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鼎盛的佛教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衰落了?

汪鹤真


任何一个教派变质的时候,他都会走向衰落。

佛教作为宗教,是给人正确的引导,让人积极的投入生活,而不是避世,更不是借宗教之名敛财。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你有钱了,然后去寺院出家了,钱捐给了寺院,这个钱是归寺庙所有的,不受法律限制,什么意思呢?简单,就是这个钱不用上税,也不受赠予的限制,慢慢的,寺庙的钱就会越来越多。同时,很可能有更多的人选择避世,这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也正是如此,才有“三武一宗”。

同时,佛教现在基本也没有能够挑大梁的人出现,像弘一法师这样的人,全国也找不出几个,现在的一些佛界名人,专注于功名利禄,哪里有出家人的样子?连个像样的代言人都没有,佛教自然走向衰败。


语文老师28


佛教在世界范围内衰退,我认为有四个因素。

其一:与社会的疏离,是导致佛教衰落的原因。

从佛教发生史上讲,它是植根于印度社会习俗和文化形态中的一种带有显著民族特征的宗教,佛教的诞生虽然是反抗婆罗门教的逆流之一(沙门思潮),但其本身的教义、宗教实践方法,包括僧侣自身的生活方式,都能看到婆罗门教和其他沙门宗派的映像。譬如离世出家就是婆罗门的光荣传统!在印度“种姓制度”排序首位的婆罗门一生有四个时期组成,《俱舍论》中说:“婆罗门法,七岁以上在家学问;十五已去,学婆罗门法,游方学问;至年四十,恐家嗣断绝,归家娶妻,生子继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

如果从“地理决定论”来考察,印度位于北纬8°24~37°36和东经68°7~97°25之间,炎热的气候造就了印度人身体不爱动但喜欢冥想的民族性格,加上物产丰富土壤肥沃,古代人口有很稀少,水稻一年三熟,森林中有大量野果野菜蘑菇,衣服也不用穿很多(“圣雄”甘地常年就在腰间围块布),因此生活成本很低。这种地理因素,人会更多的依赖自然而不是社会本身来生活下去,换言之,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生活的人,生命(身与心的统一体)中所携带的自然属性要多于社会属性,导致热带地区的人不太关心社会的建设,个人和社会联系的疏离。这也是为什么古希腊人能建立起的伟大商业文明、被滋养的后世欧洲人能建立起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当然曾经被阿拉伯文明反哺过),中国人能能建立起煊赫的农业文明,而印度人不能在世俗文明的建设上与另外两大民族集团一较雄长,只能建立起灿烂的宗教文明的根源。

反映到宗教这一意识形态上,印度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追求解脱(自我超越)的婆罗门和其他沙门的修士们依靠自然的恩赐也能活下去,平时居住在远离城市的森林中,吃腻了野果,可以到市井中去乞食。这种生活方式被佛教接收了过来,并一直被南传佛教保留到今天,不同的是现在的僧侣大都生活在寺院里。这种基本可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造成印度各宗派僧侣们普遍没有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和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积极干预世俗生活形成了鲜明对照。

作为婆罗门教的“逆子”,佛教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早期佛教(上座部,既小乘)就只注重个人解脱,后期佛教(大众部,即大乘)开始把解脱的范围扩大到自己之外的他人,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环境压力会变大,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力度愈加明显,佛教理论的嬗变,不仅是符合人性自身逻辑发展规律的一种现象(人总是想为自己着想,然后才去为别人谋利),也有着更为深刻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背景。毕竟,人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而独自生存下去。人要吃饭、穿衣、读书、识字,怎么能真正离开世间(社会)的帮助呢?现在,净空法师还在讲自己几十年不看报纸杂志,不看电视电影,不听广播。但对于一个世俗中人来说,这样做的后果就会是灾难性的。

从出世到入世的纷争,,从出世法与世间法的对峙,再到世法佛法兼顾,世出世间并重,菩萨的“不舍众生,不住涅槃”,“出而不出,不出而出,回到世间”,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至民国时期太虚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佛教终于从深山古刹走向了烟火人间。现在很多寺院在积极的入世,办孤儿院,救助失孤儿童,开印书机构,广印佛经流通……

