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动”就是多动症?故意跟老师对着干?这回让你彻底搞清楚

相信“多动症”这个词,你也听说过。我去超市买东西,看到一个奶奶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小孩子东摸摸西摸摸,跑来跑去,一刻也不停。旁边的大妈看着孩子奶奶,同情地说:你这孩子真不好带啊,跟多动症似的。孩子奶奶应和:幼儿园老师也说,他一点儿都坐不住,安静不下来,建议我们去检查,看是不是多动症。

孩子“多动”就是多动症?故意跟老师对着干?这回让你彻底搞清楚

孩子总爱动来动去,就是多动症吗?并不是。对于真正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就要尽量训练他们“静”下来吗?也不是。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说多动症这件事。

1、“多动”不是多动症

人们俗称的“多动症”,学名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缩写成ADHD。

孩子“多动”就是多动症?故意跟老师对着干?这回让你彻底搞清楚

ADHD有三种类型:

以多动为主型,主要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坐不住”“停不下”,小动作不断;

以注意力缺陷为主型,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

混合型,两种表现都有。

在临床上,男孩被诊断为ADHD的比例,比女孩高三倍,而且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但在科学家的统计结果中,男孩女孩注意力出问题的比率是一样的。

孩子“多动”就是多动症?故意跟老师对着干?这回让你彻底搞清楚

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注意力有问题的男孩,更多是小动作不断,更容易被发现,自然也就更容易被送去诊断和治疗;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女孩,很可能是在走神、做白日梦,只是不容易被发现。

对于多动症的诊断,主要依靠观察孩子的行为。小孩子好奇心强,天生爱探索,表现出来是在“多动”。有些幼儿园,不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要求三四岁的孩子坐在小板凳上“听讲”,敲小黑板讲1+1=2,念a、o、e, 孩子不感兴趣,不肯乖乖坐着,就会被怀疑是“多动症”。有些孩子只是调皮好动,就被贴上“多动症”的贴签,太冤枉了。有学者指出,多动症有被过度诊断的趋势,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大人和社会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2、多动症孩子的大脑

真正患有ADHD的孩子,不是故意跟父母和老师对着干,不是不听话,是他们的大脑功能有点障碍。

孩子“多动”就是多动症?故意跟老师对着干?这回让你彻底搞清楚

研究者发现,患有ADHD的孩子大脑,流向额叶和前额叶区域的血液明显减少,做行为控制任务时,大脑的前额叶和纹状体的激活不足。这些脑区与注意、工作记忆、反应抑制和规划相关,而这些功能是与儿童ADHD相关的核心认知缺陷。

虽然孩子的外在表现可能是“过于活跃”,但他们大脑里的问题是该活跃的区域“不够活跃”,自我调节能力和反应抑制能力不足。美国研究ADHD的著名科学家巴克利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不能有效地抑制自己的行为反应,大脑就像发了疯的钢琴师,胡乱演奏。

比如孩子们在听老师讲故事,这时窗外飞来一只小鸟,如果自控力好,孩子会看一下小鸟,继续听老师讲故事;如果自控力不好,孩子会立刻跑去抓小鸟,不管什么故事了,要是抓小鸟的路上听到蛐蛐叫,他可能又去找蛐蛐在哪儿,只对新鲜刺激做出反应,注意不持久。

ADHD发生率比较高,在中国的数据是5%左右,每20个人里有一个。它对孩子的影响确实比较大,注意力不集中和好动,对学习的影响不言而喻;冲动失控,也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

好消息是,多动症的孩子,通过治疗调整,症状可以改善,长大同样会有优异表现。在北京奥运会上一口气拿8块金牌的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小时候就被确诊过是ADHD。

对于ADHD,现在的常见治疗手段有行为矫正、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我今天想特别告诉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可以尝试,完全免费,那就是运动。

3、运动改善多动症症状

你可能有疑问,本来孩子就好动,你还让他多运动?你没听错,这是真的。

孩子“多动”就是多动症?故意跟老师对着干?这回让你彻底搞清楚

美国有一组研究者,邀请21个确诊有ADHD的孩子做了一个实验,这些孩子年龄从7岁到12岁不等,其中10个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另外11个孩子不参加。体育锻炼项目怎么进行呢?连续10个星期,每星期3天,在中午进行45分钟的锻炼,有专业人员带孩子们做准备、踢球、做操等等,达到中高等运动强度。结果发现,锻炼组的孩子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的水平都更强,注意力不容易分散,持续时间长。而且,父母报告显示,锻炼组的孩子在行为表现上也有好转。

另一组研究者邀请参与实验的孩子年龄小一些,从4岁到9岁。这些孩子里有普通小孩,也有ADHD高风险的小孩。在12个星期里,孩子们每天上学的时候,都参加一节特殊课堂,时间是半小时。但他们的特殊课堂内容不一样,有两种。一种是偏安静的艺术活动,比如剪纸、画画;另一种是偏活跃的体育活动,比如老鹰抓小鸡、丢沙包。结果,研究者发现,体育活动能减少孩子们的问题行为,对于ADHD倾向的孩子效果更明显。

孩子“多动”就是多动症?故意跟老师对着干?这回让你彻底搞清楚

为什么运动可以改善ADHD症状,具体的机制还有待研究。科学家猜测,可能因为运动可以增加大脑中的血流量,促进大脑毛细血管生长,提高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水平,产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脑里的这些变化能让负责反应抑制的区域活跃起来,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减少容易走神、冲动、多动的行为表现。不管怎么说,许多科学家认为,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健康,对有ADHD的孩子有很大帮助——当然,对普通孩子也是好处多多。

最后,如果老师或是家长觉得孩子有“多动”的倾向,影响到他的学习和生活,比如相对于同龄人来说,孩子注意时间短、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冲动失控、坐立不安,要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寻求专业诊断,不要自己下结论。多动症是和大脑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大约5%,我们不能轻易地认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就是多动症,这需要专业医生的判断。缓解多动症症状的好方法是体育锻炼。你有get到吗?欢迎请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