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河南比陕西历史底蕴雄厚,现代河南反而还比陕西发展的快?

终日贱


暂切不说两省谁历史底蕴雄厚,试着把陕西的历史贡献说一下,大家自辨。

由于陕西历史久远深厚,常常一些大家著书立传也只是一朝一代之事,在下也没那本事就想起一条列举一条吧。(笔头懒,列举事件就不一一列举出处了,有疑问的朋友请留言我会抽空一一回答资料出处)

华胥(陕西蓝田县):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华胥国的女首领,她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誉称为“人祖”,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始祖母”


人文始祖:黄帝、炎帝部落诞生于陕西,华夏集团从此开始走向中华大地。历法、军队、音乐、医药、衣服、数学等等皆始于黄帝。仓颉造字(陕西商州),开创文字历史。后稷被尧封地古邰城(今陕西武功县),开创农业文明。




夏商根据史料亦有源陕西一说,但学术界目前对夏商国都、疆域等等无定论,在此就不多表述了。

西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政权最大的历史贡献有两点

:一,周王朝分封七十多位诸侯,其中周王室姬姓宗族达到五十多位,为华夏族成为中华大地主体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周公在镐京作《周礼》使中华文明脱离“夏人崇命”“殷人崇神”的蒙昧阶段,从而进入了真正的华夏文明!《周礼》又通过儒家、道家的继承诠释与发展,成为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明体系。也可以这样说,道家、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其实就是《周礼》的影响。



秦帝国一扫六合,结束了几百年的纷乱。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这一社会形态形成的开端。奠定祖国疆域的初步基础。(欧洲曾经有人感慨,欧洲历史上就少一个秦始皇,要不然世界都是欧洲的)


接下来强大的汉王朝给我们一个自豪的称谓“汉人”。

并且一劳永逸的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汉朝摸索创立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羁縻手段。其“和亲、征伐、迁居、编籍、同化”等具体方略,更是成为了后世中原王朝处理民族事务的“圣经”;

罢黜百家,独遵儒术。中国的封建帝王们,从此找到了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精神武器”和“理论依据”。以某一种学术思想来统治国家,这是中国封建王朝比外国神权统治最高明的地方。西方的帝王术直到中世纪末期,才由意大利人马基雅威利较系统的整理总结出来,简直落后的不要不要的了。

张骞班固的经略西域,尤其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西方交流渐入佳境。以至于后来欧洲人总结罗马帝国的灭亡是由于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造成罗马帝国财源枯竭而亡的。

汉朝在削藩上的经验教训,成为了后世处理同样问题的参照系。凡是没有汲取汉朝分封藩王教训的王朝,如西晋和明朝,都发生了皇族内战。

汉朝宫廷斗争的残酷,外戚宦官的擅权,给了后世王朝以莫大的刺激。虽然这些问题此后一直困扰着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但汉朝宫廷史所具有的强烈警示作用,还是不可低估的。

汉朝充分吸取暴秦覆亡的前车之鉴,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的措施,其“轻徭薄赋、修 生养息、宽仁慎刑”的治国思想,成为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创造一个又一个盛世的不二法门。

隋朝:迎来了久违的统一,汉人重新成为了国家主体。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方交流,使中国南方得到了开发,同时也奠定了唐朝盛世的基础;

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隋朝在教育制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科举制。

全国范围内推行儒、道、佛三教并重的方针,消除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之问的隔阂与故对状态,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而形成了多元化、混合型的新文化体系。

唐:给了我们又一个“唐人”的光荣称号,一个集封建统治艺术大成的王朝。唐代长安,一个全世界向往的城市,世界的文化艺术中心。以后各朝各代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盛唐时代!

儒家、道家思想起源于陕西的《周礼》;

佛教在长安得到了发扬光大,大乘八宗六宗祖庭在长安,号称佛都。

老子西出函谷关,于西安楼观台讲经,楼观台号称天下道教祖庭。道教分正一派、全真派,全真祖庭也在西安。道家三居其二,又号称道都。




自唐以后,陕西逐渐退出了中国历史的核心地位,但其后文人豪杰依然倍出,明代大儒王阳明曾感叹说:“关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沉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四方之士,吾见亦多矣,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

革命圣地延安


天道TD


为什么老有人提这种问题,你是希望陕西好呢?还是希望河南好?故意提这种地域黑的话题真的好么?你喜欢看人在下面互喷?发展好不好也不是你说了算,历史底蕴也不是你完全了解,历史学家意见都不统一呢?


