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主題來源

孩子們很喜歡來圖書區看書,他們總能從書中有新發現,在看書的同時,不僅練習了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有很多幼兒之間的交往在裡面,他們有時會在一起共同分享一本圖書,一個人講述,一個人傾聽,在這過程中,他們的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幼兒之間的情感也有了微妙的變化。這天,萱萱來到圖書區,拿起名叫《猜猜我有多愛你》的繪本故事,起初只有萱萱一個人在看,後來珺珺來到她身邊,不知不覺和她一起看起來,邊看邊模仿起書中小兔和兔媽媽的動作,在之後的幾天裡,也有幼兒去選擇這本繪本,不僅增進了他們之間的友誼,而且讓他們懂得愛別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以《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主題目標

1.通過繪本,瞭解書中的故事情節,知道愛同伴、愛老師、愛家人,感受愛的力量。

2.瞭解更多愛別人的方式和方法,知道愛是可以用很多方法來表示的。

3.會正確運用這些方法和不同的人表達自己的情感。

主題牆創設

猜猜我有多愛你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區域環境創設

圖書區:增添各種有關愛的書籍和圖片,嘗試與同伴分享自己發現與感受。

益智區:投放一些關於的拼圖、配對、分類、點數等自制玩具。

美工區:利用各種長短、粗細、花紋不同的筷子,嘗試和其他材料組合製作自己喜歡的作品,發揮幼兒想象力。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建築區:

班中個別幼兒去迪士尼玩,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告訴大家,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因為根據幼兒的興趣點,建築區開展了《快樂城堡》的搭建活動,在過程中幼兒不僅認識了城堡的特點,還利用不同材料進行搭建,能用不同的方法搭建,在搭建時幼兒也遇到了不同的問題,教師利用牆飾、語言、動作幫助幼兒完善搭建,在幼兒原有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幼兒的新經驗,最終搭建出我心中的城堡。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自然角:

幼兒自帶的烏龜、小魚和各種綠植,在觀察生長變化的同時也細心地照顧它們,根據幼兒投票選擇出幾種常見蔬菜進行種植,幼兒用記錄表的形式記錄它們的生長變化。與此同時,根據季節,幼兒還從家中帶來蠶供幼兒觀察,教師針對蠶開展了教育活動,讓幼兒瞭解蠶的一生,幼兒還為蠶寶寶收集桑葉,為蠶寶寶製作家,給蠶寶寶倒蠶屎,讓它住的更舒服,突出桑葉化繭成蝶,小小的蠶還讓幼兒知道了奉獻的精神,讓幼兒對蠶有了新的認識。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角色區:

繼續開展《農家樂》活動,幼兒瞭解農家樂里人物的分工後,通過環境創設和投放相應的材料,將自己去餐廳吃飯的已有經驗遷移到遊戲中豐富遊戲情節。本學期還添加了“農家院大調查”活動,圍繞遊戲中出現的優勢和問題展開分析,由客人為餐廳提出建議和優勢,這也給了其他幼兒新的遊戲經驗,讓他們在玩遊戲時能夠更加遊刃有餘。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科學區:

繼續開展“小球軌道”遊戲,教師把幼兒遇到的關於軌道不穩、小球滾到一半不滾等問題利用牆飾和區域相結合,讓幼兒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原因,然後再進行遊戲,最終幼兒獲得了新經驗和成就感。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主題活動

活動一:語言領域活動《豬太太生寶寶》

一、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寶寶和爸爸媽媽會有相像之處。

2.瞭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血緣關係、親情關係。

二、活動準備

掛圖、故事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豬太太和豬先生的爭論

1.豬太太快要當媽媽了,她和豬先生都想知道豬寶寶會像誰。

2.教師講述故事到“豬太太和豬先生,那天都為豬寶寶像誰爭來爭去”。

教師:“你們覺得豬太太生的寶寶會像誰?”

3.幼兒說說自己的猜測。

(二)豬太太做媽媽了

1.豬太太到醫院去生豬寶寶了,生下來的寶寶到底像誰呢?我們繼續聽故事。

2.教師講述故事的後半部分。豬太太生的寶寶是什麼顏色的?像誰?

3.結合掛圖,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豬太太想生什麼樣的孩子?為什麼?豬先生希望生什麼樣的孩子?為什麼?豬先生看到的寶寶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會這樣?

(三)可愛的豬寶寶

1.觀察最後一幅畫面,數一數像豬爸爸的寶寶(小黑豬)有幾隻?像媽媽的寶寶(小粉豬)有幾隻?又像豬爸爸,又像豬媽媽的寶寶(小花豬)有幾隻?