其二:佛经卷帧浩瀚,宗派众多,相互攻难。使学者望而却步。

汉传佛经有1692部,共6241卷,此外中国学者撰述收入藏(大藏经)内有一千多卷。明代嘉靖版大藏经又收藏中国学者撰述5600卷编为续藏,近代日本又收集一部分中国学者撰述,共计1750部,7140卷。

藏文大藏经“正藏”(甘珠尔)1108部,“副藏”(丹珠尔)3459部。

南传不太清楚具体卷幅,不再赘述。

佛法在释迦摩尼时代,属于人生哲学,也不注重解脱之外的各种研究,有所谓“十四无记”之说。但后世信徒把佛法繁琐化,宗派众多,教理冲突,越到后期越晦涩难懂,并且神秘主义泛滥。

所谓曲高者和寡,很多佛教学者很多年不能登堂入室一窥堂奥,致使很多学人灰心丧气。坊间讽之曰“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亦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当佛教在义理上发展至唯识学(义理最繁琐最完备,号称至少需要十年功夫才能入门)后,就出现了反动潮流。在中国先后出现净土法门和禅宗法门。

禅宗法门居然可以不研究经典,靠“参话头”、“棒喝”就可以明心见性,成佛成祖,据说中国禅宗的实际创立者六祖惠能大师就是个目不识丁的樵夫。

净土法门发展到今天,净空法师的信徒们更是喊出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一部经典-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一个老师-净空法师”!

一代代的佛教学者在致力于使佛法向世俗靠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他们也在使佛法庸俗媚众。这是佛法的悲哀,也是一切文化的宿命。

其三: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太快,佛教的世俗化(庸俗化?)做的还不够好,义理还是太过深奥艰深,不能让人民大众理解,期待佛教也出现一位龙象巨擘,完成古老佛教和现代文明的完美衔接。

其四:文化的传播是跟着文明走的,强势文明会带动其文化普被到其他弱势文明中。现在是欧美文明当令时期,基督教自然就成了主流文化,佛教和其他宗教文化自然要低眉顺眼做小伏姿态,不然怎么办,学穆斯林搞“人肉炸弹”?还是曲线救国搞“子宫革命”?

附:印度佛教的消失

在印度后期出现的“秘乘”,是佛教和婆罗门教性力派结合的产物,搞所谓双修,大量使用咒语,引入婆罗门教内容和形式来强撑佛教门面,戒日王后,婆罗门教却出了两个杰出学者,一是弥曼沙派的鸠摩利婆多,一是吠檀多派的僧羯罗哲利耶。这两人在西历650-750年的一个世纪里内,恢复了吠陀经典(婆罗门教经典)原先的至尊地位,并对佛教做了无情批判。这个时期佛教人才凋零,无力对蛰伏千年而又重新振兴的婆罗门教进行理论上的回应,只能虚弱地在宗教意象上进行自我麻醉,秘乘中的各种做出愤怒状、以及其他荒诞恐怖举止(如怒目金刚踩着妖媚的女子、用手攥着人的心脏、把人的肠子缠绕在脖颈上)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西历十世纪中期到十二世纪末期,回教徒的屡次入侵印度,使得大量佛教僧侣逃进印度教寺庙避难并改信婆罗门教,那烂陀寺只剩下70多个佛教僧侣,密教中的大师多经克什米尔逼祸西藏,部分则逃至尼泊尔一带。佛教至此在发源地印度全面消失,释迦摩尼佛也成了“大梵天”的第七个化身。

创建于2017.9.6

修行者陈恒元


历史上鼎盛的佛教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衰落了?其实这个提问早就有了答案,不过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佛教之所以衰落,不是因为所谓的末法时期。佛教有末法时期是佛教自己说的,但佛教之所以末法,不是由于佛祖的预言,因为任何宗教都会有末法,说佛教衰落是因为末法,等于没有说。这不是根本原因。好比,你问小王,你为什么考试成绩差?小明说,因为每个人都有考试不好的时候。这个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小明应该实事求是的说,因为我最近一段时期读书不认真,或者没有找到学习方法。可以说,佛教的衰落,和末法没有关系。那么,佛教为什么会衰落呢?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佛教衰落的外在原因:

