你就會忘記風險,你就不會懷疑自己既定交易原則的正確性,這就是導致自我毀滅的原因,因此,你必須時刻保持謹慎,虧錢了要十分謹慎,賺錢了要更加謹慎。

觀點3:

交易策略要具有彈性,以反應市場的變化,才能顯示出你高度謹慎的作戰方式。大部分交易員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交易策略總是一成不變,他們常常會說:“他媽的,怎麼市場與我所想的完全不同?”為什麼要相同呢?生活不總是充滿未知數嗎?當你的重要停損點被行情破掉的時候,極大可能是遇到震盪行情了或者轉變趨勢了,這時候你又怎麼能繼續這個趨勢的操作呢?因此,這時你必須非常謹慎等待事情變得更加明朗,而不是貿然的繼續操作。

、保羅---都德---瓊斯

簡介:

具有攻擊性的操作藝術。1984年9月,瓊斯以150萬元美元創立了都德期貨基金,到了1988年10月,該基金已經成長到3億3000萬美元。他具有雙重的個性,在社交場合,相當隨和,是一位平易近人,謙謙有禮的紳士,在操盤時,下達命令彷彿是一位兇悍殘暴的長官。

他認為,交易最為重要的就是自我約束和資金管理。

觀點1:

在我一次性的虧了自己70%的資金時,我就決定要學會自我約束和資金管理。我在操作的時候,會盡量的放鬆心情,假如持有部位對我不利,我就出場,對我有利,我就持長。我現在的心理是如何減少虧損,而不是如何多賺錢。因此,當你操盤情況不佳時,減量經營或者停止經營,當操盤進入佳境時,增量經營,千萬不要在你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貿然進場交易。

觀點2:

每當我做一筆交易時,我總會提心吊膽,因為我知道幹這一行,成功來得快,去得也快,每次遭受打擊,總是在我洋洋自得的時候。任何事物毀壞的速度遠大於當初建造其所花的時間,有些事物要花十年時間才能建造起來,然而一天就可以將其完全毀滅。因此,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會嚴格的自我約束。

觀點3:

我最大的缺點就是過於樂觀,因此我現在操作時從沒有想過每筆交易能為我賺多少錢,而是無時無刻想著可能遭受的虧損,時刻注意保護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

四、艾迪---塞柯塔

簡介:

天才交易員,塞柯塔利用電腦交易系統為客戶和自己操作,在1972年至1988年期間,所獲得的投資回報率幾乎讓人難以置信,例如他的一位客戶投資了5000美元,到了1988年,資金增長為1250萬美元。

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肯於改變自己,否則你永遠無法成功。

觀點1:

我認為交易與心理其實是一體的兩面。金融市場是一個試探個人心理障礙的好地方。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必定是自己心態的反應。失敗的交易員很難改頭換面為一名成功的交易員,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想去改變自己。每位輸家的內心深處其實都蘊藏著求輸的潛意識,因此,即使獲得成功,也會不自覺的破壞勝利的果實。每個人都能在市場上如願以償。

觀點2:

交易的時候要根據人性的缺陷主動去做好自己,例如我在操作手氣不順的時候,面對虧損,我會不斷的減量經營,甚至停止操作,而不是情緒化增加交易活動,希望挽回頹勢,因為這樣一定會損失慘重,簡直是自作孽,不可活。

觀點3:

絕大多數人交易的時候都有一種好賭的心理,喜歡重倉位殺進殺出。因此,你一定要在這方面改變自己,古往今來,重倉操作的傢伙沒有一個是不完蛋的,你必須把自己的每一筆虧損控制在5%以內,當然,2%以內是最好的。

根據圖表交易猶如衝浪,你不必知道波浪起落的原因,你只要能感覺到波浪湧起的節奏以及掌握衝浪的時機,就可以成為一個衝浪高手。

五、賴瑞---海特

簡介:

海特成立了明德投資管理公司,根據統計,該公司的年投資回報率總是介於13%至60%之間,1981年4月份時,該公司的資金只有200萬美元,而到達 2005年,已經成長到8億美元。該公司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在獲取最大的投資回報率,而是透過嚴格的風險控制,維持投資回報率的持續穩定增長。

海特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遵循交易系統和風險控制。

觀點1:

有些人在賠錢的時候會更改交易系統,而有的人根本不相信交易系統,懷疑交易系統發出的指令,以致經常憑藉自己的喜好在市場出入,而我總是遵循交易系統,我從事交易不是為了刺激,而是為了求得勝利,這樣的交易也許相當無聊,但卻相當有效

