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之野蠻,除了剃髮和文字獄,還有這兩樣更狠的

清朝以野蠻民族實現了對先進民族的統治,不僅要扼殺肉體,更要摧殘精神,其手段之狠辣是空前的。

一是直接的經濟剝奪—圈地。圈地運動不光英國有,清軍入關後也有,前後三次。順治元年十二月下令圈佔無主荒田, 安置八旗軍士。京師周邊哪有無主荒地?因為“主”已經在戰爭中流離失所;順治二年第二次圈地,在河間、灤州、遵化圈佔五萬多頃;順治四年第三次圈地,在順天、保定、河間、易州、遵化、永平等四十二府州內圈佔民地十萬多頃。每次圈地,都是因為入關的滿族人越來越多。幸虧滿族總人口不足百萬,否則情況更為嚴重。經過圈地運動,京師周邊的前明皇室、貴族、地主、百姓的財產被剝奪殆盡,甚至被迫離開家園。

清朝之野蠻,除了剃髮和文字獄,還有這兩樣更狠的

第二是肉體剝奪—剃髮。1645年6月,清廷頒佈剃髮令,目的是改變生活習慣和習俗,消除明朝印跡。因此江南人民爆發了多處起義,江陰人民抗清81天,消滅清軍三王十八將,七萬五千多人,清軍進城後瘋狂屠殺報復,十七萬兩千餘人全部被殺。嘉定對抗十萬清兵,舉行三次起義,是歷史上最殘酷的“嘉定三屠”,嘉定成為廢墟。清兵攻破揚州,屠殺十日,死亡人數八十萬以上。

清朝之野蠻,除了剃髮和文字獄,還有這兩樣更狠的

第三是精神剝奪—文字獄。康雍乾三代皇帝大興文字獄,製造血腥恐怖,殘暴程度較“焚書坑儒”更甚,目的是從精神上奴役人民,把人變成無思想、無文化、甘當奴才的順民。康熙雍正年間規模較小,乾隆時期已成家常便飯,乾隆共興了七十餘次文字獄,已不是鎮壓反清,純粹變成了爛殺無辜。在這個背景下,文化人鑽進八股文和故紙堆,消極避世,整個社會“萬馬齊喑”。

清朝之野蠻,除了剃髮和文字獄,還有這兩樣更狠的

第四是記憶剝奪—四庫全書。清朝文字獄下手那麼狠,如果認為乾隆搞《四庫全書》時候弘揚漢人傳統文化,那一定大錯特錯。乾隆把內府本、永樂大典本、私人藏書、國內流行傳本,統統集中起來,查禁、刪改和銷燬了大量古籍,是中華民族文化上的空前浩劫。前後被銷燬的書籍近三千種,六、七萬卷以上,數千年來人類文明的結晶,被毀掉一半,從此再無有骨氣的文章,只有軟骨頭的阿諛奉承之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