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力气最大的人他们的力气大到了什么程度?

用户53248394178

历史上力气最大的人到什么程度?

我们可以这么说,历史上谁把牛吹得最大,谁就是力气最大的人,反正当时也没有什么监控,所以这人们就随便乱吹,这力气大到什么程度,咱们就把牛吹到什么程度。

这个霍元甲和叶问,都打败过外国的大力士,据说这个大力士体重得有300多斤,都被他们举过头顶扔到台下,如果把它们折成公斤,也就是150Kg。


那么今天奥运会上那个举重冠军,他的记录是多少钱呢?

我查了一下,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土耳其选手,穆特鲁的纪录是167公斤,折合334斤,看来替霍元甲吹牛的人吹小了点儿,没能打破世界纪录。

还是这个岳飞的儿子岳云在战场上使用的大铁锤,是60多公斤,而且在冲锋陷阵时,一抡就是一整天,这个让当今的世界冠军甘拜下风,因为现在这个举重冠军,他玩先了杠铃以后就气喘吁吁,让他拿着120公斤的大铁锤,莫说抡一天就是抡上一个时辰,恐怕要累倒在地。

那么还有把牛吹得更大的,那就是唐朝初期的李元霸,一只铁锤就是一百公斤,而且打败了天下所有的武林高手。


还有牛吹得更大的吗?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还真比不上楚霸王项羽。

据说秦朝末年那个楚霸王项羽,能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揪下马。

至于那个孙悟空,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

这是个啥意思?力气大得出奇,反正也是过去式了,没人考究也无法考究。

这个牛古人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吧。


赵志军001

看了一圈答案,历史上力气最大的,居然缺少了2位重要级人物。

一个叫叔梁纥,一个叫孔仲尼。

叔梁纥,是孔仲尼他亲爹。

而孔仲尼,就是著名的孔子。

为什么叔梁纥的儿子姓了孔?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放最后说。

先说力气大的问题。

一、叔梁纥力举千斤闸。

叔梁纥生于公元前622年,他是周王朝诸侯国,宋国君主的后代,人品出众,博学多才,能文能武,曾任鲁国的陬邑大夫,与鲁国名将狄虒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鲁国三虎将”。

当时,诸侯国为了争抢势力范围,打得不可开交。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为了和吴国建立统一战线,合力对付楚国,决定拿下晋吴两国交界的偪阳国。

公元前562年,晋公以霸主的身份,召集鲁、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齐,和吴国一起组成13国联军, 以偪阳国倾向楚国为由,出兵讨伐。

没想到偪阳国国君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面对城外辚辚战车、遮日旌旗,他从容不迫,沉着应战。“联合国军”连续进攻数日,均未奏效。

鲁国军队负责攻打北门,叔梁纥等将领磨拳擦掌、跃跃欲试,急不可耐。偪阳国大将见到鲁军着急,向国君献计说:“我们打开城门,假装出城应战,鲁军必然向城内进攻,待敌人攻进一半时,我们放下城门,截杀敌军。鲁军一败,曹、邾等小国一定害怕,就能大大挫伤晋国的锐气。”偪阳国国君认为有理,于是采用了这条“诱敌深入,关门打狗”之计。


鲁军不知是计,奋勇冲锋,有两名将领一马当先,率先攻进城内,叔梁纥紧随其后。当鲁军进入一半时,只听“哗啦”一声巨响,悬着的城门冲着叔梁纥的头顶放了下来。

叔梁纥见状,叫声“不好!”把长戈扔于地下,一个箭步冲上去,双手承受千斤压力,将城门举了起来,大喝道:“快撤!”这时,后军见情形不好,急忙鸣金收兵。鲁军听见收兵号令,立即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向城外撤退。

叔梁纥等到鲁军退尽,对偪阳城追兵大声喝道:“鲁国上将叔梁纥在此,有要出城的,趁我不曾放手,快些出去!”听到这炸雷般的喊声,偪阳国军士纷纷后退,无人敢应。叔梁纥回至大营,向同行的两位将领说:“两位将军的性命,悬在我的两腕之上啊!”