在路上的老秦人


外国总统想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五千年文化,每次都是带他们先来陕西西安,而不是去河南,这个从国家历届领导人的表态就很容易区分。经济方面,按区域划分河南属于中部地区,近年来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交通便利,平原面积广,全国的粮仓之一,农业较为发达,人口基数大,人太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河南省的人口红利优势就给河南带来了大发展,许多加工企业纷纷落户河南,带来了投资及技术又增加了就业,所以提高了河南经济效益,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各国都采取保守政策,降低企业税收,吸引企业回国,未来三十年是科技大爆发的时代,以传统模式的红利会越来越小,这随后对河南冲击很大。而陕西呢,地域面积比河南小的多,陕北还有部分沙漠,和黄土高坡,西南是秦岭山脉可开发面积不到河南一半,其次,人口接近河南三分之一,产业过于集中,都在西安,思想过于守旧,不善于接纳外来先进经济,科技实力远远领先河南,但大部分没转换为经济效益,和市场脱轨严重全国军工企业两大基地之一,西安几乎是每条街道都有,但没有纳入陕西GDP,其次,陕西是教育大省,全国前列,但每年人才净流出全国第一,还是变化太慢,基础设施比起发达省份有明显差距,市场没有完全发挥自由配置,按部就班,计划经济思维严重,金融上与发达省份差距明显。国家现在对西安是各方面大力扶持,陕西是需要一场变革。未来陕西经济发展速度会高于河南。


透彻30


我不知道这些陕西人怎么想的,一直跟河南比历史,你跟其他省比就算了,非得死磕河南。查一下姓氏起源,周朝分封一百多个诸侯国,河南有多少,陕西有多少?百家姓里至少百分之七十的姓氏都是从河南起源的。然后再迁移到全国各地。就拿你们常吹的秦始皇来说,秦始皇赢姓赵氏,也是在山西出生的。算起来人家是山西人,跟你们有毛关系?再说汉朝,刘邦也不是陕西人啊,唐朝的李家也是从山西起家的。秦汉唐三个最有名的王朝开创者都是其它省的。说的明白就是陕西是个房子,主人都是其它省的。我不知道有什么可显摆的?说到底中国的历史是祖宗们一起创造的。值得大家一起去骄傲,不管那个省都为国家民族做出了贡献。但就是有那么些煞笔,到处胡说八道。搞得历史都是你们家的一样?到处找优越感,搞地域歧视。就拿少数民族聚居的内蒙古,贵州云南新疆等省来说,哪个没有几千年的文化内涵?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一起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每一个省在我国历史上都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宣扬历史就应该互相尊重,认同各省的历史,而不是你们这些人所谓的,自己多牛逼牛逼,你们都是垃圾这种。我告诉你,你们这样不仅没让我感觉你们陕西多么好,反而觉得你们恶心。


飞1422569


因为小编是河南人。首先说泌不是陕西人,也不是河南人。河南文明和陕西文明就根本不同。说河南早他们有半坡文化早吗,还没发現吧。同在一块土地上,人类文明都在同时出現,只一发展好与不好,先进与不先进关系。小编以后再不要用这样的问题来引发陕西与河南的战争。


微言160400681


不知道这个问题是谁提的?语文是数学老师教的吗?

河南比陕西底蕴深厚,外国领导人为何都选择来西安!河南不是京津塘,也不是沪宁杭,更不是珠三角,经济发展快?没感觉出来!西安作为全国第九个中心城市,阿里,百度,京东,吉利,宝能,三星等都选择在西安组建西北中心这是为何?事实善于雄辩。毕竟河南受灾都向西安跑。


睁眼看西安


发展的快慢跟历史没关系,主要看时代机遇,论历史的话,北上广都比陕西差很多,但是现在他们就是中国的一线。

同样的道理,河南比陕西发展快,一个因素是人口规模比陕西大,因为论人均值的话,二者应该差不多。第二是因为河南地处中部地区,交通区位比陕西好一些。第三是地理环境,河南多平原地形,有利于开展经济活动,陕西北面黄土高原,南面秦岭腹地,只有关中平原地形平坦。


大飞微视界


能不能别拉陕西比? 不嫌掉价吗? 堂堂一个有三代之居的中原省份古都遍地,居然跟一个西北边陲看大门的比,不嫌掉价? 记住,咱们的祖先从来不愿意和秦戎来往,陕西人请不要再抱着河南的大腿吹中原了





洛陽牡丹甲天下


看了几个回答,觉得可笑。怎么会有人觉得陕西人总是拉着河南人做对比呢?这种感觉也太良好了,不管历史还是现在,陕西都比河南强。现在的河南只是受惠于人口红利罢了,人均经济不如陕西。河南人吃苦耐劳是值得肯定的,但受制于太过复杂的社会环境,不看好长期发展。陕西人从没向东张望过,但来西安发展的河南人太多了!我不是陕西人,不喜勿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