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0年前上馬一運輸機,性能堪比運20,因過於超前被迫下馬

中國40年前上馬一運輸機,性能堪比運20,因過於超前被迫下馬


上世紀60年代末,中國空軍開始嘗試研製新一代大型噴氣式運輸機,當時負責設計工作的是國防科工委六院603所。

最終,中國於1970年正式下達了研製該機的任務,這款大型運輸機也被命名為運9。

今天,為了和已經服役的中型螺旋槳運9做差異,軍迷也將這款大型噴氣式運輸機稱為老運9。

中國40年前上馬一運輸機,性能堪比運20,因過於超前被迫下馬


在評價老運9運輸機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款飛機的基本數據:

該機機組乘員5名,機長54米,機高16.7米,翼展58.5米,動力裝置為4臺910甲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11000千克力,最大起飛重量228噸,最大有效載重重量42噸,最大平飛速度95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2500米,最大載重航程8000千米,機尾設有雙23毫米尾炮系統和尾炮射擊員,此外,還裝備有火箭等自衛武器和電子對抗設備。

中國40年前上馬一運輸機,性能堪比運20,因過於超前被迫下馬


在氣動設計上,老運9機翼採用後掠型懸臂式上單翼佈局,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機身截面形狀除機頭、機尾局部採用二次曲線整流成近似圓截面形狀外,其中間大部分為上下兩半圓組成的扁圓形截面。

這種設計的好處,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內部空間,因此,老運9在運送人員時,最多可設344個座椅,在運送傘兵時可載員250人,運載裝備時,可同時運載3輛傘兵戰鬥車。

中國40年前上馬一運輸機,性能堪比運20,因過於超前被迫下馬


為了滿足老運9運輸機的動力需求,該機裝備有4臺在渦扇6基礎上研製的渦扇6甲發動機。

這也是中國第一次設計大推力發動機,設計最大推力70.6千牛,加力推力121.5千牛,推重比為6,在當時來說是一種性能十分先進的大推力發動機。

該發動機總計生產了3臺試驗機,後因飛機研製計劃改變,於1973年停止研製。

中國40年前上馬一運輸機,性能堪比運20,因過於超前被迫下馬


作為一款起飛重量超過200噸的大型噴氣運輸機,老運9的設計目標,主要是以機降為主,這就要求該機具有較好的起降性、空中機動性、戰場適應性。

不僅要適應常規的機場跑道,還要具備一定的土跑道、野戰機場的起降能力,同時,還要具備在複雜氣象條件和夜間的飛行能力。

很明顯,以中國當時的航空技術儲備和綜合國力,老運9很難在短時間內成功研製出來。


中國40年前上馬一運輸機,性能堪比運20,因過於超前被迫下馬


僅從數據上就可以知道,這款上世紀70年代設計的老運9,即使是在今天,除了極少數幾個航空強國外,世界上也沒有幾個國家能造出來,由此可見,老運9在設計指標上,定的非常高。

從設計上來看,老運9的設計定位上,和當時蘇聯研製的伊爾76運輸機基本一致,甚至在同等載重情況下,老運9的最大航程已經超過了伊爾76運輸機。

而這些數據,即使今天的運20,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

中國40年前上馬一運輸機,性能堪比運20,因過於超前被迫下馬


加上老運9並未採用先進超臨界翼型、複合材料、自動化電子飛控等先進技術,因此,老運9從一開始提出的設計指標,很顯然是完全脫離了當時中國航空的研製能力。

因此,在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之後,老運9的研製計劃便在1971年宣告終止,這款飛機也稱為中國航空歷史上開始和結束時間最快的項目之一。

中國40年前上馬一運輸機,性能堪比運20,因過於超前被迫下馬


不過,老運9在研製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也讓中國航空人清楚的意識到,想要成功研製出大型運輸機,究竟需要解決那些問題,這些問題,恰恰為中國此後研製運20運輸機,指明瞭一條清楚的道路。

從這個方面來看,老運9雖然最終無奈下馬,但在早期的預研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對中國運20乃至更大運輸機的研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