1,异教入侵。

从公元十世纪开始,不断有外部力量入侵印度,带来了新的生气勃勃的宗教。结局大家都知道,印度几乎所有的寺院都夷为平地,佛教在当地的势力土崩瓦解,荡然无存。

2,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所以被抑制。

具体来看,佛教不利于爱国主义,社会凝聚力,人口繁衍,财富的集聚;佛教破坏生产力,对科学技术有阻碍效果。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W.C.丹皮尔在巨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有精辟的分析:

印度对其他科学贡献贫乏,或许部分地是由于印度宗教的缘故。释迦把他的体系建立在博爱、知识和尊重理性和真理的基础上;这些教义虽然可能有利于科学,却被他的哲学的其他要素所中和。他的哲学强调人生的无常和空虚,断定只有毁灭自我和丧失个性,才能达到精神上的圆满。这种不注意周围环境的心理态度往往足以遏制改进物质生活的愿望,而改进物质生活的愿望却往往注实用的科学知识进步的推动力。

3,被印度教同化,佛教的特色被印度教吸收,不再有独特的吸引力。

比如,以前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实际上是为了抬高刹帝利种姓的地位。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是讲究种姓贵贱的,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吸引了一部分印度人。后来,印度教也吸纳了佛教的思想,佛教就不再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4,教派众多,教义自相矛盾。

详细请看任继愈的《中国佛教史》。佛教派别过多,教义根本不统一,没有什么真正的权威经典。

5,科学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民的世界观发生变化,因果报应被认为是无稽之谈,牵强附会。对死亡和灵魂的认识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对轮回予以了否认,人们越来越理性,动摇了唯心主义佛教的根基。

佛教衰落的内在原因:

佛教的兴盛是随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兴盛而兴盛,在佛教的崛起过程中,来自封建地主阶段的支持是最关键的要素。佛教后来发展出了自己的寺院经济,也成为了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末路,佛教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个代表,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怀疑探索者


题目问得有一些问题。佛教从来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兴盛过,又谈何在世界范围内衰落?

历史上佛教在印度诞生,向外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先传入中亚(西域),经由中亚传入我国,又扩散到朝鲜、日本等地,被称为北传佛教(汉传佛教)。后来佛教传入我国藏地称为藏传佛教;

一条由斯里兰卡传入东南亚,被称为南传佛教。可见历史上佛教一直在南亚、中亚、东亚、东南亚这一代传播,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兴盛过。

在佛教的老家印度,一直以来都盛行婆罗门教,佛教也是以婆罗门教的反对者的面目诞生的。佛教虽然盛极一时,但在与婆罗门教的竞争中慢慢处于下风。到了11世纪穆斯林统治者的入侵给了佛教致命的打击,佛教在印度基本上绝迹了。中亚佛教也随着伊斯兰文明的扩张,被伊斯兰教取代了。

汉传佛教则同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中国兴旺发达。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于2012年12月18日发布了《2010年全球宗教景观——世界主要宗教的规模与部分》,报告称2010年,全球约有4.88亿佛教徒,而99%的佛教徒集中于亚太地区,其中的50%生活在中国,佛教徒第二多的国家是泰国,占世界佛教徒的13%。可见在当代,

对于佛教来说,中国是最重要的一个国家,没有之一。



梦露居士


佛教在中国也衰弱了

今天我们看到的大乘佛教已经是被中国文化全面改造的结果,融入了中国神话体系,符合国人的拜神习惯。不仅可以保佑人,连法身性别都有变的。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佛,说你要做善事,做善事你下辈子会有好报。然后你问,我这辈子呢,佛说你这辈子遭劫是上辈子决定好的,你做不做善事改变不了。好,一半人跑了。

剩下的继续问,那我能到下辈子么,佛回答,哦我们没有灵魂的说法,你挂了以后意识记忆什么的都不会传到下一世,只有业力也就是成绩单传下去。一半人又坐不住的。

剩下几个虔诚的说,那我有难来拜你,你得帮我一下吧,佛说我都已经跳脱三界了我管你?!但可以啊给你加持,不过你这辈子受难的总量是不变的,我给你的加持跟贷款一样要加利息还的,也就是以后你必须加倍偿还。于是跑剩一个。

