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一擊還是生不逢時?蘇聯的「敗軍之將」T-72之謎

不堪一擊還是生不逢時?蘇聯的“敗軍之將”T-72之謎

上世紀的海灣戰爭,不僅打出了美國軍隊的威風,也打醒了中國軍隊,蘇聯那種裝甲成海的作戰思想已經被世界淘汰,蘇聯那引以為傲的t-72主戰坦克也成為美軍m1手下敗將。難道t-72在世界大潮的浪濤下就變得這麼一文不值嗎?那麼就由小編為大家揭開t-72慘敗的秘密。

不堪一擊還是生不逢時?蘇聯的“敗軍之將”T-72之謎

事情的經過還要從t-72誕生之時說起,起初蘇聯軍方高層希望生產一種簡化的t-64坦克,這種坦克能夠和t-64形成高低搭配,用來彌補價格高昂的的t-64坦克,同時也能出口給奇特蘇聯友好國家。

不堪一擊還是生不逢時?蘇聯的“敗軍之將”T-72之謎

但是事與願違,蘇聯高層將這個重任交給了在t-64競爭失敗的哈爾科夫坦克設計局,但是傲慢的哈爾科夫設計局的領導們並不認為他們的方案落伍。在接到軍方的命令和撥款以後,他們卻沒有從事t-63的改進工作,而是偷偷的研製自己的新一代坦克方案,也僅僅使用了一些t-64的成熟技術,也使用一些相對落後但仍在使用的老坦克技術。


不堪一擊還是生不逢時?蘇聯的“敗軍之將”T-72之謎

之後便有了“偷樑換柱”的產物t-72,它和t-64不同,是完全的蘇制傳統坦克。技術簡單,容易製造,價格低廉。比如它的火控技術採用的是很成熟的廉價老式機械彈道計算機和合像式光學測距儀,而不是t-64先進的機電模擬彈道計算機和激光測距儀。

不堪一擊還是生不逢時?蘇聯的“敗軍之將”T-72之謎

它的炮塔裝甲採用簡單的鋼鋼複合結構,兩層裝甲板之間填充的是石英砂,相對t-64的複合裝甲要廉價的多,防禦能力自然也差了一大截。

不堪一擊還是生不逢時?蘇聯的“敗軍之將”T-72之謎

同時t-72也沒有裝備比較先進的夜視設備,比如微光夜視儀器,而是使用比較原始的紅外夜視儀,探測距離不超過1000米,夜戰能力很弱。

不堪一擊還是生不逢時?蘇聯的“敗軍之將”T-72之謎

講到這裡相信大家心中基本上又譜了,這麼弱的t-72的的確確是打不過m1主戰坦克,不過話又說回來了t-72誕生的時候m1也還沒上馬,面對的主要對手仍然是m60巴頓坦克,比起同時期的中國59式坦克也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t-72的失敗不僅僅是自身的不足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在科技技術飛奔的時代,就算慢走了一步也會被人甩出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