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爲何對付太平軍用了如此長的時間呢?

清朝一共268年,期間有過無數次的農民起義發生,不過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的還是要數太平天國運動了。那麼太平天國到底持續了多次時間呢?按照我們教科書的說法1864年天京陷落之後實際上就標誌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實際上天京陷落之後,太平天國的殘餘軍事力量還有相當數量的存在。太平軍最終徹底瓦解的時間是在1872年,石達開的餘部李文彩部在貴州失敗,太平軍徹底結束。之所以對付太平軍前前後後花了20年的時間與清朝在這二十年的時間裡面遭遇了一系列的內政外交上的困境有很大關係。

清朝為何對付太平軍用瞭如此長的時間呢?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通俗點講,軍隊三年不打仗就是花瓶,中看不重用。清朝軍隊的野戰軍是八旗,有滿八旗和漢八旗。還有綠營屬於地方部隊。八旗鐵騎的戰鬥力在康熙平定準噶爾達到高潮,之後清軍開始走下坡路。經過百年的和平,戰鬥力急劇下降。

清朝為何對付太平軍用瞭如此長的時間呢?

1850年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後,清王朝幾無可用之兵,咸豐帝在即位之初實際上是有刷新政治的企圖的,但是並沒有能夠實現,而被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而打亂了。清朝的財政和軍事到了咸豐朝初年的時候已經到了幾乎快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八旗和綠營組成的政府軍根本不堪一擊,80多萬正規軍,真正能夠戰鬥的不到三分之一,太平軍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幾乎沒有遇到太大的阻礙和抵抗。咸豐朝的庫銀一度只剩下22萬兩,這樣的財政和軍事實力肯定不能夠支撐危局。

清朝為何對付太平軍用瞭如此長的時間呢?

而且,咸豐帝除了遇到國內的農民起義的挑戰之外,還遭遇到了來自英法列強等西方侵略者的威脅,從1856年到1860年間,英法聯軍在中國的沿海地區一路掃蕩,最終打進中國的首都北京,咸豐帝棄城而逃,最終死在了熱河。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1857年印度起義爆發,英國人需要去鎮壓印度的起義,清王朝失敗的時間或許會更提前。

清朝為何對付太平軍用瞭如此長的時間呢?

在這樣一個內外交困的背景之下,清王朝當然會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平定起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