。當我和其他交易員聚會的時候,他們談論自己驚心動魄的交易經驗時,我總是沉默不語,因為對我而言,每筆交易都一樣


在股市順勢而為,讓操作變得簡單

市場複雜多變,越用最簡單的方法越能解決複雜的問題。

股價運行,只有三種基本方式:一跌,二漲,三是橫盤。

如果用圖形表現,就是如下圖這樣:

一個股市創奇的故事,用五分鐘改變你的暴利邏輯,只有少數人知道

投資者在關注、操作一隻股票的時候,必須搞清楚,自己的股票處於一個什麼形態,屬於A類的為橫盤箱體整理(無趨勢),屬於B類的就是上升趨勢,屬於C類的就是下降通道。

三種運行趨勢裡,以B類最賺錢,因為股票的每次回落低點都在不斷抬高。

三種運行趨勢裡,以C類最不好操作,因為股票的每次反彈高點都在不斷降低,而低點也在逐步下移動。

不論你是用長線還是短線方式操作,紅色線都是買進的位置,而綠色線一帶可以理解為短線賣出點。因此,紅色線可以理解為下軌線或是支撐線,綠色線則是阻力線或是上軌線。在封起的所有的圖文分析裡,都是紅這樣的簡單線條描繪。

對A類圖形個股來說,假如突破上面的綠色線,假如這樣的箱體整理時間很長,假如突破以後的技術回踩點不再跌回綠色線以內,那麼,這樣的個股就是重新打開新的上升空間了。反過來說,如果跌破了下面的長期紅色支撐線,則意味著新的殺跌空間已經打開,股票難以繼續上行,所有的反彈就是拋售機會。

對B類圖形來說,只要股票價格不跌破下面的紅色支撐線,應該一直捂股做多,反理,跌破了這個支撐線,則應該果斷離開。

對C類來說,這樣的下降趨勢誰都不知道會跌到哪裡,假如投資者被套,那麼,所有的反彈都是賣點,這個賣點應該選擇在下降通道的上軌,也就是C圖裡的綠色線一帶。當然,被套者如果有足夠的資金,有良好的技術手段,當股票跌到下降趨勢下軌一帶可以補倉,需要掌握的原則是:

1:確定股票波動幅度有5%;

2:不可滿倉補進,最多隻能夠補到被套籌碼的一半,

3:反彈到下降通道上軌紅色線必須果斷拋售補倉籌碼,或者是全部清倉,不可猶豫和心存幻想。一直等待下降趨勢完全終結,日K線重新出現連續三個低點不斷抬高的上升通道雛形,在按照B圖提示的紅色趨勢線附近全買回籌碼。


如何識別有效突破

突破是在技術分析上所用的一個術語,指價格升破阻力位通常是前一高位,或跌穿支撐位通常是前一低點。價格突破後將形成新的趨勢。而有效突破,則是股民常說的,但又很難說明的一個詞。

有效突破在技術分析中有明確的規定,有效突破的定義是:連續兩天站上阻力位而且突破後的幅度在3%以上。這麼清楚的定義怎麼很難說明呢?那是因為如果你用這個方法賺錢的概率很低,所以大家很難說明白。本期我們為大家介紹下有效突破的“秘密”

一個股市創奇的故事,用五分鐘改變你的暴利邏輯,只有少數人知道

任何一個功夫都分為招式與內功心法,招式是內功心法的表現形式。核心還是內功心法。為什麼有效突破解釋不清楚,因為大家說不清楚有效突破的“內功心法”我們將從時間與空間的角度來介紹有些突破。

內功心法

所謂內功心法,就是我們從“主力的資金行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那為什麼要設置3%和兩天這兩個標準?

