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與《源氏物語》——不想當翻譯家的作者不是好畫家

豐子愷與《源氏物語》——不想當翻譯家的作者不是好畫家

豐子愷與《源氏物語》——不想當翻譯家的作者不是好畫家

豐子愷與《源氏物語》——不想當翻譯家的作者不是好畫家

豐子愷與《源氏物語》——不想當翻譯家的作者不是好畫家

民國時代,一個新舊交替的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裡湧現出了一大批文人志士,他們學貫中西,渴望用筆桿子喚醒一代人,救世於苦難。他們單純,他們學做學問,他們也學做人,他們渴望師夷長技以制夷,他們改變不了歷史長河既定的方向,他們只求為當下的青年學子帶來精神上的振奮,使他們不至於被國仇家恨壓彎了腰。

細數民國翻譯那代人,且聽鄙人慢慢道來。

豐子愷與《源氏物語》——不想當翻譯家的作者不是好畫家

豐子愷與《源氏物語》——不想當翻譯家的作者不是好畫家

提起豐子愷,就免不了提到他的漫畫與他的貓,當然,他的散文也是聞名於世,但是,我們卻不知道,這位老爺子對我國翻譯文學發展做出的貢獻亦彪炳史冊。

豐子愷與《源氏物語》——不想當翻譯家的作者不是好畫家

《源氏物語》,這是日本紫式部的長篇傳記小說,還曾被翻拍成電影,收穫了眾多的喜愛。但是,有多少人可曾知道這部小說是由豐子愷翻譯而來的呢。

豐子愷與《源氏物語》——不想當翻譯家的作者不是好畫家

豐子愷在《漫談翻譯》談到他對翻譯的理解:“有一個必要條件,便是必須翻譯得又正確又流暢,使讀者讀了非但全然理解,又全不費力。要達到這目的,我認為有一種辦法:譯者必須+深深地理解原作,把原作全部吸收在肚裡,然後用本國的言語來傳達給本國人。用一個譬喻來說,好比把原文嚼碎了,吞下去,消化了,然後再吐出來。”

豐子愷於1921年初春的時候前往日本學習藝術,他對於文學的興味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根據豐子愷後來回憶道“記得我青年時代,在東京的圖書館裡看到古本《源氏物語》。展開來一看,全是古文,不易理解。後來我買了一部與謝野晶子的現代語譯本,讀了一遍,覺得很像中國的《紅樓夢》,人物眾多,情節離奇,描寫細緻,含義豐富,令人不忍釋手,讀後我便發心學習日本古文。我記得我曾把第一回《桐壺》讀得爛熟。起初覺得這古文往往沒有主語,字句太簡單,難於理會;後來漸漸體會到古文的好處,所為‘言簡意繁’,有似中國的《論語》、《左傳》或《檀弓》。當時我曾經希望把它譯為中國文。”

豐子愷與《源氏物語》——不想當翻譯家的作者不是好畫家

《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小說,故事涉及三代人,四朝天皇,經歷70餘年,出場人物440多入。豐子愷在翻譯這部日本古典文學鉅著時,使用了一種特殊的風格,類似我國傳統的章回小說。全書共五十四回,並根據中國章回小說的習慣,常用“話說、卻說、且說”等語。例如在第八回《花宴》中,“且說那個朦朧月夜的小姐,回想那晚間的迷離春夢,不勝悲嘆,心中懷著無限思量。”

《源氏物語》中穿插近八百首和歌,豐子愷為了準確傳達日本小說中和歌的意蘊,他常用中國古代詩歌的七言兩句或五言四句進行翻譯。翻譯時不按照原文的行數與韻律,不拘泥於詞和句;強調譯詩要傳神,不硬搬日文原詩的格律;如:第二回《帚木》中一句:群花歷亂開,爛漫多姿色。獨憐常夏花,秀美真無匹。

用這種中國詩的傳統寫法來翻譯日本和歌,不拘泥於原詩字句和格律,使譯文更加生動多采,讀起來流暢,彷彿進入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

豐子愷與《源氏物語》——不想當翻譯家的作者不是好畫家

豐子愷於1961年開始翻譯《源氏物語》,經過四年才完成,因為文革一直到八十年代才出版,一時洛陽紙貴。而由於豐子愷年輕是對《源氏物語》的閱讀和理解以及其自身的國學根底,再加上在日語及中日文學都十分精通的錢稻孫、周作人等人的幫助,“豐譯本”一出版就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不僅是國內第一本《源氏物語》的全譯本,而且也是印量最大的。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