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有房有車,還要開滴滴求好評?

前陣,一位朋友擼完串叫了滴滴回家。車是輛SUV,怎麼著也20來萬,車主年輕,穿著襯衫,二十七八的黃金年齡。

路上,兩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到了紅綠燈口,紅燈亮了,無話略尷尬。這時,車主微信來了語音信息,是個女的:老公,生意怎麼樣啊,不好就早點回家了。朋友下意識看了看錶,剛過九點,不早不晚。

後程朋友接了老婆電話,說快到家了,朋友問:兒子睡了嗎?後來,這句話讓兩人聊開了,原來車主老婆剛懷孕。兩人開心聊了後半程,朋友關心的是開滴滴細節,司機關注的是帶孩子經驗,還解嘲說開滴滴是掙點奶粉錢。付費時候,朋友不僅給了好評,還把四大選項全選了,算是鼓勵吧。
為什麼我有房有車,還要開滴滴求好評?

這個例子,算是解了本姑娘心中困惑多年的疑問:為什麼有房有車、資產數百萬了還去開滴滴,還要請人給個五星好評?有報紙做過調研,說分享經濟好處很多,適合經濟轉型。對於個體來說,通過兼職滴滴司機可以接觸更多的人,增加額外的社交,調節自己的生活,說的非常有情懷。

那麼,滴滴司機好乾嗎?本姑娘因為自感反應緩慢,一直堅持使用公共交通,也經常使用滴滴快車,常聽能聊的司機抱怨滴滴,一是抽成高,門檻不斷提升,他們沒有話語權;二是地方監管嚴,標準不一。尤其是後者,讓他們如履薄冰。一個東部城市的罰款是兩萬,開一年滴滴估計也就掙這麼多了。
為什麼我有房有車,還要開滴滴求好評?

一次到某東部小城出差,出汽車站叫出租車,沒想到出租車只跑遠的,起步價內的不拉。沒辦法,只得叫了滴滴,半天才叫了輛一公里外的。司機主動打電話過來,說能不能往前走走,理由是車站在檢查。

看車主上萬的單子,多半是個專職。既然對方說了,出門在外,就互相理解吧。

也有一次,一上車,司機就向我抱怨,說剛才拉了幾個喝酒的,一路電話不斷,不停催,說怎麼這麼慢、怎麼還不到。我趕緊順著司機說話,把上一撥乘客鄙視了一番,說林子大什麼鳥都有。給司機好心情,讓自己安全出行也有了保障。

這幾年下來,感到滴滴司機不乏以前開黑車、開出租的,改行開滴滴,好處是車是自己的,老闆自己當,自由自在。但更多的是兼職,他們衣著得體,不善聊天,導航用的手機價格不菲,繼續保持著上班時候的優良形象。比較違和的是,下車時候會請我給好評。為什麼我有房有車,還要開滴滴求好評?​​

老話說,和氣生財,我也是舉手之勞。可是看著他們倒掛的表現,本姑娘還是會迷糊,為什麼有房有車了,還要低聲下氣去開滴滴?近期,有汽車銷售數據表明,老百姓消費降級,開始準備過苦日子。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中提到,35歲以下的中國年輕一代,平均每人每月儲蓄只有1339元。

這個數據比較直觀,說明在支付房貸、車貸、生活成本後,手裡的現金也就所剩無幾了。這就是很多有房有車一族的真實現狀,華麗外表下其實危機四伏,當危機來臨時候,可以救急的現金比較有限,看著價值不菲的不動產,也只能望洋興嘆。

為什麼我有房有車,還要開滴滴求五星好評?答案很簡單,窮!怎麼辦?繼續犧牲陪伴家人、能力升級的時間,求好評增加行業競爭力。

滴滴、拼多多!也許是倒掛、無力的寫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