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师是这样教学生刻印的!

真正的大师是这样教学生刻印的!

真正的大师是这样教学生刻印的!

吴昌硕及诸耆宿雅集。

中排左四为吴昌硕,

前排左二为王个簃。

王个簃(Wang Ge yi)(1897-1988),名贤,字启之,江苏省海门市人。16岁到南通求学,笃好诗文、金石、书画。27岁由诸宗元介绍,去上海为吴昌硕西席,兼从吴学书画篆刻,为入室弟子。

诸宗元对王个簃的篆刻很欣赏,所以特地把他的四厚本印稿,带到上海去,请吴昌硕先生审阅。不久,这四本印稿由昌硕先生亲笔加上评语后,托人带了回来。评语中颇多赞扬之语,如:“绝妙”、“古穆”、“得汉人意”、“见作者之苦心”等,也有提出意见的,如:“欠古”、“少味”、“某字宜收小”等。这些简明扼要的评语,对他来说无异是得到了昌硕先生的耳提面命,告诉他哪几万刻得好,哪几方还有问题,问题在什么地方,受益真是太大了。

真正的大师是这样教学生刻印的!

吴昌硕评语:古雅

真正的大师是这样教学生刻印的!

吴昌硕评语:浑朴

真正的大师是这样教学生刻印的!

吴昌硕评语:欠古

真正的大师是这样教学生刻印的!

吴昌硕评语:

朱文欠自然,多写篆字便能佳

真正的大师是这样教学生刻印的!

吴昌硕评语:古意可掬

真正的大师是这样教学生刻印的!

吴昌硕评语:无流动活泼之趣

真正的大师是这样教学生刻印的!

吴昌硕评语:绝佳

王个簃先生的篆刻,出于吴昌硕先生亲授,但吴昌硕从来不主张自己的弟子亦步亦趋地死学老师的面目。他总是鼓励学生要走出自己的路子来,要“贵能深造求其通”。在写给王个簃“食金石力,养草木心”一联的跋语中说:“个簃大弟子刻印极精,下笔毫无习气,予恐其嗜好太多,而于金石未能独往,书此勉之。”这里说的“独往”也就是指“走自己的路子,有新的创造”的意思。王个簃在晚年所写的《随想录》中说:“我以为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才是自己的。印象才会深刻,运用才会自如,步前人的足迹,不会有新的创造。”这里说的“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不)步别人的足迹”,实际上就是昌硕先生跋语中所说的“独往”。

他在《随想录》中还说:“我从事篆刻六十年来,坚持书写《石鼓》,参以《琅琅岈石刻》和古籀文笔意,并其他金石文字,旁及行、隶,天敢或辍,以求得用笔熟中生、拙中奇,凝炼浑朴,气势厚重。我以为刻印要从汉印人手,在方寸之间,铺陈排列,章法经营,从容自然。奏刀要注意气势,能入能出,平正中求险境,波磔中求自然。不以怪诞霸气取性,不以娇妍媚俗,这是我毕生所追求的目标。”

这是他六十年来孜孜于此而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是值得后来学印者细细体味的。但空阔是需要以“紧密”来反衬的,有了“密”,才会显出“空”来。他有诗总结刻印经验云:

铸凿模拟贵劲挺,巧拙参差在屈伸。

所谓钝刀非着意,妙在藏锋传其神。

经营位置考繁简,钻研骨法权重轻。

无法驰骋生有法,刻意推敲日日新。

真正的大师是这样教学生刻印的!

吴昌硕与王个簃在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前留影

往期热点头条:

真正的大师是这样教学生刻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