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在全國眾多的名山大川中石島赤山,海拔近369米卻以東方神山、佛教聖地、海島民俗、森林公園而著稱,尤其是在山東旅遊界和韓國,日本等國更是名聲顯赫。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其山海壯觀的景色和一寺連三國,情繫中韓日的歷史文化,在全國絕無僅有,極具地域特色。在韓國及日本,赤山的知名度,可與泰山和黃山齊名。近年來,許多韓日遊客專程來中國訪問赤山,虔誠的參拜赤山明神。赤山法華院,張保皋傳記館,赤山禪院也是他們必到之地。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有關洪門洞,赤山明神,赤山法華院,以及韓國海神張保崗,日本慈覺大師圓人等眾多歷史人物的神奇傳說,他們也能娓娓道來。緣何中國一座普通的山卻在韓國和日本有如此高的知名度?石島赤山與韓國日本到底有何關係?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牽出一段中韓日三國人民友誼的佳話來。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走進赤山景區,第一感受就是清涼,還帶著絲絲海水的味道,正是這海邊獨有的氣息。景區裡草木豐茂,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不會有中暑的感覺,所有,7月到9月,很多人選擇來這裡避暑。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景區最高處有亞洲第一海神像——赤山明神。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赤山明神像高58.8米,重380噸,是世界最大的鍛銅神像。中國第一海神象,赤山明神,據山面海,護佑四方。進到裡面,會看到正中心擺放著9999座小名神相,加上最大的一個鍛銅神像。整整一萬尊,意思是九九歸一。赤山明神,右手向下,代表是撫平海浪,護佑漁民魚蝦滿倉。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赤山明神又被稱為是山神。相傳明神本相,出於赤山紅門洞。赤山明神,威震四海,法力無邊,守護鄉土,。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赤山景區另一處景觀,中國最大的動感音樂噴泉——極樂菩薩界。整個演示過程15分鐘。非常難得一見。沐浴世間獨有的赤山顯聖觀音噴泉表演,淨化心靈的震撼。在氣勢恢宏,撼人心魄的佛樂中。噴泉隨節奏變換出13種奇特水型。周蓮花座下,金童玉女,手託金盤,從徐徐開啟的門中走過。承接觀音菩薩拋灑的甘露。護法的四大金剛力士口中噴出五彩火焰,供養菩薩翩翩起舞。池邊的九條金龍緊跟著行雲布雨噴出水柱。陽光下,水幕噴泉中折射出神奇的七彩霓虹。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景區裡還有一處非常有來頭的唐代古剎——赤山法華院。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赤山法華院,由唐朝時期新羅海上王,張保皋始建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膠東半島最大的佛院之一,也是威海市唯一的佛教寺院。因首批僧人屬天台宗派,讀誦經典法華經,所以這個院子又被命名為赤山法華院。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赤山法華院,在唐代,享有盛名鼎盛時期曾有30多為僧人在此居住,廟宇香火甚旺,來此聽經之人常有200多人,為一時之盛。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在赤山景區還可以看到過去生活的模樣,榮成赤山民俗博物館滿足人回顧過去的願望。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這個展館主要展示具有榕城地方特色的民俗事項及風土人情。容城三面臨海,獨特的地理環境,也孕育出了獨特的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動,成為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民俗館共分為三大展廳,六大部分。第一個展廳是山海更木。展示的是榮成人民在海上集田園生產中的一些工具和事項。第二展廳,城鄉情韻,第三展廳,勞逸人生。

海拔僅369米的赤山,誕生了亞洲第一海神像,在日韓比五嶽更有名

​總之,赤山不虛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