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的根本栽培好,什麼叫「根本」呢?(宣化上人)

要孝順父母,

因為父母是人的根本,

要在一生中盡到做人的責任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地藏王菩薩生生世世都很孝順父母,所以這一部《地藏經》就是佛教的一部孝經。

孝是人的根本,人如果不孝順父母,在一生中就未能盡到做人的責任。

為什麼呢?

父母生我、養我,如果長大不知道報恩,這就是對於做人的義務沒盡到。

孔子一直提倡孝道,因此有一部《孝經》。《孝經》上說: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參,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把人的根本栽培好,什麼叫“根本”呢?(宣化上人)

這是孔子和曾子有關孝道的一段對話。

“仲尼居”,仲尼在杏壇里居住。“曾子侍”,曾子在那兒侍候著孔子,因為那時候曾子是孔子的學生,學生要侍候老師。

孔子講孝道,我們不但要孝順父母,也要孝順師長,有的時候,孔子要喝茶,曾子就去斟杯茶來;孔子想做什麼,曾子就侍候他。

孔子就說:“先王”,中國的古聖先王。有 “ 至德”,至是到極點了,已無異出家。最大的德行到極點了。“要道”,最重要的一個道理。“以順天下,民用和睦”,老百姓用這個道理,就和睦不爭了。“汝知之乎”,你知道不知道啊?

“曾子避席”,曾子就站起來;避席,就是站起來。“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說:我曾參哪!很愚痴的。不敏,就是不聰明。唉呀!我曾參哪!很愚痴的。我怎麼會知道呢?我不知道啊!

“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孔子說,這個身體髮膚──頭髮、皮膚,是從父母那兒得來的。“不敢毀傷”,你不要隨隨便便就把它損壞了。“孝之始也”,這樣是孝的開始。

可是啊!美國一般人誤解孝道,怎麼叫誤解孝道呢?說是中國那個孔老夫子說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就出了一班嬉皮,頭髮也不剃,臉也不洗。洗臉他說是傷了皮膚;剃頭剪髮,他說傷了頭髮,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

把人的根本栽培好,什麼叫“根本”呢?(宣化上人)

不敢毀傷,不是說你一剪去,這就毀傷了;不是說你洗洗臉,這就傷了皮膚了。這意思是叫你不要把它破壞了。剪髮,這是一種時代的習尚,應該隨著時代,把頭髮剪了。

現在有些嬉皮就想轉移時代,他說孔子講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你說怎麼樣?他去吸鴉片煙,食“馬爾娃那”(大麻),他說這些都不毀傷身體。這東西把身體的細胞弄死了不知多少,把身體搞得也不健康了,這根本就是毀壞身體!而他不說是毀壞,反而說是孝道。這樣的人把父親、母親撇到九霄雲外、十萬八千里遠,問他:“你父親是誰?你母親姓什麼?”他甚至都忘了,而他還說這是行中國的孝道,這完全是錯誤,這種思想完全要糾正。

你說你發不剃,卻把身體搞得一天到晚胡作非為的,甚至於去打劫,去作一些不好的事情,你說這會跑到什麼地方去?將來要是被一槍打死了,這才真是不孝。如果犯法打劫,或者把警察槍殺,或者警察把他槍殺,這是不是“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呢?這是錯誤的。

所以我希望在這個國家,人人都循規蹈矩,都守法,把這種不好的習慣改正過來,不要生一種怨恨心。

我們人要慎行身心,在任何地方都要對人有益處,對於國家世界也要有益處,不要對世界有所害,這是我的希望。如果人人都這樣子,不願意做工,也不願意從事生產,這國家一定會不好。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現在學佛法,人人都應該去做工,來幫助世界,幫助人類,以身作則,自己做個模範,來影響整個社會,令人心都變成好的,這是我們佛教徒的責任。

在美國,本來許多制度都非常好,尤其在教育方面。美國的教育這樣普及,這樣鼎盛,比其他國家的教育都辦得好,所以能做世界的一種榜樣。

如果每一個人再知道孝順父母,能以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君子你要找到這根本,根本若能立得住,道就生出來了。

把人的根本栽培好,什麼叫“根本”呢?(宣化上人)

什麼叫“根本”呢?

孝順父母,悌敬兄長。

對兄長要和氣、不能打架,這叫弟(悌)。“孝悌”這兩個字,是每一個人的根本。若人人能找到根本,人人都知道孝順父母,那麼,美國這個國家就一定更好。因為孝順父母的人,就不會去做種種非法的事。而你若能守法,就是國家一個良好的公民;整個國家的人,都變成良好的公民,這也可以說是做整個世界的好公民。因此可以說,你引導整個世界的人類都向好的路上走。所以,首先人人就都要知道孝順父母。

如果人不孝順父母,那父母生兒女有什麼用?父母生了兒女,要養兒女,養到十八歲以後,兒女自己就飛了,不管父親、母親。等父親、母親老了,到養老院去,雖然說是國家養他們的,但是一點親情都沒有,在那兒孤伶伶的,很無依無靠的。要是自己的子女能孝順父母、照顧父母,這樣是最好的,令老年人有所安慰。不然的話,把小孩子養大了,他就飛了,好像雀鳥似的,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中國有一句話,說“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烏鴉養大的時候,小烏鴉就找食物給老烏鴉吃,養到老烏鴉又恢復了它飛的能力,這才算終了,所以中國稱烏鴉為“孝鳥”。羊羔子在吃奶的時候,兩條前腿要跪下。人如果不孝順父母,那連烏鴉和羊羔子都不如,這並不是罵人,這是人人都應該知道的道理。

釋迦牟尼佛為母親說法,說個什麼法?說《地藏菩薩本願經》這個法。這個法是說孝道,人人都應該孝順父母。

為什麼要孝順父母?

因為父母是人的根本,你孝順父母,就等於自己給自己上肥料一樣。自己行孝道,就是在自己的根上灌溉肥料。

所以如果不孝順父母,將來絕對沒有什麼前途的,要是能孝順父母,這把你的根本栽培好了,將來一定會有很光明的前途。所謂本固枝榮,根本栽培好了,枝葉自然就會欣欣向榮;根深葉茂──你這根培得深了,你的枝葉也會茂盛。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說這個法,那麼往後都是釋迦牟尼佛為母說這種種的道理。

恭錄自《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

把人的根本栽培好,什麼叫“根本”呢?(宣化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