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位在诸侯王之上”的封号?

小鉡


春秋战国时期位在诸侯王之上的封号,叫做诸侯长,也即诸侯之长。 史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诸侯之长”。齐桓公因为尊王攘夷之功,被周王封为诸侯长,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个封号应该是在诸侯王之上。

秦汉以后,皇帝也会封赐很多王位,裂土封王给功臣或皇族。有的对这些功臣另眼看之,名虽王,但位在王上。比如韩信当齐王、楚王之时,其他王要听韩信节制;另外,皇帝在王之外,另有九锡之赐,其位在也其他诸侯王之上。三国时的曹操,名为魏王,加九锡,位在诸侯王之上。历史上受九锡的人,数不胜数。比如王莽、孙权、司马懿、司马昭、司马伦、司马囧、石勒、石虎、尔朱荣、桓玄、侯景、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杨坚、李渊、王世充等,其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离帝位只差一步之遥。许多受九锡的王,最后篡位称帝,取代前朝。另外,唐朝的李世民,秦王之外,还被封天策上将,位在其他王之上。明朝的魏忠贤,被封为“九千九百岁”,位在众蕃王士大夫之上。太平天国的杨秀清,名为东王,却是九千岁,也位在其他诸王之上。

从历史上看,凡封为王的人,一般可与帝王称兄道弟了,王兄王弟的称呼。一但其地位在诸侯王之上了,则意味着其离帝位仅只一步之遥了。有不轨之心、篡逆之举成为常态,只有极少数的人,拒绝这个高位。比如诸侯亮,未受九锡的建议。


陆弃


关于这个问题,因为太笼统不好回答。事实上,各朝各代诸侯王根据封地,功勋以及和皇帝的亲疏关系加封来说,虽都被称作“王”。但有的“王”明显要高于诸王。

下面抓取几位熟悉的典型供大家参考。

1,功盖过主 韩信,他是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从一个普通士兵通过军功被封为“齐王”,“楚王”。他的封地(包括刘氏诸王)最大,以至于后来连汉高祖刘邦都不知道该封他什么了。各路诸侯将军跪听他节制。

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樊哙是什么人?刘邦的连襟,吕后的妹夫!由此可见其地位在诸王之上。

2,身份显贵 梁王刘武,汉文帝刘恒嫡次子,汉景帝刘启同母弟,母亲为窦太后。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再加上其平叛七国之乱有功,汉景帝赐天子锦旗车账。刘武入京晋见汉景帝。汉景帝派使者拿着符节,驾着皇帝乘坐的驷马车,到关前迎侯梁王。刘武入宫陪侍汉景帝同乘步辇,出宫则同车游猎,到上林苑去射鸟兽。梁国的侍中、郎官、谒者只需在名簿上登记上姓名,就可以出入天子殿门,和朝廷的官员没有区别。这也充分体现出梁王的与众不同!

3,皇帝亲疏,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熹宗朱由校是著名的另类皇帝,对木器加工之类情有独钟,累年不倦。每次在拉线削墨时,魏忠贤之辈常来奏事。朱由校很厌烦,荒谬地说:“我已知道了,你们好自为之。”魏忠贤因此便任凭自己的意愿恣行威福。他一年中多次出行,每次总是坐着御辇车盖,四马如飞,铙鼓鸣镝之声,随着轰隆而过的车轮,隐没在飞扬的黄土之中。锦衣卫将校腰围玉带,提刀相随,夹驰于左右,厨师、优伶、百戏、奴婢这些随从的人,又以万计。百官的奏章,要用快马才能赶上。所过之处,众蕃王士大夫遮道拜伏,欢呼九千岁,些人干脆叫他九千九百岁,举朝阿谀奉承者但拜为干父,行五拜三叩头礼,口呼九千九百岁爷爷。除了皇帝,谁能有此待遇?

总之,比诸侯王厉害的人物封号举不胜数。魏王曹操,小说中的“一字并肩王”,清朝的“铁帽子王”“大将军王”以及多尔衮的“皇父摄政王”多数由以上原因形成!

由于时间关系,下次补充。欢迎大家共同关注






孤独玖贱


真正符合题意的人选只有一个: 齐桓公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存亡续绝。对外北击犬戎,对内攻伐不敬,一时成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带头大哥。

关键是这位带头大哥是举着‘尊王’的旗帜。


各诸侯国都是周王室叔伯兄弟、勋臣后裔以及前朝遗脉。春秋时期,周王室已经式微,虽然名义上依然是大家族的家长,是天下的主人,还掌握着祭祀的权利,但手上没有多大的力量,各诸侯国也都不再把周王室当回事了。

就在这个时候,在东方,齐国崛起并主动扛起尊王攘夷的旗帜,只把周王室感动坏了,于是给予齐桓公足够的道义支持。

齐桓公也要借周王室的名义讨伐周边不听话的小国家;

周王室更要借齐国的力量彰显宗主的形象;

于是,你情我愿,一拍即合!

其后,齐桓公九合诸侯,专治各种不服!当然,都是顶着周王室的旗号。

公元前651年,葵秋会盟,周襄王因齐桓公带头支持自己继位,封齐桓公为“诸侯长”,更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于诸侯国的最高奖赏。《孟子·告子下》记载了齐桓公“葵丘会盟”盟辞的“五禁”条款:“一是诛杀不孝之人,勿改变已确立的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二是尊重贤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三是尊重老人,爱护孩童,不忘来宾和旅客;四是士不能世世为官,官吏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办,不要独揽。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专杀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设堤坝,不要阻止别国人来籴粮食,也不能不报告天子就封国封邑。”这“五禁”条款分明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经验总结。周襄王派大臣与会并送重礼,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桓公俨然代周天子号令诸侯,标志着齐桓公霸业达致颠峰 。

这是唯一真正意义上的“诸侯王之上”,而且不是权宜之计,周王室是真心实意封齐桓公‘诸侯长’的。


野叟观书


肯定有天策上将啦。

唐武德年间,随着秦王李世民功劳越来越大,李渊已经赏无可赏,所以允许李世民组建天策上将府。

天策上将的地位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在武德年间三师岗位空缺的情况下,天策上将实际上就是大唐百官之首。

其次,天策上将可不是荣誉性的虚衔,而是有实际职事的,即“掌国之征讨”。天策上将府与二战时期日本的帝国大本营性质差不多,是一个全面掌控对外战争的军事机构。天策上将有权“自置官属”,可以招募、选拔人才作为天策府中的官员。

天策上将这个封号可比秦王要好的多了。说是位列诸侯之上也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