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慈心?爲什麼會時有時無?

什麼是慈心?為什麼會時有時無?

什麼是慈心?為什麼會時有時無?

慈心就是慈悲、大愛之心。它一升起,就是想利益眾生,只做對眾生有益的事情。純淨的慈心,無條件、無所求。不夠純淨的慈心,有條件、有所求。一般社會人士的行善、佈施,往往就是有條件、有所求。當然,有已經比沒有好,再逐漸地淨化、可以提升上來。

為什麼慈心有時候會有,有時候會沒有?我講最深的,因為自身的清淨本心還沒有、流露出來,還處於用自我在修、在做,有為法的階段。

如果不願意為別人奉獻、付出,很吝嗇,或是充滿嗔心,這是迷失得更嚴重的。這時候願意用慈、悲、喜、舍來對治貪、嗔、痴,不錯,慈心的觀念熏習進來了,心量也會逐漸地打開。

但是有時候慈心能夠流露出來,有時候擠也擠不出來。尤其是遇到跟自己那個自我想抓取的一面衝突的時候,什麼叫慈心玩意兒,都把它拋掉了。

人沒有經歷過這些,沒辦法成長。在這個有為、有修、有學的過程,環境很重要!同參道友、良師益友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我們加入更多的正能量,讓我們在墮落的時候,可以提醒我們。

如果結交的是狗肉朋友,本來還有一點要向上的善心,很容易被人家一煽動、一拉就下去了。

再來,如果你真的能夠淨化、成長,來到無為、無學的階段,慈悲心、愛心,都是自然地流露,不假任何造作。別人要汙染,也絕對汙染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