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治阶级蜕变史——落日余晖,回光返照

士绅阶级到了清朝,虽说成了奴才,丧失了对中央政府的影响力,但在汉地还是地头蛇,而且越往后发展得越大。一方面是清朝汉人急剧增长,从清初统计的2千余万人增长到了4亿多人,与满族的人口比例也由20:1发展到了100:1,人口上汉人优势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人口增长自然使大量林地荒地被开垦,经济发展使汉地占中央财政的收入也越来越重要,同时也提升了士绅阶级的底气。

不过这些都只是慢慢积累的量变,士绅阶级想要对中央政府构成威胁,还需要质变。英法联军与太平天国同时发力,给了士绅阶级表现的机会。英法联军扰乱了中央政府的核心区,而太平天国则让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断线。在曾国藩等人的努力下,一系列捍卫士绅利益的地方武装建立起来,士绅阶级终于迎来了再次抬头的机会;机会如此之大,直接让他们拥有了军权,这是明代士绅阶级都不敢想的权力,这也让清代士绅阶级与中央政府的斗争方式发生了转变。

中国统治阶级蜕变史——落日余晖,回光返照

晚明的士绅阶级主要围绕着抗税,调动行政能力和舆论来保全阶级的财富;而晚晴的士绅阶级则围绕着军队,想着怎么样逃避国家责任,怎么样保全自己的军队。如甲午战争实际上只是李鸿章与日本战争,其他拥军的士绅官僚并不援助。李鸿章的很多部下,都是在想着如何规避作战的损失,为保全自己实力而失败。战败的赔款是国家赔,可淮军的实力还是保存了下来,这才是重要的。只有淮军在,李鸿章才有价值,才有底气。

但是由于晚晴的入侵者主要是完全不同文字不同语言的白种人,这又让士绅阶级中涌现了一些有家国情怀的人,如左宗棠,在他们的努力下,清朝回光返照,迎来了所谓的“同光中兴”。英雄的气概可以暂时掩盖阶级的腐朽,但改变不了腐朽的本质。这期间士绅之所以愿意与中央政府合作,一方面是认知误区,认为西方势力是他们的共同敌人。另一方面也是各地拥军的士绅阶级相互制肘,他们不像晚明的东林党有共同利益;若曾国藩敢造反,左宗棠李鸿章就会扑灭他,他们只能共同和中央政府保持明面上的合作。

中国统治阶级蜕变史——落日余晖,回光返照

但随着时局的发展,士绅阶级也看清了洋人的“文明性质”,不再把洋人当作与中央政府的共同敌人;另外,士绅阶级也随着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尝到了资本的甜头,一部分先进的士绅阶级还演变为了士绅资本家;他们与中央政府渐渐拉开了距离。当慈禧太后对列强宣战之时,李鸿章却带发起“东南互保”,对列强保持中立,公然拉开了士绅阶级对抗中央政府的序幕。辛丑之后,中央政府再也没有总揽全局的能力了。

李鸿章死后,进步的继任者们脱离了士绅阶级的行列,当淮军出身的袁世凯拥有了一支新式陆队后,便不再需要中央政府的赋权,科举制度也不再对他们有利了。最初,科举是士绅阶级获取权力的方式,也代表中央政府对士绅的赋权。当袁世凯通过军权巩固来政治权力后,他们便废除了科举,而丧失了赋权能力的中央政府威信自然大降,清朝也随之灭亡。

但新时代也不再是士绅阶级的天下了,民国军阀割据自然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且士绅资本家变身的资产阶级迅速发展,他们也在夺取传统士绅阶级的统治资源,之后,士绅阶级再也未能再攀上统治阶级的地位。最终,在新中国的土改运动中,中国最后一个

原生统治阶级——士绅阶级,彻底地走向了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