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之:细说连桥之太平桥

乡愁之:细说连桥之太平桥

太平桥在赵北口村南,跨于赵王河上。其在赵北口十二连桥中排序为第十二桥(也有文献里记为第十一桥,概因统计方法的不同,待将来详述)。之所以将其放在前面来讲,是因为太平桥对于赵北口而言包含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和实际价值。

一、概况

太平桥位于赵北口村南之十方院,《任丘县志》载:其长九丈,阔二丈五尺。桥南立有一座石坊,石坊上南北各有一匾,其北为“枣林晚渡”;南为“十里荷香”,此二者皆为任丘六景之一,为原任丘知县刘统所题。该坊原有二匾,书为“宝土卧在”、“地界瀛洲”八字,据传为宋代大书家蔡京所写。

坊之南有十方院。十方院至今地名尚存,然村民多已不知其所以然。实则十方院为道观,又称金阙宫,为道教主流全真派之道场。所谓十方院是取其“十方丛林”之意,是道教中规格相当高的建筑。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尚存山西太原、河北鹿泉、福建泉州等几处十方院。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清史专家卢忠民教授的《近代冀中庙会集市》一文描述,在民国以前十方院尚有庙会,日期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到六日。

乡愁之:细说连桥之太平桥

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十方院还是津保航运的重要码头,在桥东侧曾立有一石碑,上书“顺水通津”四字,该碑为青石质,长约五尺,高二尺余,厚六寸,下有碑座。

二、赵王河由来

赵王河,古称运粮河或藏粮河。《任丘县志》载:其“由肃宁至河间,错高阳入任丘界”,自十二连桥西侧之烧香淀穿太平桥而过,循千里堤蜿蜒东行经苟各庄、史各庄、至新镇与拒马河相汇,始称之为大清河。宋以前,该河称为运粮河,概因汉唐以来雄霸地区长期作为中原地区的北方边界,屡受匈奴及契丹民族侵扰,该河也因此长期作为补给雄霸三关的主要水上通道,因此得名。三关者即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与三关相应的有三口,即赵北口、张青口、苑家口。口者即为关前必经之路也,关口一词便来源于此。

乡愁之:细说连桥之太平桥

据宋《太平广记》记载: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赵匡胤奉周世宗柴荣之命领兵伐辽,收复瓦桥关。期间赵匡胤曾在赵北口屯兵筑堡,做为进军瓦桥关的重要军事要塞。后人因此将唐兴口更名为赵堡口,将运粮河更名为赵王河(因当时赵匡胤并未称帝)。还有一说,因为当时南唐是赵匡胤最大的军事敌人,因此忌讳唐兴口之名,随改为赵堡口。总之,此次更名在赵北口地理名称演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转折作用。

三、十方院码头与津保航运

乡愁之:细说连桥之太平桥

津保航运即大清河航运。自燕王扫北定都北京之后,中国的北方开始从战火连绵的边境地区逐步演变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通过移民、拓垦、兴商等举措,使得整个北方地区日趋富庶。由于商贸往来的频繁,大清河航运也逐步兴起,至清末民国时达到了顶峰,赵北口也逐渐形成了“水则船帆竞渡、市则商贾云集”的繁华市镇景象。在全长385华里的津保航线上,十方院码头正好位于航道的中心点上,而且又是进出白洋淀的咽喉,因此成为了整个津保航线里边最为重要的码头之一。据民国史料记载,十方院码头长264米,河宽42米,水深1.5米,月吞吐量最高为2500吨,足见当初商贸之兴盛。另据清史专家卢忠民教授的《近代冀中庙会集市》一文分析,鄚州大庙之所以在明清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临近津保航运的十方院码头,以及连接南京到北京的京德御道。

四、太平桥之毁灭

太平桥建于哪个年代笔者并未找到准确的史料,仅在《任丘县志》中记载:“桥俱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知县吴祖修奉文重修”。但该桥毁灭于哪一年却有明确的记载,即上世纪六十年代(公元1968年)。为响应党中央“一定根治海河”的指导方针,在赵北口南4公里处开赵王新河,建枣林庄水利枢纽。同时彻底拆除十二连桥南六桥建设溢流堰水利工程,使得十二连桥永远成为了历史,赵王河也随即从地图上消失。

录前人所咏太平桥一带美景诗篇于文后,供读者赏析。

枣林晚渡

枣林称古渡,隔岸有人家。

击楫争残照,扬帆趁落霞。

遥途连下省,接轨入京华。

欸乃声犹竞,长堤集暮鸦。

十里荷香

翠盖红云散野塘,乘流静挹远来香。

迎薰玉尘萦兰气,带露花裙袭蕙芳。

饮汁须中唯蛱蝶,浴波叶底是鸳鸯,

谁家度曲斜阳外,十里清风送晚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