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常用的詞語竟然都出自佛教,你都知道嗎

這些常用的詞語竟然都出自佛教,你都知道嗎

說道佛教,可能大家都覺得距離我們很遙遠,但實際上佛教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每句話中都會使用佛教的用語。是不是不相信?一起來往下看吧。

大概在2000多年前,佛教傳入中國,在眾多信眾的傳播下,很快遍及全國。在這2000多個春秋中,佛教不僅日益興旺,而且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最直觀明顯的就是佛教詞語,這些佛教詞語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我們的骨髓當中。隨著不斷變化,一些詞語已可能經失去了原來佛教裡的含義,但是卻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語。

那你都知道,有哪些詞語出自佛教嗎?

1、和佛

拜佛的意思,明朝時代範濂的《雲間據目抄》卷三:“有十二人奉白蓮教者,往海上和佛”,有這個詞的記錄。可能這個詞在我們生活中不是很常見,那為什麼要放在這說一說呢,是因為有一款APP就叫“和佛”,看字面的意思就知道,這個APP是與佛教有關的啦,作為國內首款可以在線預約佛教禪房的APP,用戶自然不在少數,這樣一看,知道這個詞的人也不在少數啦。

2、緣分

也叫作“緣份”,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我和這個女孩有緣分”,這個詞在中國文化和佛教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無形的連結,是某種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機會和可能,由於以往因緣致有當今的機遇,就像席慕蓉所寫的“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世的擦肩而過”。在《辭海》中,“緣分”是因緣、機緣,指出“緣”為梵語,經典解釋為“原因”,它常常和“因”一起合稱為“因緣”。所以下次再遇到心動的女生不要再說“我覺得和你有緣”這麼俗氣的話啦,看完這裡以後至少會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世的擦肩而過,那麼,我要用多少次回眸才能走進你的心中”,看!是不是更浪漫了些。

3、剎那

“剎那”來自梵文ksana,剎那是算數譬喻所不能表達的短暫時間。佛教經典《仁王經》中提到:“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就是說很短很短的時間。“剎那”一詞傳入中國後,逐漸被用來形容短暫時間,和“一瞬間”用法類似。曾經有個無聊的學霸算出,如果“剎那”用一定的時間量詞換算,大約是照相機快門百分之一秒的速度。無論是不是正確答案,但是一剎那是十分短暫的時間

4、覺悟

小時候每次犯錯,老媽都會手拿皮鞭,站在我面前對我說“做好捱揍的覺悟了嗎”,然後坦然接受捱揍,每次想到這裡都會心頭一顫,所以我對“覺悟”這個詞的記憶尤為深刻。“覺悟”的意思是醒悟明白,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認清,也指對道理的認識是佛教教義名詞,與執迷不悟者相反。梵文意譯為“無上正真道”、“無上正等正覺”等。佛教很強調“覺悟”,覺悟是指對世間種種現象、真理的透徹瞭解,不為迷惑、開啟真智。

5、世界

“世界”一詞來源於佛經,“世”為時間意,“界”為空間意,涵蓋了時間空間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國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多用“天下”一詞,並不是用“世界”這個詞,現在“世界”才被廣泛使用。而且根據《楞嚴經》卷四載,世,即遷流之義;界,指方位。即於時間上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遷流,空間上有東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場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詞,不僅僅指地球而指整個宇宙而言,現在使用的“世界”一詞基本上是指地球這個範圍。

6、過去

“過去”本來是佛家語,是指前生,在古代並不是“從前”的意思。現代漢語的“過去”是“從前”的意思,已經不再有佛教的含義了。

7、智慧

“智慧”這個詞是梵語“般若”(這裡叫“bo re”不叫“ban ruo”)的意譯

佛教中“智慧”是指超越世俗虛幻的認識,達到把握真理的能力。《大智度論》卷四三:“般若者,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窮盡到邊”說的就是如此。現在一提到智慧多是指一個人對事物能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和解決的能力。

8、心猿意馬

現在我們說“心猿意馬”,更多的是說心思散亂,不受控制,想靜卻靜不下來就像猿猴、脫韁的野馬一樣控制不住。對於“心猿意馬”,有一種奇怪的解釋是這樣的:在《成神經》裡,主角在古里古怪的荒山上看見一頭金毛猿,拿著桃子在吃,忽然天上一隻飛過天馬,這隻吃這桃子的金毛猿看見了撒腿就追,於是就有了“心猿意馬”。然而該成語的出處是佛經,《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中有“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你知道,其實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又名“心猿”,白龍馬又稱“意馬”,是不是長知識了。

9、有情、無情

如今只要我們一提到“有情、無情”多是指人的感情,像男女之情、朋友之情等等,毛主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有情”既是如此。但在佛教中“有情”舊譯為眾生,即生存者之意,指人類、諸天、餓鬼、畜生、阿修羅等有情識的生物。其他如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則稱“無情”,有情與無情合起來是佛教對世界的總概括。

10、唯我獨尊

  “唯我獨尊”原為佛家語,“我”是指“我的本識”,即是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保持本我更重要的了,人什麼都可以不在乎,唯獨不能忘記自己的本心。現指認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極端自高自大。釋迦牟尼佛陀29歲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放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經過6年的修行終於得道,創立了佛教。佛經裡說他從母親右肋出生,能立即走路,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大聲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稱頌釋迦牟尼的高貴、偉大。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佛教的詞語被我們經常用到,我們都琅琅在口卻習焉不察,小編這裡只是簡單地列舉了幾個常用的詞。

古語有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僅要知道這些詞,還要知道這些詞出自哪裡,遇到了就記住,下次就知道它是出自佛教了。

課下作業:你還知道哪些我們經常用到,卻出自佛教的詞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