叔梁纥力举千斤城门的这一年,已经60岁,在古代,已经是老掉牙的年龄。

顺便介绍一下,偪阳国,在今天山东的台儿庄附近。

二、孔仲尼勇超孟贲。

叔梁纥在66岁那年,生下了孔子。

据《史记》记载,“丘生而叔梁纥死”。孔子基本没见过他父亲,但是父亲的勇猛基因,显然传承了孔子。

关于孔子的武功,《史记》有明确记载。就在夹谷会盟的时候,孔子提剑杀死了企图对鲁国国君动手的人。而且,孔子本人身材孔武,精通“六艺”。当时的“六艺”,包括骑马、射箭这样的军事技术。

春秋时代,各国混战,孔子率弟子团队周游列国,一路上车匪路霸无数,如果没有点武功,怎能能够成行?又怎么能活到最后?

《论语.子罕》记载了一则事例,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孔子)闻之,与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射乎?执御乎?吾执御矣。”

《吕氏春秋》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而《淮南子》书中曾描写孔子,说他勇猛超过著名勇士孟贲,跑起来能追兔子,单手用力可以推开城门。

这些记载都说明,孔子也是武林高手,而不是个光会掉书袋子的一介书生。

三、补充说明,叔梁纥和孔仲尼为什么不是一个姓?

准确地说,孔并不是孔子的姓,而是他的氏。

古人的姓与氏是分开的,男子不称姓,称氏。孔子的孔,最初是氏,后来才变成了姓。

《孔子家语·本姓解》记载:孔子先祖本是宋国公室成员,传到孔父嘉时, 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 。《阙里文献考》卷一也说:孔子先祖从弗父何到孔父嘉, 五世亲尽,当别为公族,乃以字为孔氏 。

意思是说,孔子先祖弗父何让国后,其子孙仍属于宋国公室成员,传了五世,到了孔父嘉的时候,按照宗法制的规定,五世亲尽,不能再继续列入公室,而是应该别立一族。

于是就取孔父嘉的字作为族的名号。孔氏的孔,是从孔父嘉那儿来的,孔是孔父嘉的字。

孔氏虽然从孔父嘉开始别立一族,但那时男子的名号,称氏,称名,称字,似乎并无一定之规,所以,孔父嘉以后,孔子的先祖如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纥,都不称氏,其名号中都没有孔字。

孔氏一系,名号中称氏的,是从孔子开始,其后就一直固定了下来,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曾孙叫孔白,玄孙叫孔求,第73世孙叫孔庆东,等等。

由于孔子是圣人,也由于孔氏是从孔子开始固定下来,所以战国中后期开始,孔子的直系子孙皆奉孔子为始祖。

反而孔子他爹叔梁纥,竟不如儿子的名气响亮了。



毕大费

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武将,他们不但身手了得,志勇双全,而且力气相对于常人来说也是大的惊人,他们是天生的大力水手,无不是以一当百,当然不用吃菠菜也能爆发出他们惊人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大力士吧,看看他们的风采。

第七 岳飞

岳飞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时人奇之”。宋朝一斤是五百九十七克,当时三百斤,等于今天三百五十斤,岳飞能拉开三百宋斤的强弓,说明他双臂一晃,至少有三百五十斤力气,而这时候,他还“未冠”,也就是说,还不满十八岁。但是据《宋史》记载,岳飞的大儿子岳云力气挺大,每逢出战,手持两只大铁锤,每只重达八十斤,舞动开来,呼呼生风,只见黑气,不见人影,这份力气想必是从岳飞那儿继承来的。

第六 南宫长万

周庄王十三年春天,齐国宋国联合攻鲁国,宋国大将南宫长万在作战中被俘虏,鲁庄公爱惜南宫长万力大无穷,将其放回宋国。 力气大的人,脾气往往也大,长万生气的说:你这个昏君,知道不知道囚犯也能杀人啊?恼羞成怒的长万没费吹灰之力,就把抢过他的戟的宋闵公用赌桌给砸死了。其他人全都吓跑了。长万一个人没事似的走出门去,正好碰上大将叫“仇牧”,一拳头把仇牧徒手打死了。长万力气大,甚至在被灌醉后抓到,用犀革裹着,外面用牛筋绑着从陈国押解回宋国的过程中,“犀革俱被挣破,手足皆露于外”,押解的人员怕他再跑了,把骨头都打断了,才给押回来。

