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论语的现代智慧》之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曾仕强教授儒道易行

曾仕强《论语的现代智慧》之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子曰:“不知命①,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②,无以知人也。”

主旨

孔子说明知命、知礼、知言的重要性。

注释

①“知命”即知道自己的命运和使命。②“知言”即辨识对方所说的话是否正确。

今译

孔子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和使命,便不能成为一个君子;不知礼,便无法立足社会;不知辨识别人语言的是非,便无法辨别人的好坏。”

引述

“命”包括命运和使命,知命便是知道自己的命运,并且抉择自己所要达成的使命。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途径,我们知命,表现在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发扬仁、义、礼、智的精神。不论活得多久,都要尽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接受生死有命的安排,用心求得好死!在接受命运的同时,抉择自己此生所要完成的使命,竭尽所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完成到什么程度,但求死而无憾,毫无愧怍。

《季氏篇》记载:“不学礼,无以立。”和这里所说:“不知礼,无以立也。”是同样的意思,目的都在以礼自律,发挥人类的真正自由,把仁德表现出来。

人和人相处,贵在彼此互相了解,所以知人和知己同样重要。言为心声,一个人所说的话,足以代表他心中的思虑。通过一个人的言语,来了解他的观念和行为,应该是可靠的方式。不了解一个人所说的话,实际上很难了解这一个人。

自我要求

(一)命运不完全控制在我们的手中,就算依正道而行,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我们不主张以胜败论英雄,便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经常带来不可预测的变量。然而使命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述天篇》所说“从吾所好”,就是按照自己的抉择,来决定自己此生所想完成的使命。至于最后的结果能不能达成,那就尽人事以听天命,都乐于承受。

(二)既然安于天命的局限性,则无可奈何的命运显得并不重要。所要注重的是知礼、学礼,要求自己不断进德修业,以求合理地安身立命,而不忧不惧。

(三)《卫灵公篇》记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道是所有人都应该恪尽的本分,却时常由于道不同而不相为谋。于是结合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切磋,共同努力,以求学而优则仕,同时仕而优则学(《子张篇》)。这样,知人便成为必修的课题,透过知言来知人,也是人生的重点。

建议

学习仔仔细细听懂人家的话,并且设法让人家能够从容不迫地吐露心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