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王写给中国皇帝的两封信,一封恭敬,一封傲慢

明清时期中国逐渐在世界落伍,而英国则开始崛起直至成为号称“日不落帝国”的世界第一强国。这一时期,英国的两位君主分别给明朝和清朝皇帝的写过亲笔信,从中可以见证英国的崛起和中国的没落。

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I)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女王,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她在位时期英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因此她也被称为“荣光女王”、“英明女王”。

英国国王写给中国皇帝的两封信,一封恭敬,一封傲慢

号称“荣光女王”的伊丽莎白一世

1596年(明朝万历二十四年),时年63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使者约翰·纽伯莱带给明朝万历皇帝,原文如下:

天命英格兰诸国之女王伊丽莎白,致最伟大及不可战胜之君王陛下:

呈上此信之吾国忠实臣民约翰·纽伯莱,得吾人之允许而前往贵国各地旅行。彼之能作此难事,在于完全相信陛下之宽宏与仁慈,认为在经历若干危险后,必能获得陛下之宽大接待,何况此行于贵国无任何损害,且有利于贵国人民。彼既于此无任何怀疑,乃更乐于准备此一于吾人有益之旅行。

吾人认为:我西方诸国君王从相互贸易中所获得之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属陛下之人均可获得。此利益在于输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输入吾人所需之物。吾人以为:我等天生为相互需要者,吾人必需互相帮助,吾人希望陛下能同意此点,而我臣民亦不能不作此类之尝试。      

如陛下能促成此事,且给予安全通行之权,并给予吾人在于贵国臣民贸易中所极需之其他特权,则陛下实行至尊贵仁慈国君之能事,而吾人将永不能忘陛下之功业。吾人极愿吾人之请求为陛下之洪恩所允许,而当陛下之仁慈及于吾人及吾邻居时,吾人将力图报答陛下也。愿上天保佑陛下。

耶稣诞生后1583年,我王在位第25年,授于格林威治宫。

伊丽莎白一世在信中表达了英中两国更好开展贸易往来的愿望,而且伊丽莎白一世的语气恳切甚至有些谦卑,认为两国进行贸易对两国都有好处,希望万历皇帝能够同意。

英国国王写给中国皇帝的两封信,一封恭敬,一封傲慢

未收到英国女王信件的万历皇帝

可惜的是,使者在来中国的途中遇到了风暴,信与船都葬身海底,伊丽莎白一世的愿望没有实现,中国也从不知道遥远的西方有一位女王曾有通商贸易的诉求。这封信在海底躺了300多年,直到1978年才从海里打捞上来。

1986年国家主席邀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中国,伊丽莎白二世将那封迟到了390年的信作为赠礼送给中国。

大约二百年后,英国的实力更上一层楼,而中国则进入清朝统治中期,走向了下坡路。

1787年,英王乔治三世给乾隆写了一封私人信件,派出国会议员兼孟加拉国军需司令加茨喀特率领使团递交乾隆皇帝。这封信中,他呼唤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语气也颇为客气。不幸的是,加茨喀特带着信在海上航行,中途感染肺炎死掉了,这封信也就没有到达乾隆的手中。

英国国王写给中国皇帝的两封信,一封恭敬,一封傲慢

乔治三世

5年后,乔治三世再度尝试联系中国,这次的使节就是著名的马嘎尔尼男爵。乔治三世又给乾隆写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如下:

乔治三世蒙天主恩,英国,法国及爱尔兰国王海主卫道者恭祝乾隆皇帝万万岁:

本王国自登基以来,事事以仁慈为怀,除了注意保障本土的和平和安全,使臣民得到幸福、道德和知识之外,在尽可能的能力范围内使全世界同受其惠。本着这种精神,即使在战争时期,我国在世界各地取胜之后,我们仍然让战败的敌人在公平条件下同享和平幸福。现在除了致力于在各方面超越前人,本国王也曾数次派遣本国优秀的学者远航,探索未知的之地,这并不是为了占领或者扩张我们已有的足以满足我们需求的辽阔领土,更不是为了掠夺外国的财富,甚至不是为了本国臣民的对外经商行为,而是为了了解各地出产的产品,同落后地区交流幸福生活知识。我们同时还派遣船只运送动植物给贫瘠地区需要帮助的人。对于古老文明国家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本国王更是注重探询研究。在皇帝陛下的统治下,贵国国家兴盛,为周围各国所敬仰。如今我们国家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本国王认为正是谋求我们两大文明帝国友好往来的好时机。本国臣民曾经常常到贵国经商,无疑双方都能因此受益。但双方往来需要行为规矩而不至于违反对方国家的法律和风俗。希望我的臣民不会在外生事。当然,我也希望他们不会受委屈。故此希望特派一位有权柄之人常驻贵国,管束我国臣民的行为,有委曲也可以保护他们,这样的办法可保诸事平安。

此次我所派去的乔治·马葛尔尼是本国王的亲戚。 他是位勋爵,一位忠信善良的大臣,伦敦皇家学院的会员,曾代表我国去过很多重要国家,比如:俄罗斯、孟加拉任职。恳请皇帝陛下如同接待我一样地接待他。为避免特使出发后有变故,我另外委派了副使乔治·史当东。他同特使一样,也是德高望重,博学之人。再次恳请皇帝陛下能像接待特使那样接待他。

我知道皇帝陛下公正仁爱,恳请准许所差之人在贵地观光沐浴,以便回国时教化本国众人。至于所差之人,如皇帝陛下需用他们的学问,要他们办事,只管差使他们。对于住在贵国或去经商的我国臣民,如果他们遵守你们的法律法规,求皇帝陛下加恩。若有不是,即该处治。

特使临行之前,我特别嘱咐他一定要在皇帝陛下面前谨慎从事。我们由于各自的皇位应像兄弟一样,希望能有一种兄弟般的友谊能够在我们中间常存。

祈求天主保佑皇帝陛下常享太平之福。

英国国王写给中国皇帝的两封信,一封恭敬,一封傲慢

成功将信送到中国的马嘎尔尼

此信依然是为通商而来,但在信中乔治三世多次强调英国的强大,更是说要和乾隆皇帝“像兄弟一样”,和乾隆皇帝称兄道弟,语气比之前的伊丽莎白一世多了不少轻狂。

而明朝时的中国依旧是很多西方人向往中的东方强国,英国虽然崛起但对东方的文明强国仍保佑一定的钦慕和尊敬,所以伊丽莎白一世的语气恳切。

一切的变化的原因,在于国力的消长。

这无可厚非,国家实力强大了,乔治三世说话自然也有底气。

英国国王写给中国皇帝的两封信,一封恭敬,一封傲慢

乾隆皇帝显然无法接受乔治三世和自己称兄道弟

万历皇帝没有收到伊丽莎白一世的信,自然也没有回信。乾隆皇帝可是收到了乔治三世的信件,面对这个和自己这个“十全老人”称兄道弟的西洋国王,乾隆很不高兴。他不知道世道的变化,回了一封在历史中成为笑料的信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