第五 李广

李广的骑马和射箭是古今出名的。有一次他夜间巡逻,发现路边草丛里有东西在走动。他以为是一只大老虎躲在草丛里,于是朝那里射了一箭。第二天李广拨开草丛,才知道昨晚自己看见的并不是什么老虎,而是风吹草动而已。而他昨晚射出的那支箭,却深深地插进一块大石头里,拔也拔不出来,可见李广的臂力是多么的惊人。

第四 鲁智深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么得有多大的力气才能将百年的老树连根拔起呢?树径为25厘米,那么树根带土球的体积至少不低于的立方,即1立方米。再算上摩擦系数,那么鲁智深连根拔起百年大树,大概需要3吨的力气,奥运举重冠军举起的最高重量是264公斤,是由俄罗斯猛男罗切洛夫创造的。那么以鲁智深的力气相当于奥运冠军力气的十一倍。这种大力士生所罕见啊。

第三 典韦

典韦是曹操的爱将。据说众军士夹持不定的大旗,典韦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曹操谓之:“此古之恶来也!”夏侯敦荐典韦给曹操时说:“…………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所谓“手杀”,古时指赤手空拳,既典韦赤手空拳杀死数十人。空手打死数十人的比手持武器要强悍的多!典韦更会飞戟杀人,战吕布时,保护曹操,取短戟十只在手,敌离身只有五步时,转身飞戟杀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后挺一双大铁戟冲杀进去,郝,曹,侯,宋四将不能抵挡,各自逃去。典韦这样的大力士不但力气大,技术也很好。

第二秦王嬴荡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了两个非常有名的大力气的王,一个是西楚霸王项羽,一个是秦武王嬴荡,其中,西楚霸王项羽的名气要更大一些,“力能扛鼎”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项羽力气大的,项羽也是中国的战神,但是秦武王嬴荡也不是吃干饭的,他在东都洛阳举起夏禹九鼎中的雍鼎,可见力气也是非常的大

秦王嬴荡,秦武王,秦惠文王之子,之所以叫“荡”这个名字,就是秦惠文王希望他的儿子荡平中原,一统天下,史载,秦武王天生神力,非常的尚武,其他朝代选拔人才大多是科举考试或者举孝廉,但是秦武王不这样,他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谁的力气大,谁就能做高官,因此在秦武王一朝,秦国的大臣都是大力士。

武王来到了洛阳,在参观了夏禹九鼎之后,便想表现下他的神力,跟孟说比力气,看谁能把雍鼎举起来,结果孟说刚能把雍鼎举起,却不能移动,秦武王也把雍鼎举起,还走了几步,没想到意外发生了,由于手滑,雍鼎砸在了秦武王的脚上,当场就把秦武王的胫骨给砸断了,血流不止,当晚便死去了,享年23岁,可惜了。要不是手滑说不定还真能举起来,纯属意外。

第一 项羽

当年秦国兵临城下的时候,赵国后裔起义军被秦军在巨鹿一带围的是水泄不通。当时项羽主张出兵救赵,但各国诸侯都害怕秦国韩章的20万机动野战军而不肯出兵。但是那时的项羽在起义军中只是一个副将,所说的话根本没有人会在意。就在赵国起义军迫在眉睫的时候,诸侯们召集将军们开紧急会议,但谈论来谈论去 他们还是不肯出兵。

主张出兵的项羽一气之下走到大堂中央,来到一口青铜鼎面前用愤怒的眼光横扫了众诸侯一眼,突然猛然蹲下,顺势就将那口青铜鼎举国头顶!众诸侯在一瞬间看到如此场景,吓得两腿发软,生怕项羽情绪机动 拔出剑来像取吴地郡守的人头一样将他们的人头也拿下来。当项羽放下巨鼎再问众诸侯出兵之事的时候,众诸侯已是纷纷点头不敢说个“不”字。 救赵的义军就这样出发前往巨鹿了。这样才有了后面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胜利。

