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市模范教师、市滨河学校班主任刘英华

东北网双鸭山9月10讯(记 者赵宏伟)师爱,好似春雨,润物细无声;犹如春风,恬淡而惬意。多年来,在市滨河学校刘英华老师的办公桌上一向摆放着自己的工作承诺:“向学生投去关注的目光,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发现。”这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平等对话,心灵与心灵的睿智碰撞。

用爱心——筑牢尊重的基石

有这样一句教育格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才,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人才。”刘英华认为,师生之间就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俯下身子平视孩子的眼睛,用教师真诚的爱心与一颗颗稚嫩的童心对话,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学校的安全与友善,快乐自由地成长。她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将满腔的热忱献给了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儿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

她在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发现了每个孩子的“独有”。她让擅长绘画的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学校,专门在班内举办画展,并让他们参加板报小组,发挥特长;她让体育成绩突出的孩子成立体育小组,带动全班同学参与体育锻炼;她让爱读书的孩子专门管理班里的图书角,并定期为同学推荐好的图书……刘英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为每个孩子的需要搭设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显露身手,展示才华,增加自信。

用真心——照亮学生们的心灵

作为班主任,刘英华深刻地理解孩子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她创造各种教育机会,创设全新的教育活动,她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她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当学生劳动时,她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当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她首先做到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题了……当她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是跟你学的”。这句话震撼着她的心灵,使她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

其实,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她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在教学中,她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她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有耐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她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用热心——指引前进的方向

她凭借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每接手一个新班,她都会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科学人生观教育,并通过“出黑板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形式,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她还在班级设立了“知心姐姐”信箱,为学生开设一条可以倾诉隐私又得到保护的途径,及时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班级有位学生性格内向,平时与其他学生来往不多,显得孤僻郁闷。一天,他在信上说:“看到其他同学与朋友一起游戏、学习,我好羡慕啊!老师,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我呢?”她主动找这位学生聊天,了解他的兴趣爱好、特长,鼓励他主动与其他孩子一起玩。班队课上,让他展示自己的特长,也让其他学生重新认识了他。许多学生愿意与他一起玩了,这位同学也很快融入了这个集体。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她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在教学中,她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她坚信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让桃李香满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