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所有的結局,都是一種償還

李斯:所有的結局,都是一種償還

1

李斯一定想不到,有一天他會陷入和韓非子相同的境遇。

當年,韓非子被李斯、姚賈誣陷,因此被秦王嬴政下獄,在獄中,韓非子想要自陳,卻被李斯所阻,最後又死於李斯之手。

而如今世事輪轉,李斯也被趙高陷害下獄,更巧合的是,他和當時的韓非子一樣,陷入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境地。

這位昔日威風八面的丞相,在其最得意的時候,他的兒子娶的都是秦國公主,他的女兒嫁的都是秦國公子,他一過生日,滿朝文武都來賀壽,門口的馬車停都不停不下。連他自己都認為自己富貴到了極致,以至於感嘆“物極則衰”。

然而一旦下獄,不但自身難保,而且連自己的兒子和門客都受到了牽累。曾經的千金之體,不得不屈服在趙高的嚴刑拷打之下,《史記》上說他被打了一千多下,終於屈打成招,承認自己謀反。

陷入九死一生境地的李斯,沒有選擇自殺,他相信自己的辯才,當年他就是以辯才說服秦王嬴政的,這一次,他依然相信自己可以說服秦二世胡亥。

他給秦二世寫了封信,在信裡他不厭其詳地陳述自己的功勞和忠誠,希望秦二世看到之後能赦免他——或者,起碼得到一個面陳的機會。這封信文采斐然,聲情並茂,令人動容,可是趙高輕飄飄地說了一句話,就讓他的努力付之東流了:“哪有罪人能上書給皇帝的呢?”

這一刻,不知道他會不會想起自己的同門韓非子,曾經他也是這麼對待韓非子的,趙高不過是依樣畫瓢而已。

當初做的惡,如今化作了惡果。

命運很神奇,有時候你不信因果,可是因果偏偏就發生了。

2

秦二世喜歡享樂,又殘暴不仁,對百姓實行嚴刑峻法,大興土木,疲竭民力,終於引發了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

而李斯勸諫不得,為了保全名位,選擇了違心取悅秦二世,順著秦二世的心思,說天下之所以大亂,是因為刑罰還不夠深重,督察還不夠到位。

秦二世大喜,於是督責越來越嚴厲,收稅多的被視為能吏,收稅少的被視為庸吏。本來百姓都已疲竭不堪,秦二世卻還變本加厲地橫徵暴斂,於是不但平民獲罪的很多,很多官吏也因此獲罪,造成了“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積於市”的人間慘象。

這一切,李斯都難辭其咎。

如果說李斯之前篡改秦始皇遺囑,還可以說只是上層內鬥,對秦始皇不忠,那麼,他慫恿秦二世為害的行為,可以說是殃及了無數平民官吏,危及了整個國家的正常秩序,罪責不可謂不深重。

而李斯做這些事的出發點,都只是為了保全自己。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都認為李斯的悲慘結局是罪有應得。

亞里士多德說:“人們為善的道路只有一條,作惡的道路可以有許多條。”

有時候一個念頭、一次動搖,就能把一個好人推向作惡的深淵,而作惡,從沒有不付出代價的。

3

秦國的刑律,李斯也是參與的制定者之一,秦法向來以嚴厲著稱,其中又以連坐和肉刑最有名。

在制訂刑法的時候,李斯肯定也沒想到,有朝一日他自己會被施以最重的刑罰——夷三族和五刑。

這兩種刑罰都非常殘酷,尤其是五刑,可謂殘忍至極。(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了解。)

在臨死前,李斯對他的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我想再和你牽著黃狗,一起出上蔡東門去打兔子,還能辦得到嗎!

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他幡然醒悟,權位名利,如同過眼雲煙,在這一刻顯得多麼的無足輕重,而他卻為此賠上了所有:身前,他不能保全家族和性命,身後,他不能保全名譽和道德。

你可以說,他本已功成名就,卻又一敗塗地;也可以說,他原本作惡多端,實在罪有應得。

不管你做了什麼,最後你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是嗎?

4

可惜的是,李斯的人生悲劇,並沒有因為李斯的湮滅而消失,反而在歷史長河裡屢有上演。

為了慾望,為了名利,為了理想,人們有種種原因,卻走上了和李斯相似的道路。這在我們這個國度裡屢見不鮮。

但最終,我們或許會領悟到:所有的結局,其實都是一種償還。

胡適說過一段話,今天讀來依然如新:

我們今日所受的苦痛和恥辱,都只是過去種種惡因種下的惡果。

我們要收將來的善果,必須努力種現在的新因。

一粒一粒的種,必有滿倉滿屋的收,這是我們今日應該有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