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再一次引发关注——威马EX5试装车发生起火自燃

8月25日,在成都威马汽车研究院,一辆威马EX5试装车发生起火自燃。26日,威马汽车发表官方声明称,该车是一辆经过多轮破坏性试验的早期试装车,已进入拆解程序,拆除了电路保护装置及部分部件,但未能及时完成全部拆解,电器元件短路引发火灾。但是,这一声明不足以打消外界对于威马的所有疑虑:自燃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与电池是否有关?后续是否会影响交付?

威马汽车,再一次引发关注——威马EX5试装车发生起火自燃

对此,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采访威马汽车相关人士,得到进一步回应"此次起火事故与电池电芯无关,的确存在报废车辆拆解流程不规范的现象,但后续不会影响交付。"

威马自燃事件,无疑对造车新势力企业和新能源汽车又是一次不小的打击。新势力造车在交付之前,品质和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电动车的门槛貌似很低,实际上从核心三电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角度来看,门槛其实非常高。会否影响交付?

作为造车新势力代表企业之一,按照此前披露的车型信息来看,威马的实力并不差。但关于电池的负面新闻出现后,消费者不可避免地对于它的三电系统产生了疑虑,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也许会影响威马的交付进程。

威马汽车,再一次引发关注——威马EX5试装车发生起火自燃

"我们一般不会在整车上面做破坏性试验之类的耐用实验,这不现实,而且一般做完各种实验一经报废,车是不会烧起来的,不然车厂的几百台试验车都得做安全处理。所以威马的声明更多地像是公关术语。"8月26日,一位动力电池行业的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他的质疑。这位业内人士同时认为,威马拿出了"报废试装车"这一较为牵强的说法,也许因为它很难自证这辆起火车辆的安全。

对此,威马方面给出的回应是,此次事件涉及的是早期报废试装车,外观和内部使用了多个试制零配件,此前经历过的破坏性试验主要指电子电器方面的相关过载试验。8月27日,威马承认自身拆解流程的不规范。"整个测试验证过程中使用超过400辆测试车,其中部分零件需要拆卸重复测试其耐久性,因此部分情况下测试报废车并非一次性完全拆解完毕。由于测试车数量较多,导致报废测试车出现处理上的积压问题,未能按规定及时送达并存放于报废车辆专用停放场地。"

此次发生的自燃事故,已经不是造车新势力在交付前出现的第一起事故了。6月28日蔚来ES8交付前一天,也曾出现过车辆冲上绿化带的碰撞事故。"撞车是小事,起火是大事。交通事故涉及人操作的行为,往往驾驶员的责任要大一些;而车停在那儿起火,就是车的问题了。"一位熟悉造车新势力企业的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事故会对威马的大规模交付产生负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客户信感会降低,另一方面,交付之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故是要赔付的,而且到时候就麻烦了。"

但是威马则表示,已查明此次起火事故与电池电芯无关。本次着火车辆属于早期测试车,并未搭载未来交付车辆所采用的电芯配置。威马汽车未来的交付车辆将会全部采购高能量密度的VDA电芯,目前能够为威马提供VDA电芯的厂家是宁德时代、天津力神和苏州宇量。未来所有电池供应商的电芯和模组都需要通过威马的严格试验评估和严苛安全测试。

8月27日,威马方面表示,"经过初步排查,起火原因与交付产品无关,对于后续的交付计划没有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