这些大力士真是力大无穷啊 ,不知道现代的那些大力士如果和古代的比试一下胜负如何?或者如果古代的大力士来参加现代的举重比赛,能不能得金牌呢?这是个问题。


南墙蹲在墙角下

在很多古籍史料中,记载有诸多大力士的事迹。代代相传之后,有的成为野史、演义、小说中神话般存在的人物,有的则渐渐被人遗忘。现在就让我们依据时间顺序,来看看历史上记载的大力士都有谁:

1、恶来:商朝人,商朝纣王的主要将领。他“力角犀兕,勇搏熊虎”,是“勇力之人”,可以同野牛、猛虎、黑熊相斗,是勇敢的大力士。一些史书上还说,恶来可“手裂兕虎”,“裂”有撕裂之意,“兕”指雌犀牛。也就是说晚生几千年,他也可以“手撕鬼子”。

武王伐纣时,恶来为效忠纣王战死。儒家向来崇周,纣王又是暴君代表,因此史料对恶来等将领的记述都不详细。但是,直到三国时期,恶来仍具有较高知名度——《三国演义》中曹操曾称赞典韦:“真吾之恶来”。

2、孟贲:战国时齐人,秦武王的勇士。孟贲又名孟说,以力气大闻名。曾在野外看见两牛相斗,孟贲冲上去,用手把它们分开。一头牛低头趴下臣服,另一头还不断冲撞相斗。孟贲大怒,两手按着牛头,“以右手拔其角,角出牛死”。

孟贲结局与秦武王之死有关。《史记》记载:“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秦武王打下魏国宜阳,进入洛阳周王室太庙见到九鼎,想举起代表秦国的雍州鼎。和孟贲举鼎,失力压断右腿胫骨而亡,孟贲被灭族。

3、秦武王:秦国第33代君。他“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因为他力气大,就把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留在身边当了官。这里提到的任鄙、乌获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力士。

秦武王之死直接原因是“举鼎,绝膑”,而举鼎之前发生了什么?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孟贲首先举鼎成功,秦武王不甘示弱也要举。二是,秦武王与孟贲比赛举鼎,首先举鼎而亡。无论哪种说法,秦武王都是历史上唯一举过九鼎的帝王。

4、项羽:秦朝下相人(今江苏宿迁)。《史记》记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项羽身高185厘米,力大无穷,能把鼎举过头顶。这里“扛鼎”的“扛”,是双手举起之意。因为能举鼎,人们都很畏惧他,连他老家的人也不例外。

自古以来,人们常说“王不过项”,这是对西楚霸王最大的肯定。在兵败垓下后,项羽率800人突围,一路杀到乌江,《史记》中记述项羽死前,仅自己就杀掉数百名追击的汉军。如此高的战斗值里,肯定少不了一把神力。

5、许褚:汉末谯郡谯人(今安徽亳州)。据载,许褚曾与宗族之人抵抗万余名强盗,因为箭、石都用光,缺少粮食,他假装讲和,用牛和敌人交换食物。强盗来取牛,牛立刻跑了。许褚便冲出阵前,一手倒拽牛尾,步行100多步,强盗大惊,不敢取牛就跑了。

曹操得到许褚后说:“此吾樊哙也。”讨伐韩遂、马超时,曹操同二人对话,没带任何侍卫,只带了许褚。马超仗着力气大,想冲过来捉曹操,但怀疑跟来的是许褚。便问:“公有位虎侯在哪里?”曹操示意许褚,许褚瞪着马超,马超就没敢动手。

6、李元霸:传为唐高祖李渊第四子。《说唐》、《兴唐传》称他是“天下第一条好汉”,其“骨瘦如柴,力大无穷”,武器是两柄铁锤,重800斤,坐骑“万里云”。曾单马双锤面对185万大军,杀得对方还有65万人,自己杀掉120万人……

李元霸与宇文成都曾比赛举金狮子,宇文成都“一手托腰,一手抵住狮子脚举起来”,走到殿上来,又举回了原处。李元霸则左手、右手各提一个,举到到殿上,放下举起反复十多遍,又举出回了原处。

7、高宠: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第一猛将”,被称为“南宋第一枪”,武力值在岳飞、杨再兴之上。《说岳全传》记述,他是北宋开平王高怀德的后人,先祖是“五代十国第一名枪”高思继。

