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五十大学一周大师专题|杨绛: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 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快乐五十大学一周大师专题|杨绛: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世人了解杨绛多半是源于钱钟书的那句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或是之前大家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情话——“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过结婚;见到她之后,再未想过娶别人。”

但先生真正令人敬佩的是:走过战争与动荡,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不争不慌的状态。

1932年春天,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并与钱锺书相识。

第一次见面,钱锺书就说:“我没有订婚。” “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回答。世纪佳缘由此展开。

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成婚,不久一同出国留学,无论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足迹。

在牛津,杨绛与钱锺书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快乐五十大学一周大师专题|杨绛: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钱锺书说:“我把墨水瓶打翻了,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钱锺书不相信,说:“那是墨水呀!”

杨绛说:“墨水也能洗。”

过了几天,又说:“我把台灯砸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再过了几天,钱锺书说:“把门轴弄坏了,门不能关了。”

杨绛还说:“不要紧,我会修。”

钱锺书的堂弟钱钟鲁说过,大嫂“像一个帐篷,把身边的人都罩在里面,外面的风雨由她来抵挡”。

其实世人大多忽略了的是,杨绛先生本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丝毫不弱于她的夫君。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快乐五十大学一周大师专题|杨绛: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先生是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作死而后已的文人的风骨。

她的作品,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静穆超然般的中和之美。

钱锺书素来眼高于顶,很少有人的文章能入他的眼,但对于妻子的作品,他却每篇必读,甚至感到自愧不如。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压倒妻子,每次杨绛获得了荣誉,他比自己取得成绩还要高兴。她事业得意时,他不嫉妒;她甘做主妇时,他也不轻视。他的深情配得上她做出的牺牲。

多少夫妻,耗尽一生做彼此的差评师,像他们这样能够真正理解对方的价值,懂得相互尊重和体谅,并从来不吝惜赞美彼此,着实是难能可贵。

钱锺书在《围城》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同年,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在自留的样书上,钱锺书为妻子写下这样无匹的情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后来,他们还经历了同样艰难的那段岁月,在被下放至干校的时候,她被罚去种菜,他担任干校通信员,他去邮电所取信的时候就会特意走菜园的东边,与她“菜园相会”。这十年,他写出了宏大精深的古籍考证与评论著作——《管锥篇》,所引中外著作上万种,作家四千余人;而她译著了讽刺小说巅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诃德》。生活褪去最初的华彩,逐渐呈现粗粝面目,她不再是当初不识柴米油盐的苏州小姐,他也不再是古月堂前吟诗作赋的翩翩少年。战乱和贫穷可以改变许多东西,但总有些东西永恒不变。

快乐五十大学一周大师专题|杨绛: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静水流深,生生不息

只是,时光静静流逝,再美好的故事也还是总有那谢幕的一天。多年后,杨绛先生在《我们仨》里写道:“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从此,她深居简出,很少接待来客,开始悉心整理钱钟书的手稿。在96岁高龄之时,推出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

而今,一百多年的岁月风尘,从未曾掩藏了她的风华。在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她的安宁及淡泊让人们看到“活着,原可以这么好”。她呢?早就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快乐五十大学一周大师专题|杨绛: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快乐五十记: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一百岁感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