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習《金剛經》是要成佛的,至於福報,有無皆可

編者按:有著“經中之王”之稱的《金剛經》,屬於般若類經典。《金剛經》與種族、年齡、性別、愛好、職業沒有任何關係,尤其與信仰沒有任何關係,它超越了信仰,不是佛教宗教信仰者的專屬。它是哲學經典、修行經典、智慧經典,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學習《金剛經》並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2012年,潘麟先生在淨土宗祖庭終南山香積古寺,講授千古第一經《金剛經》。《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一書即由先生此次授課錄音整理而成。本書內容深入淺出,首次從生命科學角度,引領讀者直探《金剛經》之本義,重新認識東方文化的內涵與本質。2017年1月,此書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

《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正在“生命與國學”頭條號專欄連載中,敬請關注。

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分

我們學習《金剛經》是要成佛的,至於福報,有無皆可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密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段經文重點解釋“福”和“智”。福指世間的福。智分兩種:一種是世間智——經驗智慧;一種是般若智——先驗智慧。世間智在佛法中名“辨聰智”,又名後天智、有我智,這種智變幻無常,難以持久。有的人年輕時很聰明,老了得了痴呆,智就沒有了。後天智又名“非解脫智”,意指世間這些小智並不能讓我們解脫,不能讓我們超越六道,不能讓我們在生死大夢中醒來,只能讓我們活得相對順利一點。還有一種與世間智相對的般若智,又叫出世智、空智、先天智、無我智、無為智、光明智、聖智、解脫智、自在智等等。世間智是人為努力造作出來的,而出世間智是與生俱來的。“福智無比分”中之“智”是指般若智。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密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我們學習《金剛經》是要成佛的,至於福報,有無皆可

《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的作者:潘麟先生

前面《金剛經》都是福、德並提,而這一品釋迦牟尼佛有所側重,進一步指出德大福小(德指出世間智,全稱為功德),提示我們要追求德,不要追求福,用“前福德百分不及一”說明出世間智(般若智)才是我們學習《金剛經》真正要追求的。我們學習《金剛經》是要成佛的,至於福報,有無皆可。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通“邀”)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上》)此與佛陀在此品經文之義趣上,一脈相通。

我們學習《金剛經》是要成佛的,至於福報,有無皆可

潘麟先生《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連載三十一

關聯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