金军对抗岳家军时,曾使用1000斤重的铁滑车,从山上往下冲。高宠在山下枪挑滑车,连挑11辆,力气之大难以想象。最终,高宠的坐骑无法受力,吐血倒地,一代神力枪王身死。

需要说明的是,隋唐时期、两宋时期的野史、演义、小说中存在有很多大气士,他们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比如李元霸、高宠等。他们是那个时期英雄好汉群体的代表,是很多忠勇报国的将士形象杂糅而成的,并非完全虚构。

除上述7人之外,据记载明朝的常遇春、李文忠也有神力,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明朝之后正史中则较少有大气士的记载,只是部分民间野话有零星相关传说。也许,这与冷兵器时代里,社会更加崇尚个人能力有关吧。


指动济南

一、赢荡(我特喜欢这个名字)ヽ(•̀ω•́ )ゝ

此君乃秦武王是也——未必是史上最大力气的人,但应该是力气最大的君王。《史记·秦本纪》: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

史书中为数不多的举鼎的人,而他又敢面对天下招纳力士,可想而知他的力气不会小。现存最大、最重铜鼎为司母戊鼎,重达875KG!秦始皇陵出土最重铜鼎为212KG,照这个区间,无论如何都秒杀今天的世界记录。

二、专诸

回答中也有人提到了孟贲,那当然不能不提专诸。《吴越春秋》载

“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

此处的“万人之气”并不是只指气势,也包括力气,综合战国各刺杀大案,孔武有力是第一要素,因此经验丰富和一心报仇的伍子胥当不会只看中一个“气场”。成书于明末的《东周列国志》并不是正史,但是其公正客观却是得到史家的一致公认。在专诸刺王僚一章中,作者虚构了史书中没有的吴王潦穿了三重盔甲赴宴的情节。

对照《左传》中的“铍交于胸”可以得知,整根鱼肠剑估计都插进了吴王僚的胸口,要不然他也不会当场毙命。从鱼肚子中抽出来,再以电光火石的,速度将整个匕首刺入对方胸口,绝对是好力道!

三、同样,提了典韦不能不提许诸

《三国志》载: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腰大十围”——这说明他非常高大威猛,不可能是胖子!那么,也就是说光体重就够吓人了!又:

“时汝南葛陂贼万馀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杅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褚乃出陈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馀步。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

抛巨石,扯奔牛——100多步能把比铜鼎还重的牛给拉住,这说明许诸的力气绝对不亚于项羽,也不亚于秦武王和今天的,世界记录保持者。无怪乎有“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之称!

第四、枪王——王彦章


《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

" 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佗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 。"

“佗人莫能举”——专职搬运工都举不起来,可想而知有多重。又《资治通鉴》载:

“王彦章骁勇绝伦,每战用二铁枪,皆重百斤,一置鞍中,一在手,所向无前,时人谓之“王铁枪”。

一条枪就100多斤,两条就200多斤!难怪元杨维桢 《王铁枪》诗曰:" 王铁枪 , 梁武夫,马上双运一百廿斤殳。"

再补充一个比较冷门的

四、元善见,东魏孝静帝


《魏书》说他:“善见素有文武才,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这句话肯定有夸张成分,而且现在也无法得知东魏时的石狮子有多重,但是去年河北邯郸有一农民犁田时挖出东魏的石狮子,如图:

手头上没有资料,但看起来很萌,而且目测重量与体型都不会大到哪去——没错,专家推断是佛前护狮(白玉石质),也就是说它不是皇宫的石狮子,那么说来,元善见”挟“的石狮子应该还是传统的宫殿石狮,南北朝的礼仪大多数还是按汉制的。山东济宁有一出自东汉桓帝建和年间的石狮,高1.23米,长1.60米,前宽48厘米。






基本上推断重量至少在1-2吨之间。史书说元善见能挟石狮子“逾墙”显然是不可信的,但是应该抱起石狮子做了跳跃动作,如此说来,此种力度,绝对是顶级力士,恐怕没人能比他更牛逼了!😱


無風即風

我来说个真人真事,别喷!

