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刮骨疗毒"不算啥,看看杨继盛为自己做的"外科手术"!

杨继盛是嘉靖中后期的进士,小时候靠着自己的执拗才得到读书的机会,从而为自己的宦海生涯奠定了基础,可他的宦海生涯却极其短暂,这主要是因为他震古烁今的一个"弹劾"。这个"弹劾"不同于一般的"弹劾",而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死劾"。杨继盛"死劾"的对象是有着明朝第一奸臣之称的严嵩,时任内阁首辅,可谓权倾朝野。

"死劾"的起因主要是严嵩在"庚戌之变"中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发指。而严嵩却是个龇牙必报的人,所以他俩之间的矛盾可谓十分尖锐。有意思的是,杨继盛能够从南京调入中央,还是严嵩一手提拔的。因为在严嵩板倒仇鸾的过程中,杨继盛也上了一本弹劾仇鸾的奏章,严嵩就觉得杨继盛能够发展成为"自己人",于是便将其调入了中央。可坚持原则的杨继盛却让严嵩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杨继盛觉得严嵩和仇鸾是同一类人,甚至并仇鸾还要可恶,把大明搞的乌烟瘴气的,所以,虽然被严嵩调入了中央,可杨继盛却觉得更方便和严嵩"开战"了。
关公"刮骨疗毒"不算啥,看看杨继盛为自己做的"外科手术"!

杨继盛虽然不聪明,却也不糊涂,他知道自己一个人是斗不倒根深蒂固的严嵩的。可他不怕,因为他要让朝中的大臣们知道:你们人人都怕严嵩,我和你们不一样,因为我不怕他,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就这样,杨继盛便下定了决心:"死劾"严嵩!结局自然是可以预料的,杨继盛的"死劾"奏章刚到嘉靖手里,严嵩,包括徐阶他们就知道了。很多人以为这是徐阶向严嵩开战了,可徐阶也是一脸蒙逼,因为他压根就还不打算和严嵩"开战",毕竟时机还不成熟。

有一天,看守他的锦衣卫给他送去灯火,杨继盛请求他换一盏亮一点的灯。这位锦衣卫挺佩服他的,而且这要求也在情理之中,就答应了。换了灯以后,这人便一边叹息一边回头的去了,可当他再一次回头的时候,却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只见杨继盛打破了一个碗,然后用一块碗片挣扎着把自己臀上的腐肉慢慢的一点一点割掉,直到完全割去,连骨头都能清晰的看见了。

这也难怪这位锦衣卫会被吓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破碎的碗块虽然也能割伤手指,却也不怎么锋利。所以杨继盛在割腐肉的时候,肯定很费力,每割一小块都要来回拉好几次,而每拉一次都会很痛,很痛的。不知道杨继盛那么文弱,甚至可以说是虚弱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关键还是自己动手。

不得不说,严世藩确实很聪明,他这计策确实厉害,可因为杨继盛的一句话,嘉靖还是决定不杀他了。原来嘉靖派了人去审问杨继盛和裕王是什么关系,是不是受了裕王的指使?杨继盛义正言辞的回到说:"天下除了裕王还有谁不怕严党?"就这样,杨继盛就暂时不用死了。严嵩为了让杨继盛死,可以说耍尽了聪明才智,可嘉靖都不为所动,就这样拖了三年,杨继盛也多活了三年。最后,还是严嵩的小聪明派上了用场。因为刑部每年的秋后都要处决一批犯了死罪的犯人,当刑部把要处决的犯人名单交到内阁的时候,严嵩利用他的职权把杨继盛的名字加了上去。因为他知道像这样的事,皇帝是不会详加查看便会批准的。果然,当名单送到嘉靖手里的时候,他只是大体看了一下便签字同意了。

就这样,胆色过人,正直忠厚的杨继盛最终还是死在了严嵩的小聪明的手段里。可公道自在人心,历史也不会忘记了他:杨继盛是好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