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繁华,终于沦落”,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人生经历了什么?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人生经历了什么?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如今说到《红楼梦》,更多的谈资来源于对其中人物性格、命运的分析,也就是更多地集中于从个体生活轨迹中寻找性格决定命运的实证,那么作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的生活经历对于这部作品的出现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人生经历了什么?

曹雪芹塑像

首先,就曹雪芹的家世来说,祖上属于包衣奴才,根据史料分析,包衣对于清朝皇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了。因为,就曹家包衣所享受到的待遇来看,其属于皇帝的亲信,从社会阶层来讲,可以算是旗人中的中上层。就曹家三四代人的朋友圈来看,曹家身处于世家人群中,这点我们可以从纳兰性德的一篇文章中的叙述看出:余谓子清: ‘……今我国家重世臣,异日者子清奉简书乘传而出,安知不建牙南服,踵武司空。这里的子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家重世臣”说明在纳兰性德的眼里,曹家可以算的上是世家了。作品就是作者生活轨迹的反映,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曹雪芹的笔下,透漏着世家意识,虽然他的出身不是世家,但是这种生活让他在自我认知上开始有了世家的自我认同。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红楼梦》在最开始是在清朝上层社会流传,并且乾隆皇帝看到后很淡然地认为其中部分来源于织造府,而一些曾经与曹雪芹交往过的有人则对此深表认同,“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因为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其中的意味。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人生经历了什么?

曹雪芹纪念馆

其次,从《红楼梦》书中所描写的个人结局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阶层固化。刘精明对阶层固化是这样定义的:一旦社会阶层之间在诸多特定资源或机会分配方面的相对差异长期保持不变,或者稳定下来的时候,特别是一些特定人群对那些重要的社会资源和机会具有相对的垄断权利、而另一些人被阻碍在外的时候,我们称这样的社会阶层被“固化”了。纵观曹雪芹的家族兴衰史,曹家的兴旺在康熙朝,衰败在雍正朝,从康熙对曹家的特殊待遇可以看出康熙对于其还是很庇护的,但是衰败之际上康熙已经不在,而曹家这时候也并没有足够的力挽狂澜的人物在朝中任职,虽然这个黑锅并不能直接让雍正来背,但是在康熙朝积累下的大量债务和后继无优秀人的局面可以说是曹家衰败的两个重要原因。

在《红楼梦》中,上有元春之死失去靠山,下有本想通过宝玉和宝钗的结合来让宝玉走仕途之路巩固好上一辈的资源,却不想在得知黛玉含恨而死后后宝玉选择出家,而荣国府和宁国府两府的下一代传人均没有很好地做好代际内的传才的局面承,导致上一辈的财富和权力很好地交接给下一代,最终“富不过三代”,在这种上下夹击的局面中,两府的没落最终是免不了的。所以书中的“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看似是对自己命运的慨叹,实际上是对家族命运的的叹息。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人生经历了什么?

曹雪芹的题词算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描写了。

参考文献:

樊志斌:《曹雪芹家世生平研究述评》,《红楼梦学刊》,2013年第6期

樊志斌:《曹雪芹与《红楼梦》描写、批评中的“世家”意识》,《曹雪芹研究》,2016年第1期

苏萍:《解析曹雪芹寄寓贾宝玉的人文理想》,《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人生经历了什么?

华 兴 春 秋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人生经历了什么?“生于繁华,终于沦落”,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人生经历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