清末时,我的高祖(祖祖的爷爷,重庆人应该是称高祖还是远祖,我也分不i清了)字号张联芳,人称张三老爷,清末武举,是个文武全才,四川省重庆府涪陵人,涪陵袍哥大爷,

也是四川保路运动发起人之一。其武术派系是峨眉涪陵点易支系。他的武功也着实厉害,使用的大关刀就有八十多斤,他去逝后关刀就存放在张家祠堂里,我们老一辈的人都见过,可惜的是1958年大炼钢铁的时候收缴炼铁了。据说,他能把一块石头扔出500多米远。这个事还有地点验证,就是现在涪陵北山新城附近不远处一个叫张家坪的地方,当时是他的跑马场。他站在张家坪的山峁上,常常把石块扔进山下面500米远的中湾水库中,以练习他的臂力。至今,只有他这些少许的传闻轶事了。

再有,民国初时,我高祖的孙子,我曾祖父的堂兄弟,名叫张少魁,算是我高祖的传承人,也孔武有力。据我二伯讲,他年少时亲见。张少魁一个人可以把八人抬的石榄櫈抱起打转,这种石榄櫈少说也有一千多斤。有一次,张少魁的姑妈也就是我曾祖父的姑妈(重庆人也称孃孃)去逝了,张少魁去涪陵李渡亲戚家报信,路上遇到两个强盗抢劫,他对强盗说,只要他两人承受得住他的两个手指头,身上的钱就全归他们。强盗不信,张少魁就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夹着两人的脚趾倒提过来,吓得两个强盗立马求挠。

还有一个故事,还是涪陵北山坪的故事,据我们老家的一个老中医喻生祥讲的,这个老中医现在还在,有九十岁左右,我年少时是他家诊所里常客,那时想拜他为师学医。那是他年轻时所见:空壳树(地名,涪陵江北松坪村的一个大院)有个叫冉为成的(冉家后人还在),他练武时两手各托着一个大石鼓,石鼓大约有一百五十斤重,上下抛着玩绕着院子急走。

这三个故事你们若不信,可以可去佐证。这是真的,不上书。事实证明高手在民间。


文创传播与探索

以往说到这类力量强人,说得最多的,常是历代帝王将相类的名流们。但事实上,高手同样也在民间。

这次要说的,就是唐朝历史上,几位百分百出身于民间,却在古人笔下,拥有恐怖力量表现的高手。

一:汪节

唐朝风气尚武,民间高手也极多。绩溪县太徽村村民汪节,只是个普通的“长安漂”。

可就是这么一位来长安谋生的小人物,在《歙州图经》的记载里,却叫大唐帝都都吃了一吓:他在长安城东渭桥边摆开阵仗,要跟人赌赛搬石狮,却被一群长安市民嘲笑。结果暴怒的汪节竟直接搬起东渭桥上的石狮子,一下子扔到了一丈开外,现场砸的稀里哗啦。

这下就闹大了,东渭桥砸成狼藉不说,桥上的石狮子更躺在一边。围观群众们找了十几个壮汉,吃奶的力气都用上,硬是没抬回来。只好恭恭敬敬又请汪节出马。只见这汪节搬起石狮子,一气呵成放回原位。爆表的神力,从此红遍长安。

这以后的汪大力士,一度就成了长安红人,甚至还在唐德宗面前表演过,更有一个比搬石狮子还火热的拿手节目:自己背上一个大石碾子,石碾子上还摆上两丈高的方木胡床,找个西域乐师在上面悠然演奏,他一身神力硬撑到底。甚至一场演奏完毕,汪节竟是脸不红气不喘。就以这优雅的艺术模式,展现逆天神力。

二:王生

虽然大唐的长安城非常繁华,但拥有强大力量的奇人,可不止在长安露脸。

宋朝人孙光宪的《北梦琐言》里,就记载了一位四川绵竹县的大力士——王生。搬石狮子甚至扛胡床奏乐算啥?这位仁兄喜欢直接在腰上拴好粗绳子,绳子那边连着一艘大船,大船上还有十二个人在鼓乐齐鸣。然后音乐声中,王生拖着大船健步如飞,大船上歌舞演出无比热闹。直到舞蹈跳完,王生依然“略无倦容”。如此运动能力,参加今天的世界大力士比赛,夺冠呼声必然很高。

