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要挑肥揀瘦,父母以身作則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要挑肥揀瘦,父母以身作則


現在家庭中的孩子,在家裡都是寶貝,父母都在盡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寧可自己累一點,也要給孩子最好的。

有很多孩子,生活在衣食無憂的環境裡,即使家庭困難,父母也承擔了一切壓力,粉飾出一番“太平盛世”。孩子從來不知道生活的艱辛,花錢大手大腳,吃飯挑肥揀瘦,再完好的衣服也挑剔。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要挑肥揀瘦,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養成浪費的習慣,父母的反應往往是抱怨過後,遷就繼續。父母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孩子不能比別的同學差,尤其是女孩子,通常有富養閨女的說法,應該顯出富家小姐的派頭,所以儘量滿足女孩的要求,結果導致女孩越來越任性,越來越虛榮。

成由勤儉敗由奢,孩子一擲千金,將來事業難成,甚至連日常生活都難以打點。孩子手中的錢來源於父母,從根本上看,孩子的浪費是父母約束不力造成的。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要挑肥揀瘦,父母以身作則


商場中,一個女孩子拉著父母走進一家服裝專賣店,二話不說就上前挑選運動裝。

母親說她穿的運動裝幾乎還是新的,她卻說再穿就會落伍。

旁邊的父親一邊掏銀行卡一邊說:“現在不少父母以孩子身穿名牌為榮,孩子穿的體面父母臉上也有光,做父母的苦一點兒不算什麼,再苦不能苦孩子。我這一輩子就這樣了,不能讓孩子也像我這樣,看著孩子穿得體面、吃得舒服,我心裡高興。”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要挑肥揀瘦,父母以身作則


看來,要幫助孩子增強節儉意識,首先應該糾正部分家長的教育觀念。很多家長對孩子有求必應,只是擔心有求不應會讓孩子受委屈。

出於對自己清貧童年的補償心理,也有很多家長想讓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其實,節儉並不是宗教式的修行,要在壓抑慾望和肉體痛苦中超脫;節儉也不是丟人的,會讓孩子感到受委屈。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要挑肥揀瘦,父母以身作則


相反,節儉是對生活的理智態度,也是對自己行為的一種高要求,讓孩子明白只有高尚的人才能夠做到節儉,這樣,孩子不僅不會感到羞愧,還會感到光榮。

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父母可以:

把增強孩子勤儉節約的意識作為塑造孩子良好品德的開端。為孩子創造儉樸的家庭環境,讓孩子繼承中華民族的儉樸傳統。

讓孩子在生活中的小事上養成節約的習慣。比如愛惜糧食、隨手關燈、節約用水。

讓孩子學會衡量支出。孩子小不會理財,家長可以將家裡的收支情況講給孩子聽,和孩子商量節省又實用的生活小妙方。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要挑肥揀瘦,父母以身作則


這樣慢慢引導,孩子會明白一粒米、一度電、一滴水都是辛勤勞動換來的,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行的費用都是辛苦掙來的,讓懂得幸福生活的不宜,感恩父母的辛苦,知道心疼孝順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