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智力橫絕於世,禍敗迥異尋常

公元前284年,李斯出生在楚國上蔡(今駐馬店上蔡縣)一個小康家庭。這位鄉間少年喜歡牽著大黃狗,追逐田間的野兔。夕陽晚風,良田阡陌,無憂無慮的少年還沒想到,有位雄主等著他去輔佐,而這改變了整個戰國的歷史。

李斯:智力橫絕於世,禍敗迥異尋常

開始覺醒

李斯成年後,成為了一名郡裡的小吏,天下大事離他很遠。有一次,李斯檢查倉庫,看見了幾隻大老鼠正吃著糧食,見了人也不躲,很是安逸。李斯沒有前去驅趕,反而想起了之前在廁所看見的老鼠,吃著汙穢的食物,看見人就四散而逃。同樣是鼠,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李斯不由感嘆道:“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像老鼠一樣,在於所處的環境。

自古成大事者,無一不是有著大志向的人,這與時間身份毫無關係。我喜歡的一位作家羊總說過:“人的一生總要遺失很多東西,而沒有什麼比遺失夢想更讓人難以察覺,又更讓人痛徹心扉的事了”。如果你覺得生活開始失去色彩,請拾起你的夢想,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刻。

李斯覺醒了,他有了夢想,並開始為之行動。

拜得名師

當時的社會形式處於大變革、大動盪時期,各諸侯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招賢納士。各家學派爭芳鬥豔,百家爭鳴。好比孫悟空求道來到了三星洞,非長生術不學。李斯同樣目標堅定,選好了自己的專業和導師,他來到齊國拜荀子為師,學帝王之術。

李斯:智力橫絕於世,禍敗迥異尋常

荀子名況,字卿。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勸學》很多人都讀過,他主張“人之初,性本惡”,與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的觀點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當時荀子在齊國的稷下學宮擔任祭酒,稷下學宮是齊桓公(田氏,非春秋霸主小白)所建,是中國最古老的學府,相當於現在的社科院,是各類高等人才交流傳道的地方。荀子前後三次擔任祭酒,可見其學識名氣之大。

李斯拜在荀子門下之後刻苦學習,認真分析天下大勢,心中漸有所得。在這裡他還遇到了同窗韓非,韓非是韓國公子,才情氣度非常人能比。李斯深感羨慕之餘,心中也生起了一絲嫉妒。

學成後,李斯找準了自己前進的方向,決定西去事秦。當時,縱橫術盛行,自蘇秦、張儀之後,,很多人紛紛效仿,朝秦暮楚,出入王侯之家,享各國禮遇。李斯敏銳的察覺到秦國吞併天下之心,縱橫術不再有遠大前景。他對老師荀子說道:“此布衣馳騖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

西去秦國

到了秦國之後,恰逢秦莊襄王去世,十三歲的嬴政即位。國家大事都由文信侯呂不韋處理。李斯前去拜見呂不韋,受到呂不韋賞識,舉薦他在秦為官。

後韓國人鄭國遊說秦國修建灌溉渠,被秦國察覺到是韓國的“疲秦”之計,有王公大臣向嬴政提議,認為這些外國來秦的人都沒安好心,建議驅逐出境。嬴政於是頒佈驅逐令,李斯也在其中。

做了很多努力的李斯不甘心就這樣離去,心情激盪之下,寫下《諫逐客書》上書嬴政,李斯言辭懇切,文采斐然,對秦國曆史如數家珍,他從春秋時的秦穆公求賢百里奚等人說起,一直寫到秦昭襄王重用魏國人范雎。並提出“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廣”。

嬴政看後,很受觸動。派人急追李斯,並取消了“驅逐令”。李斯見到嬴政後,立即向嬴政獻計:派謀士持重金賄賂各國位高權重之人,對於不接受籠絡的派人前去刺殺,離間各國君臣。嬴政採納了李斯的建議,派他為客卿。這條計策為後來秦國掃滅六國清楚了很多障礙,趙國最後的名將李牧就被此計害死。

注:關於李斯遭逐和向秦王獻計這兩件事發生的順序,《史記》與《資治通鑑》記載不同,我更偏向於《資治通鑑》中的記載。

加害韓非

李斯:智力橫絕於世,禍敗迥異尋常

自從受到秦王重用後,李斯開始平步青雲,官至九卿。這時鄰居韓國想臣服秦國,派韓非為使者來到秦國。韓非之名,秦王也早有耳聞,一直想得緣一見。韓非有點口吃,便向秦王上書得天下之策,秦王看後十分高興。李斯深知韓非才能,擔心自己地位不保,便趁機向秦王說韓非的壞話,致使韓非下獄,最終韓非被李斯逼死。這是李斯第一次展露出了對權勢的眷戀,和對能威脅到自身地位之人,不留餘力的抹殺。