三:博通

如果说上面两位,都是铁桥硬马的硬功夫,那么同样生活在唐朝的博通,却是善用巧劲的力量强人。

以《御史台记》的记载,这位博通虽是个长安城的平民百姓,却也早以力量闻名。而且不单能搬还能打,一直是长安城知名的相扑高手。由于树大招风,还经常被人上门挑战,一次和三个人比力气。这位博通躺在床上,脑袋枕着枕头,叫三个挑战者一起拉他。然后就听一声巨响,三人用足力气一拉,连博通的床脚都给拉断,但躺在床上的博通,却是纹丝不动。

如此神力,博通本人也特别爱秀,尤其是饮宴的时候,他喜欢两只手各扛着一张床,床上摆满菜肴美酒,宴席上得意洋洋来回走动,上面不但菜不洒,就连酒水都掉不出来一滴。每次都看呆一群来宾们。

看到这些奇人,也实在令人感叹,大唐王朝的尚武精神,恢弘的盛唐气象,着实名不虚传!


我们爱历史

历史上谁的力气最大还真不好讲,不过在评书小说中,最经常提到的一句顺口溜就是“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

“力不过霸”说的就是西府赵王李元霸。

李元霸是隋唐年间的天下第一条好汉,被称为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烟云罩”,日行一万,夜走八千。

于晋阳宫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比力比武,力举金狮上殿,连宇文成都都略逊一筹,隋炀帝御封为“西府赵王”、“猛勇大将军”。

四明山一战,一人击败十八路反王230万大军。扬州“反王夺魁大会”时,于天昌关杀死天下第六好汉伍天锡。紫金山一战,杀死宇文成都,匹马双锤面对185万军队,两柄铁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将185万军队杀得只剩65万。逼得李密献上玉玺,各路反王递上降表。

敢举锤骂天可不是谁都做得出来的,老天是公平的,给了李元霸无敌天下的力气,却剥夺了他的智商,最后被雷给劈死了。

对于李元霸的力气,有句俗语叫做“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是说如果天地有抓手的地方,他可以把天举起来,把地提起来。


武威王

历史上力气最大的不知道,但我身边有一个力气大的人,是我同学的姐夫,身材不是多么高大,大约一米七五左右吧,身材是挺正常的那种,有一次打赌,他用一颗一百多斤的泵轴挑起二十四的校地磅砝码,围篮球场走了半圈,大约有一千多斤,我们平时有玩枪的习惯,那是八十年代的事,都是自己做的火枪,他的枪特别重,我们的枪他一只手就能射击,并且特别准,号称每枪必中。这就是我迄今为止遇到的力气最大的人。


飞翔42762711

孔子应该是能排的上名的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给大家的印象是不是老夫子的形象,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孔子其实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武双全之士。孔子提剑杀死了企图对鲁国国君动手的人,另外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曾率军平定叛乱,他对军事是熟知的。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大概近两米的身高,孔子不仅身材魁梧,力气也大得惊人。《列子》记载说:“孔子劲,能招(扛举)国门之关。”意思是说,孔子力气很大,一人就能把闩城门的木杠举起来,去过一些古城景点的人应该有所了解,古代的城门是什么概念。另外《吕氏春秋》上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而《淮南子》一书曾描写孔子,说他勇猛超过著名勇士孟贲,跑起来能追兔子,单手用力可以推开城门。

《史记》说,“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泊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的祖父叫孔父嘉,他的父亲名叫叔梁纥,做过鲁国的武官,是位著名的武士,曾打过仗,并以军功升为陬邑宰大夫。周代凡贵族子弟,都要受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作为陬邑宰大夫之子,孔子在青少年时代,无论是通过乡校还是自学,习得六艺是毫无疑问的。另外据史书记载孔子非常擅长射箭和驾驶战车,这也是孔子武力方面的标志。

孔子作为中华文明最伟大人物之一,被宣传的大多是其开创的儒家思想,给人高高在上的圣人形象。但是孔子是有血有肉的人,是男人中的典范,文武双全,但是爱好和平,主张靠仁义治理天下。更想以才学闻名天下,而不是靠匹夫之勇。

关注豫见五羊,带你看有意思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