1、主力不是雷鋒,一定是志在高遠。突破平臺釋放解套套牢盤後主力一定會再次獲利。

2、有效突破一定是短線行為。主力不用下跌來洗盤,而是直接拉昇,那麼短線的目標一定是要獲利。

3、3%的突破空間是留給那些短期的獲利盤的緩衝區,即使獲利盤湧出,用3%的空間來承接獲利盤,這樣就不會吧3%吃掉。

所以從“主力資金行為”的角度看,其中的核心就是:主力不是雷鋒,而是為了“獲利”。

舉例驗證

一個股市創奇的故事,用五分鐘改變你的暴利邏輯,只有少數人知道

一個股市創奇的故事,用五分鐘改變你的暴利邏輯,只有少數人知道

一個股市創奇的故事,用五分鐘改變你的暴利邏輯,只有少數人知道

一個股市創奇的故事,用五分鐘改變你的暴利邏輯,只有少數人知道

總結

有效突破的核心就是:主力“短期”要賺錢。這也是資金行為的核心。

主力:主力不是雷鋒,“突破”志在高遠。

短期:逼空上漲、即使回調也在3天之內,而且不給你原價買入的機會。只能為莊家“抬轎”。主力不會吝嗇拉昇的拉昇的金錢、與幅度,一旦超時就是“誘多”。

注意:這個短期也是主力的獲利思路,突破時籌碼一旦掌握不牢固,主力短期也會獲利了結,如果籌碼牢固則是逼空上漲。

賺錢:主力有獲利空間。

以上就是有效突破的秘密。


那麼如何才能在市場上長期獲利?

就像曾經的美國的那些數學天才一樣,要把賭博上升到概率層面,上升到均值和賠率的角度,在賭博市場上尋找到有利的概率優勢。

這樣的話,那賭博就不再是賭博,而是高智商的數學遊戲了。這時候指導賭博的理念就不再是賭博的理念,而是數學思維了。

上面兩個例子,一個是賭博的投資理念和一個是價值投資的投資理念。這兩個理念最大的差別就是能否讓我們投資盈利長期持續下去。

賭博理念總有一天會讓我們面的滅頂之災,而投資理念賺的是股票成長的錢,公司成長的錢,利潤是合理的,是合乎道義的,因此這種策略也受到了絕大多數成功投資者的追隨。

長期來看我們只有做合乎人性的事,合乎道義的事,才能夠持續的下去,短期一時的成功是沒有多大的意義的。

常見的交易理念

此外投資理念還有很多,比如成長股投資,趨勢投資,還有反轉投資,還有套利交易,等等。裡面都會有他的獨特的地方,當然也有它的侷限性。

比如成長股投資需要我們選擇成長性好的股票。但是成長性好的股票往往大家都知道,給的估值就很高,一旦我們踏上了這個真正的成長道路的話,盈利增長的非常快。但是一旦這個成長性放慢的話,股價腰斬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趨勢投資的意思說我們看到一個大的趨勢正在形成,這個趨勢可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說一些很多的投資的正在進來,於是我們就進去了。當然我們需要有提前量,趨勢形成之前,甚至剛起步的時候就進去。我們的敏感度不夠,在判斷又出錯了話,在趨勢的結束的時候再進去那就是接盤俠了。

選擇交易理念

選擇什麼樣的投資理念取決於投資人對的認知水準。隨著投資人認知水準的提升,這個理念也會變化,而且這個理念還會隨著我們資金量的變化也要有所調整。

由於我們在股市的時間,通常來說是相當長的,很有可能會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因此一開始就選擇一個合乎情理的長期可以持續的理念就非常重要。

但是人性的另一面就是沒有經過的事情我都不會相信,他要自己去嘗試一下才舒服,因此每個人的理念也是他自己探索出來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吃盡了苦頭之後才找到適合自己的理念。

探索自己的交易理念

很多新手或者說初入股市沒多久的人都不知道有投資理念這回事,或者說完全沒有這麼一個概念。

想探索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要問為什麼。

某一筆交易賺錢的時候,我們要問問:

我為什麼賺錢?

我憑什麼賺錢?

我做對了什麼?

這個理由可以持續嗎?

可以持續一年嗎?

可以持續兩年嗎?

可以持續整個投資生涯嗎?

很多問題只要一問,就會一清二楚。

比如我自己在2015年上半年就就賺了一大票,然後我也成功的躲過了2015年中期的大跌。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時候有很多的新手進來,而我已經經歷過一波牛熊,有些經驗形成一個初步的系統。

然而到了2015年下半年的時候,當我在憑著這套系統再去操作的時候就吃盡了苦頭,因為市場已經變了,不再是那樣的一個市場。也因為當時我的交易系統是一個趨勢交易系統,而隨著2015年下半年趨勢的結束以後,這套理念就不再適用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在市場上交易的方式就像一張捕魚的漁網那樣,這個漁網是有大小的,有高度的,有適合的河道,還與這個河道里是否有魚相關。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漁網的結構特性都不瞭解,然後胡亂的就去撒網捕魚的話,那我們註定是要受盡折磨的。

最後,如果你對投資理念沒有什麼概念的話,儘量先控制風險,少放點錢進去,多學習,然後想明白了後再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