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號:9月5日金融市場觀察、分析、預測與展望

金融號:9月5日金融市場觀察、分析、預測與展望

中國金融網-金融號:9月5日金融市場觀察、分析、預測與展望

華爾街投行認為人民幣是未來全球貨幣的光明

近期,人民幣的不斷貶值可能會讓一些投資者對其失去信心。但在華爾街著名投行高盛集團眼裡,人民幣的未來是光明的。

該投行最近的一份報告稱,人民幣將在世界外匯儲備中佔據越來越大的份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數據顯示,儲備貨幣的爭奪上,人民幣目前正在挑戰澳元及加元的地位,而且隨著人民幣競爭力的提升,美元和日元在儲備貨幣中的份額也將遭到蠶食。

最近幾個月,儘管人民幣一直在下跌,但是外國資本流入中國固定收入資產的速度卻在加快,這顯示了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的資產配置需求。高盛預計,在截至2022年的五年內,將大約有1萬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中國債市,其中的四分之一將來自於全球央行的配置。

央行行長易綱提出解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思路

9月4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全國工商聯在北京全國工商聯大廈召開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座談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出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十位企業代表直接向央行行長及各商業銀行行長交流企業經營情況並提出建議。

易綱表示聽了以後深受啟發。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易行長提出的解決思路就是幾家抬——央行定向降準、提高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擴大中期借貸便利合格抵押品範圍、財稅部門對一定額度的商業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等。對於有人提出金融政策是不是存在所有制歧視的疑問,易行長也進行了回應和否認。

四大行住房信貸將嚴控炒房投機性需求

來自中國青年報的消息稱,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大行行長在上半年成績單公佈後,就人們關心的房貸做出表態,為下半年的房貸市場給出了方向。

工行行長谷澍稱,在房地產業務上,工行下半年將重點做好四件事:一是把握好個人住房信貸投放的區域和節奏。支持居民住房的合理的信貸需求,抑制各類炒房、炒樓的投機性需求。二是嚴格把握房地產開發貸款的投向,重點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普通的商品住房項目。三是嚴格執行各項監管要求。加強貸款的資金用途和流向的管理。四是積極穩妥地拓展住房租賃金融市場,研發符合長租房住房需求的產品,為居民提供更多的安居選擇。

建行行長王祖繼稱,房租上漲有市場需求增加的因素,但是中介確實也起到了一些作用。租金超常規上漲,跟國家的調控政策和方向是不一致的。不過,建行把推動租賃住房建設作為重要的戰略,乃是在落實中央“房住不炒”的精神,從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方面提供信貸支持,保證租賃住房市場供給能夠滿足需求。

農行行長趙歡透露,上半年,農行新增不良貸款製造業佔“大半河山”,但房地產行業的佔比也接近9%,上升明顯。數據顯示,農業銀行上半年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4萬億元,較去年末增加近2700億元,增長8.5%;個人按揭貸款總的信貸增量占人民幣貸款總體增量的36%。下半年,農行會繼續嚴格貫徹政策,繼續實施差別化的信貸政策,一手房、二手房並重發展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對二手房的支持和授信服務,同時進一步提高對首套房和個人剛需住房的需求保障,提高相關的個人按揭貸款的佔比,發展好農民“安家貸”。

中行副行長林景臻表示,中國銀行繼續執行差異化的個人住房貸款政策,優先支持居民住房自住性需求,保持個人貸款合理投放。上半年,境內人民幣個人貸款較年初新增2101億元。下半年,我行將繼續圍繞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保持貸款合理、平穩增長,持續加強貸款新投放管理,堅定推進存量信貸結構調整,致力於信貸業務高質量發展。

銀行成立資管子公司將成為下一步資管業務的轉型方向

資管新規對銀行資管和理財業務的衝擊正在逐步顯現。根據最近發佈的A股上市銀行2018年中報數據,上半年多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和理財業務產生的中間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業內人士表示,在資管新規約束下,當期理財收入下降是一個正常現象,隨著調整的逐步到位,相關資產管理的收入會逐步提升。而多家銀行中報也提及,理財產品的淨值化轉型及成立資管子公司將成為其下一步資管業務的轉型方向。

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指出,工行將以香港工銀資管全球為平臺,來對全球進行輻射,提升資管業務的國際化水平。

中國銀行行長劉連舸稱,積極順應資管新規出臺後市場格局的變化,調整業務模式,提高投研能力,加強銷售能力建設,擴大海外資管規模。

建行副行長張立林表示,資管新規對整個資管行業提出的要求是方向性的。當前只是暫時性的業績調整,並體現在收入調整上,但對於整個理財或是資管業務的發展來講,銀行業並沒有表現出一種衰退的趨勢。隨著調整逐步到位,銀行理財收入會逐步提升。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銀行系”資管子公司成立是為了貫徹資管新規的要求,把資產管理業務和銀行傳統的信貸業務相隔離,同時也將風險隔離。這一方面有利於資管產品未來依照本源來運作,打破剛性兌付,防止資管業務和銀行傳統的信貸業務出現風險交叉傳遞。另一方面,資管子公司在人財物上都能夠實現獨立,吸引更多專業性人才把業務做得更加專業化。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多地佈局科創中心

來自上海證券報消息稱,在成功開發法定數字貨幣原型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在全國多地佈局,通過與研發機構和產業結合,以實現金融科技研究成果開發的落地。

