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法(二)|佛为一大事因缘而来

什么是佛法(二) ▏佛为一大事因缘而来

因个人学识非常有限,下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凡有错漏还请宽容指正!

什么是佛法(二)|佛为一大事因缘而来

如何才能以和发起者一样的心情来缅怀、来纪念呢?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谁是杨绛吧,她是什么人,她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吧?……哦,原来她是钱钟书的妻子,被评价为“最美的妻、最才的女”,同时她还是一名知名作家,如她所写:

1、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在年轻时认真经历生命的历练,方能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

2、你的问题在于,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3、人有两部分:看得见的身体和看不见的灵魂,灵魂的美恶,不体现在肉体上;

4、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我们的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来;

5、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权位,就没有余暇顾及其他;

6、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7、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8、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

看过了以上简介,相信大家对杨绛是什么样的人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吧。当然本文的主要内容不是缅怀杨绛,我想借此说说今天的正题,什么是佛法?昨天有读者回复希望讲的深入一点,我个人水平有限,也不知道怎么讲会更加深入一点,可我明白深入的了解都是从基本的认知开始的,比如佛法是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时候记载开始有了佛法的?谁记载的,怎么流传下来的?问题太多太多,但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的是目前已知流传最广的佛法是释迦牟尼佛传的,他是谁?他是什么背景和身份?他是如何成佛?又为何要传佛法呢?

佛为一大事因缘而来

南怀瑾:佛为一大事因缘而来

我一生走的路线,是研究佛的修行的方法,他的方法是干什么的?是解决生死问题的。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我也常常告诉你们,这是逻辑了,人文科学逻辑,一个是学佛,一个是佛法。我说你们学佛,有谁够得上学佛?我就没有资格。我说学佛要先研究佛,释迦牟尼佛现成的太子、现成的皇帝不做,为什么?又没有恋爱失败,又没有事业失败,又没有受到什么刺激,他为什么要跳出去干这个事啊?剃个光头,做个讨饭的比丘。

释迦牟尼十九岁出家,因为有些小乘佛教,不承认他出家以后十二年的修行,那是跟外道学习的经历,好像对他不光荣,所以都拿掉了,改成二十多岁出家。他出家以后遍求一切法,印度婆罗门、瑜珈,什么他都学过,都丢掉了;然后一个人跑到雪山苦行六年——我现在不讲他的传记,讲出来比武侠小说闹热多了——然后最后到菩提树下悟道,三十一岁了。

佛法在哪里呢?以我个人的经验,浓缩地告诉你,尤其是中国禅宗、密宗,千万记住一句话,“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是中国的佛法、禅宗一句话的结论。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到这个世界上来?是为了一件大事,皇帝不做,出家。“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他为什么大事来啊?

中国道家庄子告诉你“死生莫大焉”。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其中有个问题最大,就是生与死。生命怎么来的?就是研究生死问题,这是佛法的精神。我们怎么活到这个世界?人类究竟从哪里来?生从哪里来,死向哪里去?

可是几千年来东西方文化,到现在为止,究竟人从哪里来的?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都在追求,还没有结论。人为什么生来又会死掉?为什么会老会生病?又会有那么多痛苦烦恼?释迦牟尼佛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是佛法(二)|佛为一大事因缘而来

每一年甚至每一天我们都有一个缅怀的对象和主题,那我们纪念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走个形式,办个展览,归根结底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而要谈得上继承和发扬,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其中的道理,了解核心内容是什么,深入学习和了解了,你才会有自己的认知,才会有分辨真假的能力,才会有继承和发扬的动力。

什么是佛法?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我们是否要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是否要传承和发扬佛法?找到这些问题答案的方法,亦复如是……

欢迎转发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