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美團:打折的青春,回不去的過往

關於剩女,定義有很多。最通俗的一種,是指過了社會所認為的適婚年齡,但仍然未結婚的女性,廣義上指27歲以上的單身女子。段子手說過,剩女往往對自己估值過高,而外部對其估值過低。雖然是玩笑話,也不無道理。融資進入G輪的美團,一直也沒有上市。如果上市敲鐘是舉行婚禮,也可以把美團理解為一位大齡剩女。

打折的股份

最近有消息,阿里巴巴作為美團B輪和C輪的投資者,正在打折出售手中的股份。8月22日,億舟資產推出的“獨角獸股權投資基金3號-新美大”稱:“本基金受讓阿里巴巴老股份額的估值價格為124.5億美元,為本輪融資估值150億美元的8.3折,安全邊際高於市場同期同類型產品!”

此前,恆天融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募集的“恆天融澤新美大股權投資基金一期”,也在對外出售美團點評股份,稱“估值較合併前有所折讓”。而今年1月,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以後進行的F輪融資,估值已經高達180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團點評的整體估值,大幅打折了。

有人說,阿里打折出售股份,是為了從輿論上打擊美團點評,營造一種估值下降的聲勢。其實這是一種外行話,沒有一家公司,僅僅因為輿論風向就倒掉了。在商言商,以如此巨大的代價(阿里手中持有的可是較位早期的投資),佔有輿論上風,未免太小看阿里了。

早在1月28日,《華爾街日報》就報道說:阿里巴巴已經達成一項規模9億美元的交易,將出售其在美團點評的多數股份。而在2月初舉行的阿里2016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執行副董事長蔡崇信明確表示,退出美團只是時間問題:“(在O2O領域)公司會押哪隻馬,毫無疑問肯定是口碑。公司對美團的財務投資非常成功,但是我們認為增加對口碑的資源投入會有更好的效果,退出美團只是時間問題。”

這次財報中,阿里還首次公佈了O2O平臺“口碑”的業績:“口碑”在該財季中交易金額為158億元人民幣,日訂單超過500萬單。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說,儘管口碑運營只有幾個月,增速已經超過競爭對手,而其中最主要的仍是外賣市場。

其實,去除掉陰謀論,阿里打折出售剩下的小部分美團點評股份,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股份確實不值那麼高的價錢了。事實上,一家公司成為公眾公司之前,公司估值就處在動態變化過程中。即便公司上市,股價漲跌也很正常。

最好的時光

實際上,美團和阿里有過很長的蜜月期。為美團地推團隊的打造,立下汗馬功勞的幹嘉偉(現在美團點評“互聯網+大學”的校長),之前是阿里的副總裁。他是阿里投資美團時的盡職調查人,加入美團,也得到了阿里高層同意。阿里對美團第一次投資是在2011年,阿里領投,2014年,泛大西洋資本領投C輪,阿里又有跟投。

事情的轉折,發生在2015年初。美團已經贏得所謂“千團大戰”,O2O也成為最火爆的概念,“流量入口”“高頻消費”“閉環”,這些概念讓人沉醉。美團創業團隊的心態,發生了微妙變化。他們認為,跟阿里走得太近,很難保持獨立發展。過去一些案例,給人的印象確實如此,高德地圖、UC瀏覽器、優酷土豆,創始人都逐漸失去話語權。但也有不少案例,如陌陌、微鯨科技、魅族,阿里安心扮演著戰略或財務投資人角色。

美團選擇騰訊,一方面是合併大眾點評,能使規模迅速增加,一方面也是因為騰訊不要求控制權。但付出與回報對等,不可能所有便宜佔盡,多大的控制力度,就有多大的支持力度。7月,引入華潤G輪融資以後,按照美團點評的燒錢速度,很快又得進行下一輪融資了。但這時候,有實力站出來的金主,已經少之又少。說實話,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在一起,差不多把市面上的主流投資機構都融了個遍。

其實,騰訊也知道,王興沒有倒向阿里,也不會徹底倒向騰訊。他希望成就的,還是屬於自己的美團。正如搜狗和京東,儘管騰訊都有入股,但論掌控力,騰訊的話語權還是不夠。當美團點評的資金缺口像一個無底洞,也就不要祈求騰訊源源不斷地輸送彈藥了。

時過境遷,再回頭看,王興當初可能有更好的選擇。他有做千億美元公司的夢想,一心要讓美團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第四極。這沒有問題,但極度的自負,可能導致極度的自卑,正如極度的自卑,可能導致極度的自負。王興設計美團股權結構,已經通過不同投票權的設定,確保自己牢牢控制公司。與阿里合作,大可以在框架內慢慢談。如果這樣,餓了麼就不會那麼快與阿里走到一起了。

阿里被逼到角落,自然要反擊。2015年6月,阿里與螞蟻金服宣佈聯合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公司“口碑”,兩家合計注資60億元。阿里原來的餐飲業務“淘點點”,螞蟻金服的線下業務資源及團隊,成為這一平臺的核心力量。今年4月,餓了麼宣佈獲得阿里及螞蟻金服12.5億美元投資,口碑外賣將由餓了麼提供運營支持。

王興偏執的認識,讓最強勁的敵人,與自己昔日的盟友迅速結盟,也讓美團這家公司,陷入曠日持久的戰爭中,至今看不到走出泥沼的跡象。

之前,阿里看重美團,因為O2O是場景消費,而電商說到底只是實物交易。從實物切入O2O難,從O2O切入實物易。可能這是很多人的慣常認識,也包括王興。

因此,美團2013年收購猛買網,開拓電商購物業務。但美團接手運營以後,電商購物業務一直呈下滑趨勢。到今年5月,終於撐不住了,宣佈放棄電商業務。公開回應中,美團稱,未來美團將繼續戰略聚焦O2O生活服務平臺,為消費者帶來全方位的吃喝玩樂體驗。8月1日後,就不再對購物頻道進行推廣,原商品交易團隊,調整至外賣配送事業群孵化新業務。

說好聽一些,這是策略調整,說不好聽一些,就是大敗退。O2O不是萬能的,尤其電商屬於阿里的核心能力範疇,美團根本沒有機會。

恨嫁的美團

3·15以來,美團平臺審核不嚴、黑心外賣充斥平臺的問題,被媒體不斷曝光。人們看到了很多觸目驚心的場景:流著汙物的灶臺,久未清洗的抹布,面目可疑的食材。這樣的外賣食品,人吃了以後,對健康有何影響,不敢想象。美團點評需要更加正向的,可以給人帶來希望的信息,驅散籠罩頭頂的烏雲。

王興最忠實的創業夥伴王慧文說過:“對於美團,我們想做俄羅斯,在別人無法生存的地方也能生存。”但沒有辦法,中國互聯網已經被BAT瓜分完畢,要在這個市場生存,就要接受這一現實。也許有人能夠修成正果,但在過程中,必須處理好與巨頭之間的關係。

美團點評這家公司,迫切希望找到更加堅實的依靠,儘管之前一直以“獨立女性”面目出現,甚至想要顛覆這個男權社會。但歲月流逝,容顏老去,何況本身就不是一家創新驅動的公司,就像餓了麼CEO張旭豪在內部講話中說的:“美團的策略我們看得很清楚,更多的是跟進策略,從各個行業都是跟進,從他以前做校內網啊,這個就是深度的複製。”

美團需要深度思考接下來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