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轟炸機的現狀,短板明顯,有待提高!

隨著改革開放後,祖國的經濟騰飛,在軍事上的投入也增年遞增,特別是最近幾年的殲20服役,遼寧艦的服役,001A航母下水,讓國人感到深深的自豪,但是我們也不能僅僅只看到優勢項,木桶效應往往會對戰爭形成巨大影響,正視自己的短板才能提升整體水平,而我們今天的便是戰略轟炸機。

中國戰略轟炸機的現狀,短板明顯,有待提高!

差距需要正視!曾經中國的轟炸機水平在全世界都是一流水平,轟-6的生產原型本為蘇聯時期的圖-16中型轟炸機,整個從設計研發到落地成型過程進行了十多年,其水平仍處於世界一流,遠程進攻能力讓中國驕傲一時,可惜的是從那以後,就開始逐漸滯後,四十多個春秋以後,轟-6後面不知道換了多少個字母,經過不斷的改造升級,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轟-6D,轟油-6,轟-6H,轟-6K,轟-6KH,等機型出世,不可否認它們相對於轟-6原型的提高,但是卻難逃其落後中型轟炸機的本質。拿到世界的舞臺來對比,就稍顯尷尬,就拿如今中國最先進的轟-6K來講,儘管整個轟炸機的內部早已改得面目全非,但是卻難有質的突破,轟-6K在原始的轟-6基礎上從最大載重9噸提升到12噸,最大航程從5760km提升到9000km左右,但是如果對比與轟-6K的美國B2轟炸機,最大載重23噸,最大航程12000km,具備隱身和超音速突防能力,對比於俄羅斯的圖-160轟炸機,最大載重22.3噸,最大航程高達16000km(亞音速,荷載9噸時),擁有超音速突防能力,兩國無論是最大載重還是最大航程還是突防技術領域都遙遙領先於中國的轟-6K,這就是差距,必須得正視。

中國戰略轟炸機的現狀,短板明顯,有待提高!

為什麼轟炸機發展緩慢?現代戰爭的對地打擊,各國都更多的使用戰鬥機來完成。因為轟炸機在現代空戰中生存能力過於低下,只能在擁有絕對空優的情況下使用。轟六的現有任務在現代戰爭中也主要用於攜帶巡航導彈充當一個平臺,而不是直接上空轟炸。所以中國對轟炸機的發展必然排在戰鬥機等其他機型後面。

中國戰略轟炸機的現狀,短板明顯,有待提高!

40年了,多少人等待著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出世,與轟-6同時期的殲7戰鬥機都退役了,殲20都出來了,但是轟炸機卻還是轟-6,儘管不能從數字來看待戰鬥力,但也反應出轟炸機方面40年來都未實現質的飛躍,突防能力少,航程短,荷載小,航速低,都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戰略轟炸機的現狀,短板明顯,有待提高!

戰略空軍缺少轟炸機領域終究是不完美的,轟-6系列的餘暉還能持續多久誰也不知,中國空軍還需要一把利刃,希望有一天,新的一代戰略轟炸機(網傳轟-20)能夠橫空出世,徹底趕上世界一流水平。

中國戰略轟炸機的現狀,短板明顯,有待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