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亦旧

《新县亦旧》

0

时代尚新,历史崇古。遍翻二十五史,皆以县为最低。民国始设乡,共和国袭之,以为行政。今云行政村者,乃附会牵强,应名其曰自制村,或建制村。

封建历朝,秦为郡县,后各为三级,县以下为百姓自制,宗族乃大。故古人重孝廉、义门、牌坊、修祠、合谱。

国史之外,州县志之风,始于宋。民国乱世之间,仍有《重修信阳县志》,及《光山县志约稿》。封建专制也简约,清末一千余县,民国千九,今两千五百。君主以孝义冶天下,今多以律法绳之。

1

新县之始设,乃取光山三十里之五里十七保,兼麻城黄安少许,合为一县,时民国二十一年秋。

故名之中,今尚存者,不过神留桥、沙窝、长潭、千斤及塔尔。原董范店者,不知今董店、范店孰为继承?

明清自制,乃取里保甲牌四级。民国十七年立法,改区乡闾邻;二十八年新县制为区乡保甲。因战事频繁,各省改制不一。

五八年共和国始推人民公社政权,下设生产大队及生产小队。八十年代公社改乡,大队改村,小队改组。

2

考一县之旧,无外古人、古迹与古风耳。新县古人而有名者,多出明清,开国诸将尚不为古。但有一将名孟珙者,传为孟良嫡孙。孟良乃《杨家将》人物,各地之孟良崮、孟良营、孟良梯乃至新县孟良山,或因演义而生,不足证也。而言孟珙者,天下独此一家。

今信阳多地流传杨八姐故事,更不足信。“金刀扬令公"乃北汉降宋,宋辽之争未在信阳,而宋金之战时已无孟良、八姐矣。

据乾隆间《光山县志》:“乾隆丙午知县杨殿梓搜访遗碑,于关上得一残碣,高三尺许,刻一人像。”今“白沙关万人暴动遗址”陈列室,有石碑人像,如光山志所言,然人像为仕官打扮,非武人装束。碑左刻“开宝六(元?)年三月十二日”,右刻“省条开白沙关”。由此可断,人物更早于孟良,岂孟珙之像哉?

3

“光黄古驿道”于县境有五道八关,至少有两道三关早于光黄,乃白沙关木陵关与土门关。郦道元《水经注》所言木陵关,及《北魏书·地形志》所言白沙关,皆千五百年矣。其余五关,依《河南通志》,不晚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彼时宋金对峙,或有孟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吾湾有一古柏,二人合围。千斤杨高山村亦存千年银杏一十四棵。

吾村石桥,乃建于“元大德十一年”,是故有“神留桥”之名。旁有古村丁李湾者,亦元末所建。

吾乡境内有韩皋墓。皋为唐玄宗天宝间生人,五朝为官,历肃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官至吏部尚书兼太子少傅、左仆射。赠太子太保。

金兰道观,建于宋理宗端平年间,为现存最古建筑。

4

信阳“豫风楚韵”,独新县无豫风,难以被中原文明同化。新县人敬鬼神、重喜丧,厚葬厚祭之风两千年未变。丧礼必请吹打乐,“基础锣鼓径”流传于各乡、村、组。

又有“偷梁”之俗,或源自“若国盗牛”,其俗仅存湖北。元宵节“送亮”及三月三“鬼节”,亦仅存于楚地。流传甚久,难以探源。

新县口音,不同于信阳诸县,近黄冈、九江。饮食不喜面条馒头,面食需咽菜。新县少年不知有冬至节,此乃不受豫风影响之显证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