官拜丞相

公元前221年,在李斯的輔佐下,秦始皇滅掉六國,統一中國,李斯受封為左丞相。當上丞相之後,李斯積極諫言,展示了他非凡的政治智慧。他提議的“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與貨幣,廢除百家之學,依法治國等政策一一被秦始皇採納。李斯不僅文采極好,他的書法造詣也是極高,被魯迅稱為書法鼻祖。

李斯也極受秦始皇恩寵,他的三個兒子都娶公主為妻,聖眷正隆。有一次秦始皇出遊,在山上看見李斯出行,車馬隨從眾多,場面甚大,心裡極為不悅,有人將此事告訴了李斯,於是李斯開始低調了起來。秦始皇知道十分驚怒,把當時在場的人全部殺了。秦始皇身邊的人都向他告密,可見李斯的權勢之大。

沙丘之變

秦始皇第五次東遊時,帶著最寵愛的兒子胡亥,太監趙高,丞相李斯等人。到了沙丘時,秦始皇駕崩。趙高、胡亥篡改遺詔,並拉李斯入夥。當時蒙毅、蒙恬兄弟深受秦始皇信任,很有權勢,他們一直支持著素有賢名的公子扶蘇。趙高向李斯說道,如果扶蘇即位,一定會任用蒙恬為相,胡亥仁慈忠厚,他若能即位,一定會重謝於你。

李斯嚐到了權利的滋味,再讓他放下,已經是很難了。於是他做出了一個改變自己後半生命運的決定,與趙高一起狼狽為奸,假傳遺詔。

身死族滅

秦二世胡亥即位後,重用太監趙高,殘害手足,逼殺大臣,縱情享樂。等到陳勝登高一呼,各地揭竿而起,起義軍打到咸陽城了,秦二世才大驚失色。他數次責怪李斯身居三公之位,不謀其政,使得天下盜賊四起。

見識過秦二世殘酷手段的李斯極為惶恐,擔心自己受到牽連。連忙上書,建議秦二世採用嚴刑律法,獨斷專行,高壓統治。這樣才換來了秦二世的喜悅,逃過一劫。

這時候的李斯已經徹底黑化了,他貪戀權勢,不肯為國續命,反而助紂為虐,置天下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李斯:智力橫絕於世,禍敗迥異尋常

而他曾經的政治夥伴趙高侍恩專恣,獨攬大權,橫行暴斂,終於向李斯伸出了獠牙。他向秦二世獻讒言說,李斯與陳勝是老鄉,當初吳廣進攻滎陽的時候,李斯的兒子李由為三川郡守,不肯出擊,他還聽說李斯與陳勝有書信往來。

李斯聽聞之後,驚恐之餘決定上書反擊。他例數趙高所犯罪行,勢大欺主,有不臣之心。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趙高曾是秦二世的老師,兩人關係非比尋常,秦二世把李斯上書的事情告訴了趙高。

趙高誣陷李斯父子謀反,秦二世將李斯收押入獄,交由趙高審理。趙高對李斯嚴刑拷打,逼其認罪。李斯在獄中仰天長嘆:“悲呼,不道之君,昔者桀殺龍逢,紂殺王子比干,吳王夫差殺伍子胥。此三臣者,豈不忠哉!然而不免於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

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受盡酷刑,腰斬於咸陽城中,三族被滅。他死前回憶前塵,流著淚對二兒子說道:“我多想和你們一起在上蔡牽著狗,追趕兔子啊!”

而諷刺的是,被趙高誣陷叛國的李由,與項羽、劉邦交戰身先士卒,死戰不退,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李由死前,手握長矛,怒目圓睜,起義軍見之動容。項羽感其忠烈,將李由葬在他的故鄉上蔡。

君子可欺之以方,而趙高之流內心毫無畏懼,沒有底線。李斯與他們同謀,無異於與虎謀皮,論陰險奸詐,搬弄是非,他顯然不是趙高的對手。就像幾十年前他對付韓非一樣,趙高以更慘烈的方式回擊於他。假如李斯能力挽狂瀾,擁立扶蘇稱帝,大秦帝國的命運又會是怎樣呢?但歷史沒有如果。痴迷權貴終虛職,浪漫江湖也掛戈。採菊東籬還得意,何須悔恨嘆蹉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