2.為什麼豬寶寶有的白,有的黑,有的又是花的呢?原來有的寶寶長得像爸爸,有的寶寶像媽媽,有的寶寶既像爸爸又像媽媽。引導幼兒懂得一家人因為血緣關係,會有相像的地方。

3.請幼兒說說你像爸爸還是媽媽,哪些地方像。

活動二:藝術領域音樂活動《好朋友》

一、活動目標

1.能記住歌曲名稱,理解歌曲內容,學會跟唱歌曲。

2.通過欣賞梳頭、扣紐扣、拉手等動作,激發幼兒學動作的興趣。

3.讓幼兒理解同伴間應互相幫助,友愛相處。

二、活動準備

音樂:找朋友、圖片一套(梳頭、扣紐扣等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複習律動《拍拍手、點點頭》、複習歌曲《泥娃娃》。

1.集體律動《拍拍手、點點頭》後小結:幼兒園裡有許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拍拍手、點點頭、跳跳舞,真高興。

2.幼兒複習歌曲《泥娃娃》。

(二)學說歌詞

1.教師出示圖片,逐句學說歌詞

提問:她們在幹什麼?(她們在梳頭、扣紐扣),欣賞其動作。

學句子:你幫我來梳梳頭,我幫你來扣紐扣。邊做動作邊學句子。

教師:在幼兒園裡,大家都是好朋友,你幫我來梳梳頭,我幫你來扣紐扣,還可以怎樣互相幫助?

2.請你用“你幫我來……我幫你來……”說一句話。

(三)學唱歌曲《好朋友》

1.教師播放歌曲音樂,請幼兒欣賞。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歌詞,學打拍子。

2.教師範唱,幼兒跟唱,在跟唱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可重複多次,直到幼兒熟悉歌詞內容)。

3.集體表演唱,引導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4.請個別幼兒表演唱。

(四)音樂遊戲:找朋友

活動三:社會領域活動《我愛家人》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可以用很多種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愛。

2.能用實際行動表達對親人的愛。

二、活動準備

全家福照片、心願樹。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的全家福照片,請該幼兒介紹照片上有誰。

2.請每個幼兒拿著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向旁邊的同伴介紹自己的家人。

3.引導語:你們的家人愛你嗎?你是怎麼知道的?他們做了什麼讓你感覺到他們愛你。

4.引導語:家人這麼愛你們,你哎他們嗎?怎樣讓他們知道你也愛他們。幼兒進行討論。

5.製作心意卡表達自己對親人的愛。

6.把自己製作的心意卡掛在心願樹上面。

活動四:美術活動:《我和好朋友一起玩》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繪畫簡單的人物動態,表現和朋友一起遊戲的場景。

2.通過對比觀察,初步瞭解正面、背面及側面人物的五官及身體的不同之處。

3.熱愛生活,喜歡交朋友,感受相互間交往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油畫棒、記號筆;幼兒已會唱歌曲《好朋友》;幼兒用書:《我和好朋友一起玩》。

三、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方式引出話題。

1.師:你們有自己的好朋友嗎?他是誰?你為什麼喜歡他?他是什麼樣子的?你最喜歡和他在一起做什麼呢?

(二)教師引導幼兒對比觀察不同角度和麵向的人物繪畫特徵。

師:今天我們要畫一畫自己和好朋友。想一想你和好朋友在哪裡,在做什麼。你可以畫人的正面,也可以畫人的側面。

1.請3名幼兒分別以正面、背面及側面的姿態站立,引導其他幼兒對比觀察。

教師:有的小朋友正面朝著大家,有的小朋友側面對著大家,有的小朋友背對大家。你們看到了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再請3名幼兒分別以正面、背面及側面姿勢站立,教師幫助幼兒總結。

教師:正面時,我們可以看到臉的全部--兩隻眼睛、兩隻耳朵等,還可以看到身體的全部--兩隻手、兩隻腳等;而側面我們只能看到臉的一半,身體的一半;背面只能看到黑黑的頭髮,但也能看到身體的全部。

(三)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畫出簡單的人物動態,作品中能表現出快樂的情緒。

1.教師通過設置問題,幫助幼兒確定創作內容和情感基調。

教師:畫之前請你先想一想,你準備畫幾個朋友,他們是什麼樣子的?在做什麼?在什麼地方?你準備把朋友畫在畫面的哪裡?你準備把你自己畫在畫面的哪裡?

教師:你和好朋友在玩遊戲時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臉上的表情又是什麼樣的?

2.教師提供幼兒用書,鼓勵幼兒大膽畫出人物的不同動態和遊戲的愉快場景。

(四)欣賞幼兒作品,鼓勵幼兒為自己的作品命名。

1.教師:畫完以後請你為自己的畫起一個你喜歡的名字。

2.幼兒與同伴一起歌唱《好朋友》,體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家園互動

.收集幼兒與家長共同出遊照片,進行談論和展示,感受與家人在一起的快樂瞬間。

2.利用母親節、父親節,幼兒為爸爸媽媽製作小禮物,在家中幫助爸爸媽媽做事情,例如:為媽媽捶背、自己洗襪子等力所能及的事。

3.請家長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陪伴幼兒,例如:看書、做遊戲等,增進幼兒和家長之間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