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

文|刘亚玲(辽宁)

那年初夏的一天,太阳刚刚露出半个笑脸,辽北六家村的刘家大院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了。粘窗花的,贴喜字的,清扫院子里柳树毛子的,炕席搭起的棚子里,搬桌子挪凳子的,厢房里刷碗洗盘子……叮啦咣当稀里哗啦,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大铁锅里的小鸡炖蘑菇,咕嘟咕嘟地冒着诱人的香味,飘散到好远。长长的木板架子上,摆着盘盘碗碗,炸的焦黄的萝卜丸子,炝拌的色彩鲜艳的凉菜丝,酸溜溜的醋白菜,土豆泥上淋满了红红的辣椒酱,一大盆一大盆的高粱米红豆饭,使人垂涎欲滴。

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

日上三杆,院子里的乡亲们也都仨一伙俩一串的聚在一起,年长些的,吐着烟圈,聊着家长里短。大姑娘小媳妇们则叽叽喳喳的闹个不停。

随着唢呐声的由远到近,鞭炮响了起来,一顶花轿停在大门口。蒙着红盖头,穿着鲜亮衣服的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了院子。人们自然的让出通道,抻着脖子瞪大眼睛,都想先睹为快,看看新娘子的芳容。可除了看到个子不高,身材比较健壮,脚上穿着一双红色绣花鞋,看不到红盖头下面的她是啥模样。新娘缓缓的来到正房,规规矩矩的站在地中央。

新郎,新郎咋还不到场?人们开始窃窃私语。这时,看到一个女孩紧紧抱着一只大公鸡,那大公鸡扑拉着翅膀惊恐地叫着,孩子小手拽着鸡脖子上系着的一条红色带子,和新娘并排站着。随着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喊声,女孩抱着大公鸡,跟新娘拜了天地入了洞房。揭去盖头,又陪着新娘来到院子里,给喝喜酒的客人们点烟敬酒。这时,大家才看到新娘的模样,不太高的个子,身材有点微胖,虽然单眼皮肿眼泡,但眼睛里流露出诚实的眼神。鼻梁不是很高,嘴唇微厚,一看就是那种非常憨厚不善言谈,能吃苦能持家的农家女。新娘前面敬完酒,后面的人们就开始悄悄的议论起来,有的说,“刘家老疙瘩娶了个能干的媳妇,别看姑娘长的模样一般,丑妻近地家中宝”。

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

席间,人们小声地议论着:“ 论长相论文化,他俩相差太悬殊。男方长的浓眉大眼,一表人才,还在县里念高中呢,一个月才回家看看,将来还得上大学,这也门不当户不对呀!再说,这老疙瘩还蒙在鼓里,刘老爷子刘老太太背着他就把媳妇给娶家来了,等他回来,不闹个天翻地覆才怪呢。哎呀!咱别瞎操心了,喝酒吃菜’。

人们叨咕的刘老爷子刘老太太,就是我的亲爷爷亲奶奶,老疙瘩正是我的亲老叔。

老婶进门后,那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昼思夜想,盼着丈夫归来。每天伺候着公婆,放下碗筷就拿起笤帚,喂完鸡鸭就扛起锄头,里里外外忙个不停,俨然是一个家庭主妇,可还没见过自己的丈夫是啥模样。

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

终于,老叔趁着星期天,回来取伙食费和咸菜大酱。一进门,看见一个不认识的姑娘在灶台前忙乎,也没说话,就进了我爷爷奶奶的屋子里。只见奶奶双腿盘在炕上,嘴里叼着大烟袋,在那吞云吐雾呢。看到老儿子回来了,赶紧把在外屋做饭的老婶喊进来介绍给老叔。老叔当时如五雷轰顶,大哭了起来,对着我奶奶喊道:“妈,我还没到20岁,在念高中,我要上大学,我要上大学呀!”正吵着,爷爷大步走进屋。对着老叔吼到:“你要想继续念书,就必须先娶媳妇,然后咱们分家,你的4个哥哥,两个在抚顺,家里你大哥和三哥,孩子好几个,你不结婚,就分不到房子和地,谁供你上大学呀?分完家,你媳妇就在家种地种菜,卖出钱来,才能供你继续念书,不然的话,你就只能在家务农了。不管你相不相中,媳妇我给你娶回来了,模样再好看,能当饭吃啊?这个媳妇可能干了,炕上地下都是把好手。”听到这,老叔光抹眼泪,毕竟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旁边的老婶也是眼泪汪汪,不知道如何是好。

为了继续上学,老叔不得不屈从我那封建爷爷奶奶的安排,极不情愿的娶了一个没有文化长相也不漂亮,但却很能干的我的老婶。念完高中,老叔顺利地考上了吉林大学。老婶在家独自支撑这个家,白天跟着队里干活挣工分,早晚在前后园子里侍弄各样蔬菜,留出自己吃的,都背到十里之外的集市去卖,辛苦的操持这个家。老叔在大学期间,一直担任班长,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后,先是在某军工厂当工程师,后来在某大学授课直至退休。

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

对于老叔的婚事,虽然谁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怎么可能跟一个没有文化的农家妇女白头到老呢?但是,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只有想不到,没有不可能。几十年来,可能是年轻时太过劳累的缘故,进城后,老婶身体一直不好,疾病缠身,只能在家将养,全靠老叔自己的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尽管如此,老叔始终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不离不弃。

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

老婶和公鸡拜堂成亲的故事,我不止一次的听母亲讲过。听一次,我的心就会颤抖一次,听一次,我的灵魂深处就会被震撼一次:如果,没有当初,老叔也许会娶个同等学历的女大学生比翼齐飞。如果,没有当初,老婶也许不会因为过度劳累落下毛病,如果……也许……

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