最后一个问,佛祖,我们这么辛苦一辈子一辈子转世到底为了啥。佛说,为了不再投胎做人,不再要荣华富贵锦衣美食,淡泊名利,不求长生。最后一个听完也晕死了。

这就是为毛正宗佛教传不下去的原因。毕竟大多数人是世俗的,都有所求。求财求爱求健康求学业,这些却正是佛要你摈弃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了解到你求的这些玩意只是人生几万世其中一世的琐事,而把跳离转世作为最终目标的。


瞎搞学教授


此言错了,要知道所有软实力的表现其实是和当时某国特别突出是联系一起的,近代如果认为佛教的没落在其它国家而不认真去了解当时世界格局,那显然既误导自己又误导其他读者,我认为所谓的佛教在有些国家发展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乃是近代西方国家突起,而这点才造成的原因,也符合中国名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试想想,假以时日,中国的强大之日,又是论语,儒家学说,道德经风行世界,所以,软实力其实是国家整体的实力是联在一起的⋯


熊本心跳之無價宝


何出此言?现在正是佛教在世界范围内兴盛期,这可以从两个国家来观察,佛教在美国方兴未艾,处于大发展期,在印度处于全面复兴时期。

佛教千年前传到我国新疆地区,中原地区,西藏地区,都是先在贵族,皇室中传播。

同样的情形,佛教在美国中上层社会流行广泛,但还没有深入到一般大众,佛教在美国传播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是女人领导佛教组织,这就很容易影响年轻一代宗教信仰,假以时日,必形成燎原之势,以致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佛教未来在美国。

一个印度朋友给我讲述佛教(Buddhism)和印度教(Hinduism)之间的关系,代表印度佛教发展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他本人就是印度教徒,根据他的观点,印度教不能称之为宗教,是生活的规范,每个印度人,不管是否有信仰,都可以是印度教徒,怕我不懂,进一步说,印度教类似你们中国的孔子思想,这个印度人居然对儒家文化有深度了解,他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开始重新认识佛教,佛教徒在印度越来越多。








能量加持


原因很多。现在信众多的宗教就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他如佛教,印度教等信众都不多。分析原因就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大范围传播得益于历史上政教一体的国家力量,基督教教廷及教皇在欧洲历史上是高于国王和世俗政权的存在,想来就不必多说了,伊斯兰教就更不用多说了。历史上佛教传教范围主要在中亚、东亚、东南亚地区,原本在中亚得到国家支持占主要地位的佛教因为阿拉伯东扩被伊斯兰教替代。由于东亚地区宗教文化多样性,佛教不可能得到国家层面强制推广,即便偶尔几次也很快失败。也只有在泰国、尼泊尔、柬埔寨、色挝等国得到国家政权支持成为国家宗教。近现代西方价值观成为世界主流后,佛教的传播更加弱势。

宗教也好,思想也好,乃至世界观、价值观想要得到广泛传播必须得到国家政权的认可,从国家层面推广,并随着国家战争行为向外强制推广,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已经充分说明这一点。


qzuser191247455


我觉得佛教衰落的原因有,一重利,许多佛教之地都以各种方式包括哄骗,让人们付费烧香或者布施捐款。如此行为让人看轻了,大家知道这些僧侣是假的,内心拒绝,不想接近。二肤浅,许多僧侣心不在佛法经典的学习上,文化肤浅,言行低俗,被人低看。如和尚养情人。三神秘,有种装神弄鬼的感觉,佛门净地反而气息怪异,令人不安,甚至心生恐惧,因此不愿入门。四落后,时代变了佛教没有对传统教义进行新的诠释,要就晦涩难懂,要就俗不可耐,让人觉得信佛无光,被人嘲笑,甚至视为愚昧。如此等等,导致佛教与现实生活脱节,信佛者不多。基督教信众日益增多,值得佛教传播者学习,其中佛教理论大众化以及佛教修行规矩的简约化是努力方向。


红枫诗笺


真相是佛教比你们感觉到的还要衰落。首先大陆伪佛教流行,特别是冒充佛说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净土类伪经的流行,遍地都是念阿弥陀佛之类的伪佛教徒,在大陆你已经基本看不到真正的佛教了。其二,真正的佛说的经典《阿含经》之类的,普通人难遇难学难以理解,难以普及。其三,佛教明师极少,又不积极主动传教,不具备侵略性,世俗的宗教很容易排挤佛教。

总之:曲高和寡,道高人稀。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人数多不代表教义正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