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三問背後體現國內「U型管」教育模式

楊振寧三問背後體現國內“U型管”教育模式

7月15日消息,清華大學物理系“基科班20年·學堂班10年慶典活動暨拔尖人才培養論壇”舉行,96歲的楊振寧作為清華物理系的“老朋友” 對“培養一流的科學家不太成功”的情況,提出三個問題。

近日,在“基科班20年·學堂班10年慶典活動現場,楊振寧表示,自己很高興參加這個活動,“方才朱邦芬院士很詳細的介紹了這些年來畢業生們可喜的成就,這是大家非常高興的、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楊振寧說,有一點值得關注,就是創建(培養)一流科學家不太成功。

對此,楊振寧提出三個問題,這三個題目相關的是值得大家討論的。分別是:

1.是不是有這個現象?

2.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3.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

楊振寧三問背後體現國內“U型管”教育模式

近些年來,國家對基礎科學的重視逐漸加強。為回應“錢學森之問”,2009年國家推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簡稱“拔尖計劃”),旨在培養中國的學術大師。

清華大學物理系基礎科學班1998年創建。清華大學數理大類首席教授、清華學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介紹,基科班的建立是為物理學、數學等基礎學科培養富有創新意識和國際競爭能力的拔尖人才,為對數理基礎要求較高的其他學科培養具有良好理科素養的新型人才。

對於拔尖計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用計劃的方式效果恐怕不會好,因為一旦被‘計劃’之後,就會受到很多非學術因素的制約。比如判斷‘計劃’得到的成果是不是專業領域內急需的,其實是外在因素決定的。”

楊振寧三問背後體現國內“U型管”教育模式

我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然而時至今日,這依然是我們無法實現的一種理想性的教育模式。如今的中國教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仍然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桎梏。大量機械重複的作業和練習,大量枯燥無味靠死記硬背得來的知識,一成不變的“填鴨式”地教學模式,這不僅忽視了每個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還忽視了每門課程自身的特點。在這種教育體制的不斷薰陶和教化下,被教育者會將規則視為一種慣性思維,會將不斷重複的勞動當成一種樂趣,在應試教育者的嚴重,學生僅僅是知識的儲存器,是會考試的機器。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自從錢學森提出這個問題,它就一直困擾著每個關心中國教育的人。錢穎一認為,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在於我們對教育從認知到實踐都存在一種系統性的偏差,這個偏差就是我們把教育等同於知識,並侷限在知識上。“創新人才的教育僅僅靠知識積累是不夠的,所以教育必須超越知識,”這是錢穎一對中國教育問題。

談到創造性思維的來源,錢穎一認為創造力確實需要有知識,但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好奇心和想象力。鑑於此,他提出一個簡單的假說:“創造性思維=知識×好奇心和想象力”。他認為,受教育越多,雖然知識越多,但未必創造力越大,因為好奇心和想象力可能減少。總結起來,錢穎一認為創造力並非隨著受教育時間的增加而增加。

錢穎一認為,如果創造力是知識與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乘積.更多教育一方面有助於增加知識而提高創造性,另一方面又因壓抑好奇心和想象力而減少創造性。所以兩者的合力讓我們判斷教育對創新人才產生的作用變得困難。對此,他表示,並不是學校培養不出傑出人才,而是我們的學校在增加學生知識的同時有意無意地減少了創造力必要的其他元素。

此外,創造性思維還與價值取向有關,當我們討論創新人才教育時,不僅僅是知識和能力問題,也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錢穎一說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具體現實是比較急功近利,更一般地說是短期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這對創造性思維是很有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