獲悉,近期,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南京市人民政府等幾方共建的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創新中心揭牌成立,旨在推進中國金融科技研究與應用。此外,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還在深圳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表示,未來法定數字貨幣出臺,將面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大發展的時代。因此,如何讓人民銀行數字貨幣更加智能,更易於與周圍環境相融合,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據悉,數字貨幣目前仍無正式亮相的時間表,不過,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在加速申請專利。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在2017年公開了32項數字貨幣專利後,2018年人民銀行再度公開了14項專利。

銀行系私募遍地開花 或助力債轉股業務

來自囯際金融報的消息稱,國有大行也要佈局私募領域了。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備案信息顯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的子公司均已獲得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資格,且登記時間僅相距24天。

公開信息顯示,工銀金投成立於去年9月,而農銀資本今年8月初才成立。天眼查信息顯示,工銀金投的經營範圍為“突出開展債轉股及配套支持業務”,而農銀資本為農業銀行的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農銀金投”所設立。顯然,通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來開展債轉股業務的方式正在興起。

值得注意的是,建信銀行、中國銀行旗下均已有全資子公司“建信金投”和“中銀金投”,且經營範圍也為債轉股相關業務。業內人士稱,四大行均有望拿下私募“牌照”。

加快核銷不良資產 銀行資產質量持續改善

來自經濟日報的消息稱,截至今年6月末,五大行的不良貸款均較2017年末下降,部分股份行出現了不良貸款餘額、不良貸款率“雙降”,同時,多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有所上升,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銀行業還從優化信貸結構、優化管理流程、借力科技治貸三方面加大了信貸管理力度,防止“病從口入”

作為實體經濟運行的“晴雨表”,我國銀行業的資產質量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核心議題。上市銀行陸續發佈的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變,部分銀行不良貸款率較2017年末出現下降。

多家銀行上半年均用“真金白銀”加大了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並通過多種途徑來強化風險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能,以保證資產質量潔淨。

從實踐看,今年上半年銀行業從三方面加大了信貸管理力度,即優化信貸結構、優化管理流程、借力科技治貸。

從優化信貸結構方面看,農行上半年突出對鋼鐵、煤炭、房地產等重點行業開展排查,做好風險預警和化解,同時強化重點客戶的風險監測工作,加強大額用信集團的貸後管理力度。

從借力科技治貸方面看,多家銀行以科技為利器,運用大數據對準入、貸後、投後進行全流程跟蹤分析,智能化阻斷不良貸款的生成。

據介紹,目前建行已成立“風險計量中心”,將其作為全面風險監控的預警平臺;招行則實施IFRS9(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下的“預期損失模式撥備模型”,通過引入大數據和金融科技技術,提升其風險管理量化工具的實用性與精確性。

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1595家

網貸之家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1595家,相比7月底減少了50家;8月行業活躍投資人數、借款人數分別為260.53萬人、301.75萬人,其中活躍投資人數環比下降22.08%,活躍借款人數環比下降19.57%。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李虹含認為,目前P2P利率的上升主要就是源自於行業整個萎靡不振導致流動性緊缺式利率上漲。“未來,優質平臺在網貸細則的影響下將逐漸整合,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這些因素都將在未來影響行業收益率。”李虹含說。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目前網貸平臺利率上升並非正常。他表示,收益率上升與近期網貸行業出現了一些比較多的風險有關。由於風險事件的頻發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網貸平臺希望通過較高的收益率來吸引留住投資者。

新興市場匯市延續動盪 專家稱不會大面積失控

來自上海證券報的消息稱,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危機似乎仍未看到盡頭。在經歷本幣匯率暴跌及一系列干預行動後,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等貨幣的跌勢仍未“剎車”,本週繼續走低。上述兩大經濟體決策者決定隨即“加碼”自救,試圖以出口稅和暗示加息等行動來挽回市場信心。不過,一些業內人士對此並沒有非常憂心,他們認為,此類個別國家內部經濟金融形勢不穩導致的動盪不會大面積失控。

4日歐洲交易時段,多種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匯率繼續走低。北京時間18時50分,美元指數報95.5750,漲幅0.46%。美元對墨西哥比索上漲近1.5%,對土耳其里拉及波蘭茲羅提上漲約0.9%,對南非蘭特上漲超過2.2%。而此前一個交易日收盤時,美元對阿根廷比索匯率上漲超過4%。

多個新興市場貨幣當局已經採取行動干預匯市。而在本週一,此類行動迎來升級。阿根廷總統馬克理宣佈新的出口稅,並大幅削減政府支出,採取“緊急”行動平衡明年的預算。土耳其央行也在當日示意,將針對物價穩定所面臨的“重大風險”採取行動,外界認為,這一表態是在暗示將採取加息行動。

投資者可能會遠離瑞典克朗

據彭博消息,高盛分析師Michael Cahill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瑞典央行的鴿派立場,即將到來的瑞典選舉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都意味著投資者應該遠離瑞典克朗。

在“一些虛假的曙光”之後,投資者應該等待瑞典央行已開始正常化進程的令人信服的信號。

國內事件風險不太可能支撐瑞典克朗。

瑞典央行將於9月6日作出利率決定;認為“有相當大的風險”會將第四季度的回購利率預測下調3-5個基點,從而排除10月加息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