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不上忠实小说原著,却非常符合戏曲要求的荀派名剧《红楼二尤》

民国初年,受小说《红楼梦》热的影响,戏曲界开始根据小说中的故事编创新戏。北京的梅兰芳排演了《黛玉葬花》、《千金一笑》、《俊袭人》,上海的欧阳予倩排演了《晴雯补裘》、《鸳鸯剑》、《馒头庵》等九出戏。其中的《鸳鸯剑》就是尤三姐的故事。荀慧生先生排演的《红楼二尤》是由陈墨香编剧而成,在演这出戏的时候,荀先生打破了京剧中旧有的行当局限,前饰尤三姐,采用的是花旦的演法;后饰尤二姐,走的是闺门旦的路数,这也为旦角戏的演出开创了一个新的路径。当时与荀慧生同台演出的旦角芙蓉草(赵桐珊),则是前饰尤二姐,后饰王熙凤;丑角马富禄前饰薛蟠,后饰秋桐。

谈不上忠实小说原著,却非常符合戏曲要求的荀派名剧《红楼二尤》

京剧《红楼二尤》里面的人物虽然全部是小说《红楼梦》里面的,但身份、背景以及各自的故事,已经不完全与小说相同。在小说《红楼梦》里,贾珍之妻尤氏有两个妹妹,尤二姐和尤三姐,却和贾珍之妻尤氏并无血缘关系,既非同母亦非同父,只是其继母带来的两个“拖油瓶儿”。贾敬去世,借着尤氏给其公公办丧事,尤老娘带着两个女儿来到贾府,说是帮着看家,实乃“蹭饭”来了。正因为尤二姐她们家穷,要仰仗贾珍的接济过日子,所以贾珍、贾蓉父子都和这两姐妹有着暧昧关系。这在小说中虽未正面描写,却在各人口中多有表述。王熙凤私下曾对尤二姐说:“......说妹妹在家做女儿就不干净,又和姐夫有些首尾......”;尤二姐临死,尤三姐托梦给她说:“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 这是《红楼梦》小说中的二尤。

谈不上忠实小说原著,却非常符合戏曲要求的荀派名剧《红楼二尤》

然而,《红楼二尤》这出戏里的二尤,跟小说里却有了许多的不同。首先,戏里的二尤,是贾珍之妻尤氏的同胞姐妹;其次,戏里的二尤作风正派,冰清玉洁,白璧无瑕;第三,戏里的尤家也并不贫寒。这出戏里,尤二姐与尤三姐有着迥异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尤二姐天生文静,性格懦弱,也善良可欺,先是听信贾琏的花言巧语,后又轻信王熙凤的甜言蜜语,最后惨遭迫害致死。尤三姐聪明伶俐,天性活泼,同时又性情刚烈,敢爱敢恨。

谈不上忠实小说原著,却非常符合戏曲要求的荀派名剧《红楼二尤》

谈不上忠实小说原著,却非常符合戏曲要求的荀派名剧《红楼二尤》

尤三姐与贾珍兄弟喝酒那场戏,是全剧最为精彩的可观之处,面对邪恶她敢于抗争,刚强泼辣的性格,又让人油然而生敬意。她唱的四句西皮摇板,“姐妹生成金玉质,凭空反被恶犬欺。心头难忍不平气,情愿捐生委沙泥”,为她后来的拔剑自刎表白心迹做了合理的铺垫。如果说尤三姐让人感动、让人敬佩的话,那么尤二姐的遭遇就令人惋惜、令人同情了。一个善良的女子,面对要置己于死地的恶略环境,“悔当初大不该嫁与侯门,到今日才晓得妇人心狠”,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终于在死前大梦初醒,深深后悔。看到这里,也不禁令观众为她垂泪。

谈不上忠实小说原著,却非常符合戏曲要求的荀派名剧《红楼二尤》

王熙凤是这出戏里的大反派,口蜜腹剑心狠手辣,已不像是个侯门的当家少妇,倒像个妓院的老鸨。还有以丑角扮演的秋桐,为虎作伥甘当帮凶,极尽欺负老实人之能事,最后也免不了落了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红楼二尤》如此这般地处理剧中人物,显然已经谈不上忠实于《红楼梦》原著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却非常符合戏曲的要求。戏中涉及的人物虽然众多,也算是个个鲜活生动,令人过目不忘,而且,都是各有各的戏,角色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纠缠在一起,看起来非常热闹,很是好看。这出戏屡经演出,深受观众欢迎。

荀慧生先生当初编演《红楼二尤》这出戏,本意也是为了批判封建社会的旧礼教、旧制度。荀先生年轻的时候,中国尚未废除一夫多妻制,在一些豪门大族之家,妻妾嫡庶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相互倾轧在所难免。这出戏可以看作是当时那种制度下,一些妇女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